髒話代表語言能力不足嗎?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髒話代表語言能力不足嗎?

photo cedit:rosmary (CC BY 2.0)
photo cedit:rosmary (CC BY 2.0)

范疇的文章《你的薪水被「語言精準能力」打了幾折?》認為「臺灣新世代」的語言精準能力不足,並說明為什麼這種能力的低落會影響到薪資,希望喚起年輕人注意。

在其中一個段落,他提到:

「一個人的語言精準程度越差,他受到情緒的影響就越大。美國一位作家(名字忘了,抱歉)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上說:『當一個人講髒話的時候,代表他的語言能力已經不足以表達他心中的複雜感覺,因此髒話就是語言能力已經走到盡頭的表現。』」

基於幾個理由,我不同意這種說法和指責方式。

髒話不是語言能力的問題

范疇及他引用的作家,都認為髒話是表達能力有限的表現。我認為這可能不是事實。髒話在溝通上的用處是表達憤怒和不屑這些負面情緒。而這些表達效果(尤其是憤怒),很難用其他不是髒話的字眼代替。我們或許可以很容易做到罵人不帶髒字,而且一樣有污辱人的效果,但是這些替代方案應該很難展現出跟髒話相同程度的憤怒。你如果不同意,可以試試看。

可能有人會認為:就是因為髒話的用處是表達憤怒、不屑這些負面情緒,所以不該用髒話,因為這些憤怒情緒的表達,都會對溝通帶來不好的影響。對於這種說法,我的回應有兩個:

首先,表達憤怒可能會對溝通帶來不好影響,也可能不會。有時候人必須讓對方知道自己有多憤怒,才能讓對方正確理解自己在這個事情上的立場。

再來,即便在一些情況下,表達憤怒會對溝通帶來不好影響,這應該也不能算是語言能力的問題,讓我們假設這個情況:

有一位非常非常非常憤怒的說話者(因為他憤怒的程度已經超過我的表達能力,只好連續用三個「非常」),他雖然決定把自己的憤怒表達出來,但也非常在意自己是否隨時都表現出超群的表達能力。因此,他謹慎選擇了「最精準的語言」,確保自己可以把自己超群的憤怒完全表現出來。

如果這位說話者選擇的語言是精準的,那這份憤怒還是會對溝通造成它原本就會造成的那些負面影響,不是嗎?。(加分題:「謹慎地選擇最精準的語言」這個行為是不是跟「處於非常憤怒的狀態」有點矛盾?)

總地來說,范疇把「藉由罵髒話來表達情緒」當成是語言能力的問題,我認為這是錯的。

當然,人確實會因為表達負面情緒(不管是用髒話還是其他方法),而搞砸了本來能順利達成的溝通。因此我也可以同意,情緒控管和理智可以算是溝通能力的一環。然而,要改善彼此的溝通問題,必須對正確的癥結提出正確的解方。范疇提到的這位作家對於「人因為要表達情緒而罵髒話」的現象,提出了什麼解方呢?

他指責那些人語言能力不好。

我得說,這個診斷為討論帶來的負面效果,可能不會亞於髒話。

怪罪別人的能力,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惡魔誘惑

我正在寫一本關於網路溝通的書。這個美國作家的說法,讓我想到我最近整理到的一個溝通上的壞習慣:在溝通不順暢的時候,不試圖釐清或說明,而是怪罪對方相關能力不足。

我常常看到有人打筆戰(包括我自己),來回兩三次依然無法取得夠多共識,於是開始指責對方「邏輯很爛」、「腦殘」、「藍蛆」。在我的觀察裡,網路討論的衝突至少有七成來自誤會或者雙方某些基礎的價值衝突。然而很少有討論能深入釐清出這些誤會和衝突,雙方往往在初步的論證,或者一兩回的攻防就耗盡耐心,開始把溝通不順帶來的挫折歸咎於對方的智商、邏輯或國文老師,而不是彼此的耐心或價值觀。

至少在字面上,我很同意范疇的說法,「一個人的語言精準程度越差,他受到情緒的影響就越大」,因為語言越不精準的人,越容易因溝通不順而挫折。但我們必須了解,除了語言能力,還有其他可能的原因會造成網路上的溝通不順,例如:

  • 我們在網路上看不到對方的表情。
  • 就算認為對方誤解自己,也無法即時澄清。
  • 我知道每則反對我的網路留言都會同時被很多其他人看到。
  • 不同年齡層和價值觀帶來的不同溝通習慣,以及在溝通時預設不同的「這個根本常識我不需要提出來」的前提。

這些都可能加劇誤會、造成不耐,使得氣氛越來越不利於溝通。

然而,當我們因此認為對方邏輯很差、語言能力很差的時候,應該想想,對方顯得如此笨拙,也有可能只是因為我們彼此的價值觀差異、用來溝通的平台和溝通心態,加劇了誤會和不耐。

社會有時候會以年輕人在網路上的語言表現來加以臧否,或把自己不認同的語言表現歸諸於網路和年輕人。然而,我們不可能避免網路溝通,而在這個議題上,我認為與其說年輕人是新生代,不如說面對網路的所有人都是新生代。網路看溝通起來很好用,但其實隱藏許多容易造成溝通挫折的眉角。我們需要更多時間熟悉它,而不是嫌別人講不好話。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