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之神凋零後,只剩小確幸嗎?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經營之神凋零後,只剩小確幸嗎?

photo credit:Graham Richardson(CC BY 2.0)
photo credit:Graham Richardson(CC BY 2.0)

前陣子,作家張系國的一篇〈打倒小確幸〉引起討論。這篇文章認為台灣近來流行的小確幸,只不過是自私自利的婉轉說法。個人追求小確幸還有可說,若整個社會都如此就非常危險,因為什麼大理想都不敢談、不願談,最後什麼確幸都得不到。拯救台灣要靠大格局、大氣魄,取法乎上,至少也能得乎其中。

張老師這篇文章雖然誇張了點,但的確點出一個現象:台灣愈來愈不流行「大氣、霸氣、格局、高度」這類論調,開始轉向「追尋自我、找到幸福、實現夢想」這類比較自我與自私的想法。

沒有「明星企業家」可以效法

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台灣已經很久沒有「經營之神」了。

我查了過去兩年《商業周刊》的封面,以往我們熟悉的企業家不再滿身光環,出現的是張忠謀談接班計畫、一樁令郭台銘心痛的交易、施振榮能否救得起宏碁、趙藤雄怎麼走到這一步、一瓶油怎麼騙台灣7年……我在網站足足翻了9頁,才找到最後一個用偶像眼光來看企業家的題目:遠在2013年初的「郭台銘王朝全剖析」(可惜兩年後的今天郭董也黑掉了)。

兩年來,《商業周刊》封面上振奮人心的台灣人變成:世界冠軍甜點師傅、幫傭媽媽致富傳奇、高職畢業的超級業務員、王品上海店長、用夢想征服世界的五月天、名導演李安。一半以上不是過往認知的正統職涯。

先不提最受台灣文青歡迎的雜誌叫《小日子》,如果連《商業周刊》都端不出經營之神,跟「成功者」有關的題目也愈來愈小、愈來愈細,比如成功者跟自己的約定、成功者每天的第一個小時、成功者的行事曆、贏家的口頭禪……那我們還真的要承認,台灣人的格局愈來愈弱、霸氣愈來愈少了(但爸氣就不一定)。

「人人都開咖啡店台灣會完蛋,博士賣雞排是島國沉淪」的說法屢見不鮮,最近我還在男性論壇看到網友很擔心「愈來愈自私的價值觀」,說學生出社會以後,應該趁年輕的菁華時期加強職場競爭力,努力提升薪資與職位,負起家庭責任才對。但最近愈來愈多人流行跑去國外看世界、找自己,回國之後也不好好就職,美其名是要實踐理想,但他們真的有在為將來著想嗎?這樣小確幸下去真的行嗎?

我個人認為,沒什麼不行。

人人都是自己的「經營之神」

在經濟起飛的年代,賺錢很容易,我們不需要、也沒時間去想東想西,先把荷包裝滿再說。最會賺錢的成功者,則被大家認為是經營之神。後來,也許是我們錢賺夠了,開始追求非物質的滿足,也許是世界愈來愈不景氣,連經營之神也死的死、傷的傷。

而當經營眾神走下神壇之後,一般人對於職涯發展的大敘事也開始裂解,這種時代談什麼大格局、大氣魄,似乎顯得蒼白空虛。所謂大願景、大建設、大計畫、大企圖,最後實現了什麼呢?我們現在不就活在龍騰虎躍、幾兆幾星、舉債建設的廢墟裡嗎?

當成功者的大敘事凋零,小確幸很自然就被拿來填補心靈。既然世界已經崩壞成如此,不如把空閒拿來想東想西吧──我是誰?我想過怎樣的生活?人生到底在追求什麼?許多人不再渴望過去集體認同的成功,反而更羨慕那些「一輩子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可以悶著頭不在乎別人眼光」的樣子。

很多人說這樣的小夢想、小日子會侵蝕社會,讓大家變得沒有野心,但我倒認為這種「胸無大志」才是解放社會潛力的關鍵。

大不一定最好,多樣的小也有必要。畢竟除了品質固定、像是複製貼上的巨型連鎖店,我們也需要看老闆心情來作菜的深夜食堂吧,否則多無聊?沒道理因為深夜食堂不想做大,就認為它不好;它不大,也不代表需要付出的努力比較少。就算面對的世界很糟糕,我們也還沒認輸。夢想小又如何呢,有哪個大企圖不是從小做起的?更何況,小而好的事,是否真有做大的必要?

能容許每個人成為自己喜歡的樣子,這樣的社會才是幸福的社會,也是最有生存力的有機體。面對不確定的世界,分散風險、盡可能往多樣化發展,是找到更多出路的方法。窮則變,變則通,社會沒出路,可能不是小確幸太多,而是小確幸還不夠多(種類)的緣故。套用食神的那句話,在沒有經營之神的年代,其實人人都是自己的經營之神。

不管你想衝出霸氣無敵的大願景,或只想待在角落實現小確幸,世界都不會因此毀滅,只會變得更好。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