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當個孩子吧——台灣對「公共空間」禮節的荒謬想像 | 陳宛萱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讓孩子當個孩子吧——台灣對「公共空間」禮節的荒謬想像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世界上有很多事情光憑想像是很難感同身受的,比如說他人的痛苦,又比如說他人的小孩。

即便我為人母的生涯已經跨越兩個年頭,我總覺得自己不是個很能跟孩子相處的人。我一步一步地跟隨孩子成長,從一個聽到小朋友吵鬧就覺得頭疼的人,到現在勉強可以靜下來安慰那個唉叫不停的小妖怪,我覺得自己的轉化已經很了不得了,但說到別人的小孩,我還是覺得有點心驚。

看到一個在公眾場合耍脾氣大哭的小朋友,我還是想轉身就跑,還是忍不住討厭。但至少我知道,跑去責怪小孩的家長,說他們疏於管教,是非常不公平的一件事,因為發現與發洩自己的情緒,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這個過程中,家長除了幫助孩子瞭解自己的負面情緒、學習正向地表達和發洩,能夠做到的其實很少。旁人期待的「管教」,比如說當孩子哭鬧時應該要嚴厲地指責並加以懲罰,其實只會造成更長遠的情緒傷害罷了。

誰說一定要管教?

沒當過父母的人很難理解,所謂「小孩」不僅是成千上萬有著複雜個別差異的集合名詞,同一個小孩在不同的生命階段,也會有著截然不同的表現、不同的需要。兩個禮拜前還像個小天使般的兩歲幼童,一轉眼就跨進什麼都「不要、不要」的妖怪期,讓兩週前還以為自己是完美父母代表的家長,一下子就失去了平衡,不知該拿這個小惡魔怎麼辦才好。

其實就算當過父母的人也容易忘記,某個階段自己的小孩是怎麼表現的,我們總是傾向於把過往記得成某個特定的樣子,以方便我們以自己喜愛的方式訴說故事。一個喜歡想像自己如何犧牲奉獻的母親,可能就會執著於生產以至於養育過程中的痛苦細節,她念念不忘這孩子是多麼地調皮搗蛋、讓她疲於應付,卻忘記去瞭解在午後耍脾氣的孩子,需要的不過是場午睡罷了;一個相信紀律與意志力的家長,可能會完全忘記了孩子的眼淚,只記得他是怎樣以鐵的手腕,轉頭不理嚎哭的孩子,直到孩子再也不以哭泣為表達情感的手段,成為他心目中獨立自主的「好孩子」。

事實是,天底下真的沒有完美的父母,除了那些聲稱自己最瞭的育兒達人以外,絕大多數的家長總處在一種不斷自我猜疑的迷霧中,緩慢地摸索前進,我們可能這樣做或那樣做,因為這個理由或那個理由,但誰也說不準哪種方式比較有效。當你剛覺得這樣做很有用,突然間孩子又邁進了下一個階段,一切都得重新摸索起。真的有「很會教」的家長嗎?一個孩子身上的問題,真的都只是因為家長「疏於管教」嗎?或許我們應該反過來問,到底什麼是「管教」?為什麼一個孩子需要被「管教?」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瞭解你的孩子比管教更重要

的確,身為父母的我們應該教導孩子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在台灣,很多人會覺得家長要教導孩子在公共場合不應該大聲喧嘩,在餐廳裡不要奔跑、嬉戲或亂丟食物。這些行為之所以被認為是「錯誤」的,一方面是違背了社會建構的公共禮儀,一方面背後也有很好的理由,比如說大聲喧嘩是對他人空間的侵犯,餐廳中奔跑嬉戲更有安全的隱憂,而亂丟食物是暴殄天物,當然不可以鼓勵。

然而,對一兩歲的幼兒來說,試圖解釋這些「私人空間」、「公共道德」的原理,其實跟對牛彈琴差不多,對三歲或更大一點的孩子而言,效果也相當有限。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是孩子啊!一個身心健康的孩子對周遭環境充滿了好奇心,不斷地經由實驗來瞭解自己的能力與極限,比如說幼兒用手去抓食物、捏碎後在桌子上亂塗,然後又用力地把沾附在手指上的東西甩在地上。這是幼兒瞭解自己的身體、探索不同食物的質地、重量與性質的重要過程,但許多家長覺得這是「玩食物」,會大聲地斥責孩子,或乾脆一直用湯匙餵食幼兒,以免弄得到處髒兮兮的。在餐廳裡就更不必說了,就算家長自己覺得沒問題,也很難不在他人的白眼中覺得不好意思,心煩氣躁地罵孩子(給別人看)。

我絕對不懷疑,很多台灣家長也花了很多心思讀教養書,瞭解孩子每個階段身心發展的重點,希望能夠教育出一個有創意、自動自發、有信心有勇氣的孩子。然而一旦走出家門,面對社會對「好孩子」種種違背兒童天性的期待,比如說「乖巧」、「聽話」、「安靜」、「守規矩」,這些家長就開始逐步地棄守陣地,他們用斥責、懲罰與收買當作手段,來製造公共場合中「 安靜」的孩子,也就是一個一個對著平版電腦與智慧型手機發呆的幼兒,明明已經具有自行拿湯匙吃飯的手部機能,卻仍像小嬰兒般地讓家長餵食。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誰家的孩子最吵?

先前某旅遊達人寫了一篇文章,說他行遍天涯,覺得華人的孩子最吵。讀完我只能說這世界一定很大,因為他走過的天涯跟我親身經歷過的世界有著天壤之別。有一個在荷蘭的中國餐廳工作的(台灣人)好友(我是真的認識她,不是google上亂認親來著的),曾在臉書上寫了一篇很長的抱怨文,細數接待過的各族群客人獨特的可惡之處,其中一項就是荷蘭人的孩子最吵,其他西方國家旅客的孩子居次。除了吵,他們特別髒,每次都吃得滿地都是,而且家長從來不會幫忙清理。我必須說,在荷蘭每次帶孩子出門吃東西,可想而知的,一定會弄得到處都是食物碎屑,而我永遠是一群荷蘭/西方母子組裡,唯一一個會彎下身子清理地板的人。

「這是他們的工作啊!」

「就算你用紙巾擦過他們也是要再整理過的,沒有必要啦!」

「小朋友本來就是這樣啊!」

時常餐廳裡的女侍也會跑來阻止我,叫我不要放在心上。

當然,荷蘭服務生的薪水比台灣高多了,她們對清潔與其他服務也不怎麼放在心上,不需要對下一個抱怨地板髒的客人低三下四地道歉,自然不需要為此不開心。再者,他們不像華人那樣,覺得孩子吵是一件很糟糕的事,這也是為何我的台灣朋友對小孩吵鬧的態度與荷蘭服務生有那麼大的差異。

說到吵,那也一定是荷蘭人/西方人的孩子勝過華人,理由很簡單,因為他們很少像華人那樣,為了怕孩子吵就火速拿出平板電腦讓孩子玩。不過也有可能他們一點也不吵,因為很多國外的餐廳都有兒童遊戲區,不需要什麼特別了不起的玩具,只要有一組桌椅,桌上放點蠟筆白紙、幾盒拼圖、一組積木,認真一點的會加一組玩具廚房,2-10歲的孩子都可以自得其樂地玩上好一會兒。成人的聚餐動輒兩三個鐘頭,要小朋友「乖巧」地坐在一旁等待,實在也太強求了。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為什麼要多帶孩子出門?

有人可能會覺得,那把小孩留在家裡就好了,為什麼一定要帶出來吃飯?這是因為荷蘭人(以及其他歐洲國家的父母)相信,孩子必須在群體裡成長,如果老是怕他們吵鬧,就不帶他們出門,或只去那些專門設計給小孩的場所,他們又怎麼學習群體裡與成人互動的方式?他們如何瞭解何謂友善而歡快的人際交流?舉凡他人講話時不要插嘴,如何聆聽、如何適時適當地發表意見。

父母給予的「身教」,其實遠勝於教條式的「管教」,而就像所有教學成功的基本要素,我們一定要瞭解並尊重學習者本身的條件,讓孩子當個孩子,理解孩子好動、富有強烈的好奇心,不要強迫他們安靜乖巧。反之要在公共空間的設計中,提供讓孩子也能夠安全地自得其樂的空間。一旦開始提供這些設施,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在公共空間的表現變「好」了,因為他們不再被要求做著違背本性的行為,在這個基礎點上,他們也更願意接受公共禮儀的規範與教導。

之前帶小朋友回台灣時,去了好幾家台灣現在最火熱的「親子餐廳」,這些親子餐廳其實比較像是室內遊樂園附設的餐飲部,食物品質大多普普,價格卻貴得驚人。通常遊戲區與餐飲區是完全圈隔起來的,遊戲區還有專人照管,家長不需要跟隨陪同,只要在外圍啃著不怎麼美味的薯條三明治,享受暫時不需要理會小朋友可以盡情聊天的閒暇時光。這些親子餐廳裡的玩具一個比一個精美,跟歐美餐廳裡兒童遊戲區破破爛爛的回收玩具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小朋友不用說當然開心地不得了,玩得不亦樂乎,讓家長覺得這錢花得很值得。但我總覺得很不習慣,因為兩三歲的幼兒其實還是需要家長陪同的,尤其是當小朋友之間發生紛爭的時候,而且如果家長不在身邊,又哪裡稱得上親子同樂?這跟一些百貨商場提供的托兒服務有何不同?

同桌用餐,是人類社會行為中非常重要的一環,為什麼我們要把孩子圈隔起來,不讓他們加入我們的餐桌呢?

「只限大人」的公共空間?

台灣人對何謂「公共空間」裡的適當行為有著非常狹隘的標準,許多會讓台灣人義憤填膺的「沒有公德心」行為,在歐美國家一點也不覺得有問題,尤其是跟幼兒有關的項目,差異更是巨大。

比如說,在台灣覺得極端不可接受的「在餐桌上換尿布」這件事,我就曾經做過。當時我們在葡萄牙旅行,用餐的餐館非常小巧沒有尿布台的設施,當我詢問服務生哪邊可以換尿布,她帶我到一張沒有人用餐的大餐桌,還幫我放了好幾張座墊怕寶寶覺得桌板太硬。我有點遲疑地看向左右用餐的顧客,慌忙解釋說只是要換個濕尿布,但眾人都微笑著說沒關係,鄰桌的太太還幫我逗著寶寶,讓她乖乖地躺著讓我換。我並不是要鼓吹這應該被當作一種常態,畢竟我也只做過那麼一次,我只是要說,在我們義憤填膺之餘,是不是也應該檢視一下台灣親子設施的普及程度?親子廁所與尿布台夠不夠普遍?除了指責這些家長,我們是不是可以轉而提供建議、提供協助?

我們覺得公共空間裡要嚴守秩序、要安靜、要保持清潔,說這樣才是「文明國家」的表現。但對比許多我們想像中「文明國家」的實況,我們的文明其實是一種「文明」的想像、「文明」的再發明。這並不是說「他們的文明」才是「真文明」,而是要指出,我們定義中的「文明」,也只是「文明」的一種表現罷了。「文明」也可以是「尊重」、「互助」、「諒解」,「打造更能兼顧不同族群需要的公共空間」。一個把孩子的需求放入考量的「文明」,一個讓大人們與「他人的孩子」和平共處、相濡以沫的「文明」,才能夠培育出善良、真誠、負責任、有著自發性道德感的孩子。我們的孩子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管教」或「收買」,他們需要的是被當作一個孩子來尊重。

讓孩子當個孩子吧!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