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從沒搞懂的「多元入學」準備重點 | 朱宥勳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你從沒搞懂的「多元入學」準備重點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李家同在臉書上發表了〈不要再折磨年輕人,改回聯招吧〉一文,引起了正反兩方的激辯。在各校系多元入學方案的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公佈、高三學生正要準備面對四月份各校系甄試的時間點發出這篇文章,只能說薑果然是老的辣。

辯論中,「聯招 vs. 多元入學」被建構成對立的兩方,李家同及相同立場者,包括許多焦慮的家長和學生,將聯招描述成「單純」、「公平」的紙筆測驗,並且認為多元入學是昂貴、增加階級差距且複雜的甄選制度。但真的是這樣嗎?

身為一個從小到大都靠推甄、申請這類多元入學方案來升學的人,我可以非常篤定地說:不,他們搞錯了。

他們一直都在跟自己的幻想作戰,從來沒有(也不覺得自己需要)稍微搞清楚此刻正在運轉的遊戲,到底有什麼邏輯和規則。在幻想中,敵人說有多強大就有多強大,他們憑著直覺來做「可能會有幫助」的事情:花昂貴的錢去排版和印刷備審資料、靠關係去擔任志工、瘋狂爭取各種幹部或社團活動、補習各種才藝⋯⋯但是這些事情有沒有用?沒有人知道。於是他們回頭抱怨,為什麼不回到聯招時代,為什麼大學入學要花這麼多時間、精神和金錢,不能回到單純的紙筆測驗就好了嗎?

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基本的問題:他們並不真的知道大學教授的錄取標準。

你有幫教授想過嗎?

讓我們稍微整理一下。目前大學入學方式主要有三種:

  1. 考試入學:毫無反應,就是考試。考學測和指考,然後拿成績去統一分發。
  2. 繁星推薦入學:每個高中可以依據平時成績,推送固定配額的學生參加,但基本上也是看考試成績來分發。
  3. 個人申請:除了學測成績以外,可能還要依不同校系的要求,送交書面「備審資料」、參加額外的「筆試」或「面試」,來決定能否錄取。

前兩種方式,大致上與傳統紙筆測驗很接近,暫且不論。我們討論的重點,就是最讓部分家長和學生焦慮的「個人申請」。

當我們進入「個人申請」這條路的時候,你會發現,考試這個變因是固定的(你一定知道自己考幾分,並且可以從過往的落點和自己的常模分佈,來推測自己是否有把握通過目標科系的最低標準),真正讓人們無所適從的,是第二關的「備審資料」和「面試」。是誰來決定這些項目的高下呢?當然就是由該系教授組成的甄試委員了,通常人數會是三到六人不等。

所以,第一個問題是:如果你想考某科系,你有幫該科系教授想過嗎?

你知道他們想要什麼樣的學生嗎?

每個科系都有不一樣的標準和文化,但它們畢竟都是學術單位,裡頭的教授們是靠著學術研究、論文升等才取得了今日的地位。他們思考的慣性和核心,都是環繞著所屬的知識領域打轉。

所以,最基本的思路是自問:你在這知識領域裡,是一個有天份的學生嗎?是一個有熱誠、對此有愛的學生嗎?你是一個願意投入這個領域,繼續進行學術研究的人嗎?或者你是一個能夠彰顯這門知識的價值,使它在社會上擴散影響力的人嗎?

論證才是重點

上述這些問題,很多家長或學生都懂得自問了,但只是在備審資料和面試中展示:「我是,選我選我!」並不夠。教授們的思考方式,說困難很困難,說簡單也很簡單。

他們平常的工作就是「提出問題——提出解釋——論證解釋有效」,所以你問對問題了(如上所述),也給出解釋了(我是,選我選我),你還得論證你的解釋有效。這個論證過程,才是區別你與其他競爭者的關鍵,你的社團經歷、才藝(?)和活動資歷,在這種地方才「可能」派上用場。

在這一關,有兩種常見的迷思:

  1. 我是不是應該要有很多相關的證書和得獎紀錄,才足以說服教授?
  2. 即使是無關的證書和得獎名次,附上去會不會比較好?

關於第一個問題,如果有,當然很好,但如果沒有,也不用太難過。

為什麼呢?請你想一下,你面對的是這個領域最精銳的研究者,大部份高中生所能拿出來的相關證書和獎項,對他們來說根本就是小意思,就像超級賽亞人三選隊友的時候,克林和天津飯哪個比較強,有差嗎?(對不起我透漏了我的年齡⋯⋯換個例子,在東尼史塔克面前,你手上拿的是手槍或步槍有差嗎?)除非你的經歷是全國甚至世界等級的,否則這樣的落差非常容易彌補。而這種萬裡挑一的練武奇才根本沒有幾個,他們又不見得會來跟你競爭,少到可以忽略。

而落差要怎麼彌補呢?很簡單,請你開始說故事。人格特質和內在動機,是不會寫在任何書面證明上,但是內行人一聽就知道的東西。請你告訴教授,你為什麼有強烈的動機想要進來,你曾經為了知道更多付出了什麼?

比如說,你想進入經濟系,因為318運動時你翹課在議場外聽了一個禮拜,覺得不理解經濟學就搞不清楚台灣該往哪裡走;比如說,你想繼承你家的農場,所以來念農經系;你想念物理系,你說你跟天文社上山觀星的故事⋯⋯當然,這些故事不可以是捏造的,重點是要在有限的版面和時間內,讓他們瞭解你這個人。如果你真心喜歡這個領域,並且為此付出過,你一定找得到故事說。

大多時候,「故事」比榮譽紀錄要有說服力。也不用執著於維持乖寶寶的形象——假設你是傳播科系的教授,一個翹課去編輯地下刊物被記過的學生,跟乖巧地編著校方刊物的人,哪一個會讓你覺得對新聞事務更有熱情?

在第一個問題裡,很多人的可惜之處在於不知道故事很重要,不知道自己有精彩的故事可以說。而在第二個問題裡,很多人會犯的錯誤是,認為扔給教授的東西越多越好。請打開「大學多元入學升學網」的行事曆,自己看看你送資料到你考試之間有多少時間,然後想想,扣掉郵寄等行政處理,教授有多少時間讀所有受試者的資料?

假設你弄個一百多頁的東西過去,內容真的都是相關領域的豐功偉業也就罷了,最後如果只有十分之一不到的資料有參考價值,嗯,我並不認為「浪費甄試委員時間」會是好的應試策略。如果你其他領域的資料附一堆,但關於本科系的東西卻很少,這時候你通常就會面對一個問題:他不知道你為什麼要來這裡。你難道搞不清楚自己擅長什麼嗎?你真的對此有熱情,為什麼會都在搞別的事情?

除了時間問題,我們再次考慮教授這種生物的思考模式。你有看過一篇學術論文的完整格式嗎?通常是這樣的:一篇文章會有一個「問題意識」,說明它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什麼,接下來所有的討論都會跟這個問題意識有關。而在它寫完之後,論文作者會把主要的問題意識和論點重複好幾次:摘要的時候寫一次,論文開頭寫一次,中間討論的地方寫超過一次,結論再寫一次。

你試著這麼想:一輩子都在搞這些東西的生物,他喜歡看到什麼樣的備審資料?他會希望看到你國小當衛生股長,帶領全班拿到淨灘比賽的事情嗎?(除非你申請的是公衛系,否則這問題意識在哪?)我常常聽到教授抱怨,每一個人來申請的高中生都從頭到尾交代自己的身家:「他有三個兄弟姐妹到底干我什麼事啊?」在這裡,重要的是「相關的資歷」,寫一堆不相關的資歷會讓教授加點分數的機率很小,卻有很大的機率讓他們覺得:「這傢伙根本搞不清楚我們要什麼。」

「看情況」就是一種能力

另外一件重要的觀念是,沒有一套方法適用於所有的科系。

前面說過,每一個科系有自己的文化,這種文化會很大程度影響他們要什麼學生、你又該表現出什麼樣子。朱家安在自己的臉書提到 ,有高中生問他,在自傳裡面說自己參加過太陽花學運,會不會有負面的影響。你可以注意一下底下各個科系的學生出來現身說法,內容是多麼南轅北轍,真要一言以蔽之,只能說「看情況」、「看科系」。

而大部份反對多元入學的家長或學生,他們的焦慮根源就是沒搞清楚這件事。他們自己想像出一個「高規格」的備審資料和面試守則,但不知道不是每個科系都適用這套規則;你花金錢、精力和時間來搞這些,沒效果也就罷了,沒弄好還會適得其反。

比如說,備審資料需不需要編排得很美、用很貴的紙印?絕大多數都不需要,只要資訊排列清楚就好,除非你想念設計之類的——即使是後者,你覺得花錢弄得很美、跟不花錢弄得很美,哪種分數會比較高?而且,今年開始,備審資料可以電腦上傳,不需要印出來了。

面試的時候,男生要不要穿西裝打領帶,女生要不要套裝化妝?如果你去法商學院面試,這樣應該是安全牌;你如果去社會系面試,別說加分了,沒有在教授心裡留下壞印象就算是運氣好。學生都沒出過國,會不會沒有國際觀?對於人類學系來說,談談你坐火車時遇到的外籍移工,絕對比去五個國家觀光要有用(而且如果你能夠說出「外籍移工」四個字而非「外勞」,那就更棒了)。

「看情況」就是一種高段數的能力。在這裡,你表現的樣子,是大量的「非語言訊息」,讓教授知道「這個人上不上道,有沒有先搞清楚這裡是什麼場子」。你如果能夠在這方面把細節顧好,當然就能篤定得多。(如果你能高段到知道每個校系在這個領域的專長和立場,並且表現出這一點,那就更神了,你大概沒有不錄取的理由。——比如說,同樣是做性別研究的科系,有些學者反對性工作的存在,有些學者不反對。)

如果你搞錯了怎麼辦?其實也不用擔心,基於對高中學生的寬容,教授們很清楚知道「你搞不清楚是應該的」,通常不會因為這樣阻斷你的求學路;而且大部份你的競爭對手也是搞不清楚的。所以無論是否有雄厚的資金來打造「高規格」的備審資料和面試裝備,基本上是不會有太大的差異的。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這些東西真的沒有用,為什麼大家都在做?為什麼大家都告訴我要這麼做?我覺得你可以仔細想想這些話到底是誰告訴你的。會這麼說的不是大學教授,通常也不是高中教師,那會是誰?說這些話會造成什麼後果,對誰有利?

我們剛剛一直拿「昂貴」或「金錢」當關鍵字,你想通為什麼了嗎?我只說一件簡單的事:據我所知,一間小型的、製作「備審資料」的工作室,光是利用這些焦慮,在兩三個月的考季內,就可以賺得非常富裕的收入;而且,如果考上了你會感謝他,考不上通常也不會有人追究。嗯,這只是例子之一而已。只要市場的資訊不流通,就有獲利的動能。

靠北啦,我怎麼可能知道這些?

看到這裡,可能有部分的人要崩潰了:靠北啦,我怎麼可能知道這些?

這其實正是許多人排斥多元入學方案的心魔所在,因為他們把整個程序想反了。事實上,你不需要「知道」上述這些「眉角」。如果你是適合某一科系,真心熱愛,並且為此付出過努力的人,你自然而然會在備審資料和面試裡面表現突出,摧枯拉朽,因為你就是「對的人」,你不需要特別花力氣去做對的事。反之,如果你沒有這種特質,沒有熱情,沒有付出過努力,你怎麼花錢去堆疊都效果有限。

參加甄試,真正合理的邏輯是這樣的:「我發現我很喜歡A科系,我做A很開心,所以卯起來A,最後得到一堆大A小a的資歷,於是輕鬆自然申請上A科系。」而許多痛苦掙扎的家長和學生,他們的邏輯卻是背道而馳的:「我想要申請上B系,但我不確定喜不喜歡B,也沒做過跟B有關的事情,最後找不到什麼大B小b,只好花一堆錢、精神和時間去搞出一堆β,然後不知道有沒有用。」

如果你走的是後者,只代表你根本不適合B。你應該試著去找到自己的A。

如果你高三了,發現自己還沒找到A,就代表你不適合甄試,你根本不是對的人。如果得之,那是你幸,不得,也不要抱怨,去考試吧。人生還長,大學科系不是終點,記得儘快找到自己的A就是了。而如果你幸運一些,現在是還沒找到A的高二、高一、國中⋯⋯

趕快開始找。你再唸書也沒幾年了,但你還有好長的一輩子要過。

*特此感謝陳妙嫻老師、粘佳懿老師的意見協助。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