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雙橡園升旗談外交工作及國家正常化的期許 | 陳方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雙橡園升旗談外交工作及國家正常化的期許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每年元旦,台灣各地政府都會舉辦升旗典禮,我們的駐外大使館也不例外。然而,在沒有邦交的地方,舉辦升旗典禮就不是這麼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今年發生了一件大事:我國駐美代表處在雙橡園舉辦元旦升旗典禮,這是繼台美斷交那年,1978年12月31日降旗儀式之後,雙橡園再度升起我國國旗(雖然說為了維持低調,典禮沒有邀請媒體到場,不過國內各家主流媒體都有報導。寫得比較詳細的是這一篇:「睽違36年 雙橡園舉行元旦升旗典禮」,內容有包括「雙橡園」的小檔案)。

外交不只是建交

台灣的外交處境真的是很辛苦,因為中共在所有事情都盡可能地打壓我國的活動空間,不管是官方或非官方的活動,也不管活動是大是小(隨便舉例:大到像是參加各種官方組織的空間,小到像是民間性質的學生郵票比賽、地區性的少棒比賽,連出現個國旗都不行,參加影展走紅毯也硬是不給走)。然而,社會大眾對於外交人員平常的工作似乎多所誤解,有些人覺得沒有邦交的地方就不需要外交人員,有些人則是看媒體常常在修理外交部,好像外交部常常做錯事。事實上,我們應該要好好認識外交人員。別的不說,光是從我們與中共的關係來看,有句話說:「戰爭是外交失敗的結果」(Tony Benn),而外交人員不就是隨時抵抗中共的第一線人員嗎?

外交人員要做的事情有很多。平常要盡可能地「幫國家交朋友」:握每一雙可以握的手、敲每一扇可以敲的門(參考閱讀)。感覺上好像在選舉,但差別在於候選人是為了爭取個人或政黨的選票,而外交人員是在為國家爭取支持。這些「支持」含蓋的範圍是相當廣的,而且都跟有無邦交並沒有太大的關係。外交絕對不只是「建交」而已,重點在於:如何提升我們的駐處的地位、人民的權益。比如說駐處是否免稅?是否可以辦簽證(這是主權的象徵)?(參考閱讀

外交人員為國人所爭取到的權益常常都是長期累積,但卻不容易被人直接感受到的。比如說,在美國有些州已經直接承認台灣護照;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我國的護照可以免簽證入境(身為一個美國留學生,最有感的事情就是每次看中國學生在網路上問說要怎麼辦理去加拿大玩的簽證,而我必須克制自己不去吐嘈說我們都不用簽證耶你們在煩惱什麼);在政府之間則有許多商務協定、投資協定等等,都是談出來的。除了「檯面下」數不盡的折衝樽俎、為我國人民爭取更好的待遇之外,外交人員平常還要幫旅外國人處理大大小小的事情,包括商務、僑務、留學生事務等等,也常要接待政府官員或民間團體在外的活動,而平常最容易上新聞版面的大概就是民眾抱怨「急難救助」不夠力了(這裡有篇外交部呼籲大家不要濫用急難救助的參考新聞。根據我的外交官同學表示,實際上發生的事情有許多還比這些公布出來的事情誇張)。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外交人員代表國家

可惜的是,外交人員也是非常容易被誤解的一群人。例如以「服貿」來說好了,網路鄉民們常把外交人員在公眾場合發言挺服貿的狀況拿來「鞭」一番。事實上,外交官對外就代表國家,我們政府的政策是怎麼樣,外交官公開的發言就必須是怎麼樣,所以不管你內心對服貿的看法如何,公開發言就是必須堅定支持服貿、為政府政策辯護。

類似狀況是,在國際場合,當有人罵總統、罵我國政府,外交人員也是必須利用智慧為總統、為我國辯護。例如經濟學人雜誌曾用bumbler形容馬總統,而駐英使節就必須投書「以正視聽」。有些鄉民會搞不清楚狀況,會說你看「邦伯就是邦伯」,都已經down到9.2趴,為什麼有人還要堅定為他護航?問題就在於,在國際場合如果有人罵總統,就等於是罵整個國家,而外交人員就是代表國家,當然必須要堅定護航!這就是外交官的職責之一(不過,這邊也不得不批評一下,很多時候外交人員投書回應國際媒體,常常只是重覆一次政府的政策,等於是沒有回覆到重點。這就要看負責擬稿的人對議題的掌握度,以及把既有素材、政府政策立場重新組合並寫出好文章的能力了)。

外交人員常常躺著也中槍

很多時候外交部被狂罵,但是問題本身並不在他們,而是其他單位。例如2013菲律賓廣大興漁船事件,外交部被罵到臭頭。事實上,要不要出動軍艦救援、要不要對菲制裁、態度要不要「硬起來」,完全都是國安單位的權責,外交官們就是負責傳達國家的態度和立場,不是去「喊燒」的。結果,真正該負責的國安系統似乎不關他們事情一樣整個神隱(在這個事件中,我認為外交部最該被罵的部份主要就是那場落漆的國際記者會,而該場記者會大落漆的原因應該是公務體系階層太多,決策太慢,所以明顯地準備不及,結果就是個大悲劇)。

又例如2014越南排華暴動事件,大家不要被一些出來當砲灰的高官們給誤導了。「要不要撤僑」這根本不是外交部的權責,能不能提供僑民保護更非外交部幾個文職人員就做得到的(駐外館就那幾個人,是要怎麼跟成千上萬的動亂民眾抗衡?)結果,長期以來大家就是不斷地在各種緊急狀況時罵外交部護僑不力。就算是那個看起來「笨到有剩」的貼紙,事實上也是有民眾要求提供這樣的辨識方式,這只是眾多「沒辦法中的辦法」當中的一個手段而已(只是不知道為什麼被某些高層拿來當成「主要」措施,不被罵才怪)。

我覺得,一個龐大的公務體系當中一定不可能是每個人都把工作做得很好,也一定都有許多值得批判的人、事、物。不過,我所認識的外交官們都非常優秀且認真工作,在中共的強力打壓之下,盡可能地為我國擴展外交空間。台灣的外交處境非常困難,這種狀況更需要全民的支持。尤其,下次要罵「外交部」之前先想一下到底是哪裡的錯吧!外交部在大多數時候根本不是做決策的單位啊!

就算有腦殘長官因為拍馬屁而搞出簍子,那也不需要把錯怪到基層人員的頭上。最近的例子就是副總統金孫在機場趕辦護照,長官出來護航硬凹說這個很正常,結果大家開始把這個「緊急用的機制」變成常規手段在用,最後結果就是害基層外交領事人員工作量暴增,還承受許多罵名。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圖/駐美代表處提供

國家正常化需要共同的努力

好像有點扯遠了,回到雙橡園的升旗典禮。國際場合中各種代表國家主權的「象徵政治」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我們這樣子幾乎無法在任何正式場合使用國號和國旗的國家。目前,台灣人對於這面國旗有許多不同的看法,對於未來國家的國號、憲法該怎麼變動也正熱烈討論中,現在光是「我國」到底是哪一國、指什麼範圍就有各種不同的解讀。不過,我覺得這些都不會影響我們追求「共同的未來」的目標和決心(延伸閱讀:「為什麼『共同的未來』對台灣這麼重要?」)。

新年新希望:期許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可以名正言順地在「所有」國際場合使用正式的國名、國旗、國歌。這對一個正常國家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事了,但是對我們來說,還有很長、很長、很長的路要走(真的很長,所以要說三次)。需要所有人一同努力。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