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別平等了?大人的性平教育不能等! | 黃益中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性別平等了?大人的性平教育不能等!

巴拉圭同志大遊行。 圖/路透社
巴拉圭同志大遊行。 圖/路透社

物理老師:一男一女碰在一起,與一男一男碰在一起,請問有什麼差別?

答案:一男一女碰在一起會生出下一代,一男一男碰在一起會少子化。

這是某校物理老師在上課時,為了融入性別議題所舉的例子。我沒有在現場,無從得知學生的反應為何。我也不認識這位老師,不清楚這究竟是開玩笑或是認真的。就算是開玩笑,這實在不好笑。

從性別平等的角度來看,這是一個非常歧視的舉例,老師把少子化的原因推給了一男一男的組合,學生如果沒多思考,還真的會以為少子化是因為同性伴侶造成的。少子化的原因有很多:工商業社會不同於農業社會需要大量勞動力、現代社會男女學歷高卻較晚婚、薪資低房價高不敢結婚不敢生。結果物理老師把它導向同性伴侶,同性伴侶自古以來就存在,過去幾十年來也沒少子化阿。這舉例簡直荒謬!

台東縣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圖/聯合報系
台東縣政府推動性別平等教育。 圖/聯合報系

2004年開始實行的《性別平等教育法》,某種程度改變了性別刻板印象與性別歧視,當年葉永鋕的不幸事件可以說是一個轉捩點,也啟動了性別教育的開始。但以我自己這十多年來的觀察,校園的性平教育很多仍只停留在「兩性」平等,我們會聽到老師說男生可以哭、女生可以搬重物、男生要做家事、女生可以外出工作,諸如此類。

但是,一旦涉及到LGBT,也就是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ity)、跨性別者(transgender),部分老師們的性別平等就轉向,只會剩下「異性戀霸權」,也就是將愛情、性行為、婚姻、生育四種因素加以結合,課堂上只提「男」「女」兩性平等,忽略了LGBT在社會中的存在與所能扮演的角色。

▎不只是老師,部分家長的態度也是如此,只停留在「兩性」

就以台北市教育局今年辦理國小性平繪本創作比賽為例,其中兩份高年級組特優作品,福德國小高丞葳、黃瑋翔繪製「編福俠與織珠人」,講述兩名超級英雄某次合作後發現個性契合,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有次發現一名失去雙親的小男嬰,決定一起撫育男嬰,「只要互相尊重、欣賞,性別一樣也可以組成家庭」。

永吉國小侯米夏繪製「扮男或扮女」,講述一個小男生想與媽媽一樣擦口紅「變漂亮」,姊姊笑他說男生擦口紅會被笑,媽媽跟小男生說,想怎麼改變外表都可以,但要勇於面對、承受他人眼光,當同學們也長大時,或許能理解小男生的想法,不會再嘲笑他。

結果家長團體代表卻「不以為然」,認為一個小孩健康的身心發展,父母的角色具有不可替代性,父親跟母親的角色在家庭中,有很重要的特色,「若是單一性別組成的家庭,可能缺少某些東西。」

兒福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同志運動立場(照片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
兒福團體召開記者會表達反對同志運動立場(照片為示意圖)。 圖/聯合報系

我先不管家長的發言算不算是「恐同症」,不過我想,單親家庭、隔代教養家庭、或是育幼院長大的小孩,聽到這樣的話,心裡感受恐怕很難過。事實上,即便是有父親有母親的家庭,你也不能肯定他們的教養能力就比其他類型家庭要來的好吧。

又比如高雄市教育局今年出版的《性別平等教育家長手冊》,「護家盟」的家長們批評該手冊直接把「性傾向」說成是「與生俱來的」以及「性傾向」具有「恆常性」,是誤導民眾對性別的認知。他們認為性傾向不是與生俱來,特別在生物學研究中,找不到任何性傾向是天生的證據,性傾向僅是心理及社會建構產生的,只能說性傾向是一種心理或社會行為。

究竟是什麼因素決定一個人的性傾向?是天生的基因?還是後天的學習?醫學上到現在也還難有定論。

但有一件事是可以確定的,世界衛生組織(WHO)曾在2012年發表一份聲明,還給被汙名化的同志族群一個公道:

同性戀性傾向乃人類性向的其中一種正常類別,而且對當時人和其親近的人士都不會構成健康上的傷害,所以同性戀本身並不是一種疾病或不正常,並且無需要接受治療。改變個人性傾向的方法,不單沒有科學證據支持其效果,而且沒有醫學意義之餘,並會對身體及精神健康甚至生命形成嚴重的威脅,同時亦是對受影響人士的個人尊嚴和基本人權的一種侵犯。

我也要用WHO的這份聲明,呼籲那些只知道「兩性」而排斥LGBT的老師與家長們:性別平等教育,孩子的教育很成功,反而是大人的教育不能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