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醒醒吧。是的,我們需要的是「國醒日」 | 謝宇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國慶」?醒醒吧。是的,我們需要的是「國醒日」

「國慶日」到底有什麼可慶祝? 攝影/記者鄭清元
「國慶日」到底有什麼可慶祝? 攝影/記者鄭清元

誰來回答我,還有多少人,今天因為「國慶日」打從心底歡慶?

我很希望是,但就是高興不起來。國慶日,對我而言沒有一絲喜悅。今年沒有,去年沒有,前年沒有,十幾二十年來,有記憶的,都沒有。

在國慶日前,除了放假一天,可以睡晚一點,可以追劇、陪家人,看電影,對這個日子有什麼期待?我沒有,一點都沒有。而事實是,像我這樣的人是明顯的絕大多數。

每一年,總統府前,還行禮如儀地搬演慶祝儀式。但從來沒有,一次都沒有讓我感到振奮、感動、激動;反而每一次都是撲面而來盛大的虛偽、做作、矯情。

很出戲地演喪屍

今天,凱達格蘭大道上再次搬演這齣老戲。主要的角色們再次沒有很入戲──民進黨籍的總統,以及她的同僚部屬,明顯是對這個「國」有沒有 105 歲、是不是她的國,存在重大疑惑,甚至頗覺有反感。

而今天關於國慶典禮的主要報導,應該會集中在她有沒有提到「中華民國」國號,以及在國歌的時候總統有沒有開口。

說到國歌,真的別勉強蔡總統;要我唱,我都很不想開口。這不是「國家認同」的問題,而是「歌詞認同」的問題。攤開歌詞,究其涵意,有知識的人都會為難──不是反對中華民國,而是今日真的無法用「三民主義」做到「以建民國、以進大同」。既然無法「主義是從」,我怎能誠心歌詠呢。

每年國慶,台上的人是被禮儀安排出席;台下的人,大量警衛保全是因職務要求出席;而不少機關團體學校是被動員出席。最慘的是表演和樂儀人員,他們因工作出席,不見得情願,臉上卻還得全程掛笑。

比起年輕人拿著手機真實快樂地抓寶可夢,這一大群人毫不歡快,卻不得不到場慶祝,我覺得更像是喪失自主意識的殭屍。

在凱達格蘭大道集會現場 100 公尺外,擴音器聲音到達不了的地方,我們很難觀察到絲毫國慶日的痕跡。我們人人都知道今天國慶日,但人人都感覺淡漠。相形之下,國慶集會現場的假高潮只顯得更為淒涼與荒唐。

給我個慶祝的理由!

這無關本省外省,無關泛藍泛綠,無關偏獨偏統,用清醒眼光看著今天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或是看一路以來的歷史路徑,我們可能有各種情緒,但就是很難「慶祝」。

到底有什麼可以慶祝?

慶祝106年前建成了亞洲第一個民主自由的共和國?沒錯,但後來發生的,就是接連不斷的軍閥奪權、世界大戰,以國共內戰,兩岸分治後繼續悲慘。真心關心中華民國命運的人,絕不可能慶祝得起來。還是是慶祝中華民國在台灣今日的經濟成就?那早是昨日黃花。那我們到底該慶祝什麼?

摸著良心,我對在台灣的生活與環境也有感恩之情──台灣比許多深陷貧困與戰亂的國家好得多。但正因為對這個地方、群體、生活方式有感情,想到這個國家現在面臨各種衰落與頹喪,各種愈陷愈深的危險,更加深了我(們)的不滿、憂慮、憾恨。

剛才我翻閱了前幾年馬總統在國慶典禮上的致詞,通篇一律地說前途多光明,政策多正確,施政成果多豐碩,到 2015 年的國慶演講,仍然如此。

而在他年年高談成就的演講之際,有能力的年輕人自己出走,有財力的父母讓自己兒女出走,我們對政府、政黨、政治人物……一切代表著我們,經營這個國家的人們,信心不斷崩跌。

就在馬總統每年國慶的高談之中,2014年國民黨在地方執政的選舉上大挫敗,2016年初的總統及立委選舉全面被趕下權力。

「國慶日」,對於總統,對於政府,對於這個國家,對於所有的人民,除了諷刺,只剩無感。

其實,每一年,我們留下一天給我們的國家也並不為過。只有一個錯誤,而這個錯誤是徹底的:「慶」──在最初把這天留給國家就定調只能「慶祝」時,這一天,就註定了只能盲目虛偽,只能塗脂抹粉,只能膨風自誇。

如果有一天要留給這個國家,我希望它是「國醒日」──我們在這一天進行清醒、誠實的省思對話。

就在馬總統過去每年國慶的高談之中,國民黨一步一步的被趕下權力。 攝影/記者林澔一
就在馬總統過去每年國慶的高談之中,國民黨一步一步的被趕下權力。 攝影/記者林澔一

虛擬更真實,線上更貼近

大規模的對話──在哪裡集合?場地能擠多少人?討論的順序怎麼決定?──在過去很困難,受限於時間空間。

現在,透過臉書、微信、YouTube,我們漸漸在凝聚成巨大的對話群體。人人可以直播,如果是大神級人物,可能就有上萬人收看,即時傳訊對話。

非即時的交流對話,形式與深度就更是無限展開。最近,印度一個導演向公眾發出邀請,兩千多個印度人,拍下他們一天的生活,最後由這個導演剪成影片「India In A Day」。甚至也可以跨時空合唱;作曲家 Eric Whitacre 將他的樂譜及指揮放上網路,結果徵集到數千人個音樂影像,他用電腦技術合成動人的虛擬合唱

可不可能,如果十月十日要真的成為對我們這個群體有意義的一天,我們可以不要政府官員集會,不要表演和閱兵,不要自吹自擂式的演說。我們開直播,我們線上談,我們設立主題徵求想法和意見。

在十月十日這一天,我們清醒地思考:我們到底希望「我們」成為什麼樣的國家,「我們」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我們」認為什麼足以代表我們,什麼表達了「我們」的心聲?每一個國民都像個「主人」一般地思考我們的國家有什麼樣的得失對錯,要走向什麼樣的未來。

如果要說得更具體,這一天可以從這幾個省思和對話的主題做為起點:

  1. 在過去一年,有沒有誰被這個國家虧負了?「我們」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該向誰說聲對不起?
  2. 在過去一年,有沒有人值得這個國家感謝?「我們」這個國家的所有人,該向誰說聲謝謝?
  3. 在未來,有沒有什麼是「我們」願意共同改變的事?什麼是「我們」共同想達成的目標?
  4. 有沒有哪一首歌曲、有沒有哪一個影像,最能代表我們共同的生活理想?

信不信,用這些主題邀請發言、開放徵件,我們會看到不只幾千,可能有幾萬則,關於這個國家的討論。我們會稍稍開始感覺到,這個國家和我們有皮肉連骨的關係。

也許在那一天,我們都會開始有點慶幸,我們身處在這個國家。

 

(註:本文作者謝宇程,製作影音節目《未來有問題》,邀請您一起思考討論,我們所要的未來。)

如果要留一天給這個國家,我希望它是「國醒日」──在這一天我們進行清醒、誠實的省思對話。 攝影/記者林伯東
如果要留一天給這個國家,我希望它是「國醒日」──在這一天我們進行清醒、誠實的省思對話。 攝影/記者林伯東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