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的結果:共找到 3215筆 約 0秒
新店隨機殺人案的幾個舊問題,何時才能看到改變的契機?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4 Mar, 2020本月13日晚間,在新北市新店區發生隨機殺人案,報導指出一名王姓男子與妻子因晚餐問題發生爭執,王男一時情緒不穩,隨即持刀下車,從背後刺殺一名於路邊等候家人的機車騎士,案發後從容上車逃逸。據報載,王男被...

黃重豪/「助魚好孕」:建設魚道、人工護送,北歐鮭魚復育之路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5 Mar, 2020要人類與其他物種好好相處從來不是易事,以台灣來說,漁船在遠洋各處濫捕,經政府耗費4年整頓,好不容易在2019年才摘除歐盟給的黃牌警告;另外在河川生態上,堰壩林立形成十八銅人陣,政府雖闢建不少「魚道」...

葉靜倫/南韓「N號房事件」:如何防範網路未成年性剝削?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4 Mar, 2020根據南韓媒體報導,首爾市警察局上週五(20)宣布逮捕14人,涉嫌對至少74名受害者進行性剝削與毆打,並且利用社群媒體Telegram成立線上性剝削聊天室,以此牟取暴利,在網路上被稱為「N號房事件」。...

允許追蹤用戶手機定位?以色列防疫緊急法案惹議
公共政策.吳維雅:24 Mar, 20202019新型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現今肆虐全球,對全世界的公衛、經濟、政治局勢造成不小衝擊,各國政府忙於抗疫減災,無不絞盡腦汁檢視一切可資運用的抗疫工具。隨著谷歌、臉書等科技社群媒體擁有巨...

不宣而戰的防疫法律爭議:「紓困條例」已取代緊急命令?
公共政策.寇德曼:23 Mar, 2020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相較於歐美近來數以萬計的累積確診人數,不少歐盟成員更是每天以千為單位在新增。台灣目前的防疫成績可謂有目共睹,更讓歐美嘖嘖稱奇之處在...

「緊急命令」是萬靈藥?防疫莫忘法治國原則
公共政策.司法流言終結者:23 Mar, 2020起源於中國武漢地區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肆虐全球,截至3月22日,全球已超過32萬人確診,死亡人數突破1萬4千人,臺灣確診人數也來到百人,但大部分均是境外移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因此宣布,不具我國國...

醫護禁出國的勞資爭議:從張上淳「醫師兒」出國旅遊談起
公共政策.陳亮甫:23 Mar, 2020近幾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專家小組召集人張上淳兒子於本月初的出國行程,受到媒體大規模檢視,毀譽參半。部分民眾與醫界人士抨擊出國之舉不妥,打擊防疫士氣;另有部分意見認為出國禁令本就不合理,而張姓醫師...

防疫難在防人心?——馬來西亞的「鎖國大作戰」
世界脈動.黃愛玲:20 Mar, 20202月23日至3月1日,當各國政府都忙於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下稱新冠肺炎)的防疫工作時,馬來西亞政客們把精力都放在了發動政變。在這段政壇變天期間,影響馬來西亞境內疫情最關鍵的大型集...

栗光/【植物園方舟計畫】在墓園裡求生:濱海的「公主」海南草海桐
公共政策.環境當代思潮:20 Mar, 2020「生物多樣性」是全人類必須共同面對的課題,植物提供我們呼吸的空氣、食物、衣料、藥材、建材等,甚至具有維持環境安全與氣候穩定的功能,卻仍有許多人沒有意識到,生物多樣性是我們保命的基礎。本系列專題將介紹...

馬來西亞鎖國以後:星馬邊境防疫下的「移動公民」
時事觀察.陳洸銘:19 Mar, 20203月15日,新加坡宣布境外隔離措施擴大至全東南亞,但從馬來西亞透過陸路或水路入境者,則不在此限。新加坡隔離措施正式上路隔天,馬來西亞即宣布更嚴格的「行動管理限制」措施,即自3月18日起至31日實施出...

防疫若侵害人權,應敦請總統直接發布緊急命令
公共政策.謝富凱:19 Mar, 2020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於3月16日指出,行政院採納指揮中心的建議,決定高中以下的師生,到本學期上課日結束為止,將禁止出國。在此之前,新北市政府已發布命令,要求新北市公私立高中以下的所有師生...

攔截東風-17:美軍將以標六進行首次「反極音速」試驗
公共政策.Flak聊軍事:19 Mar, 2020近年來,中俄在極音速武器的發展已讓美國倍感壓力,尤其是俄羅斯用MiG-31戰機發射的「匕首」式飛彈,以及解放軍從車輛發射的東風-17型飛彈,都能夠攻擊船艦,甚至是航空母艦,增強對美國海軍的「區域拒止...

精簡兵力是世界趨勢,但國軍轉型高科技部隊的計畫何在?
公共政策.王臻明:18 Mar, 2020南韓與以色列是最常被台灣拿來對比兵役制度的兩個國家,但南韓與以色列在近幾年也相繼展開兵力精簡計畫,縮小部隊規模。英國則不止是裁軍,甚至還打算封存部份最新型的挑戰者2型主力戰車,規劃讓英國陸軍徹底轉型...

《南山的部長們》:南韓電影如何再次「殺死」獨裁者朴正熙?
社會文化.翁煌德:18 Mar, 2020韓國商業片談轉型正義不是新聞,《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A Taxi Driver, 2017)的成功許多人依然記憶猶新。但這議題其中仍存在禁區,例如韓國前總統朴正熙。 朴正熙的功過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

精神病友按時服藥就好?新店隨機殺人案,政府沒做到的事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8 Mar, 2020(※ 文:社團法人台北市心生活協會)3月13日深夜,一位罹患精神疾病的23歲新北市民在與妻子口角後(妻子表示因為不想碰到熟識的人而不同意在娘家附近吃晚餐),情緒暴怒之下竟殺死了在路邊等待載姊姊回家的...

「熱帶醫學研究所士林支所」整修在即:台灣醫療文資地景的迥異命運
公共政策.蕭文杰:18 Mar, 2020台灣的醫療專業進步,考取醫學院也並不容易,不過過去教育側重醫療專業知識,缺乏人文關懷課程,也為所人詬病。近年來許多醫學院紛紛調整課程結構,開設「醫學人文」相關課程,但即使如此,有關醫療文資地景是否被...

備受質疑的數位巨獸:「抖音」為何遭美政府機關禁用?
時事觀察.賀軍:17 Mar, 2020近年迅速流行全球的中國短片App「抖音」(海外版稱「TikTok」,下統稱「抖音」)總公司日前表示,不再以中國籍版主監控海外產品內容,重申會將版主工作移出中國,以緩和國際社會對抖音日益升高的安全疑慮...

免費便當的法官倫理(四):打小孩給人看?再訪保訓會決定
公共政策.孫健智:17 Mar, 2020領免費便當錯在哪?回到保訓會的決定,再申訴決定書所認定的事實是:(再申訴人)於107年間,數次前往臺南市○海產店(以下稱系爭地點),排隊領取未限定領取資格之便當,並於該場合遇見檢舉人劉○○女士(以下...

免費便當的法官倫理(三):迎合社會觀感是司法的職責?
公共政策.孫健智:17 Mar, 2020《法官倫理規範》第5條不應解釋為「法官不應引起社會不良觀感」,最重要的理由是,這將嚴重牴觸法官的司法職責。法官有沒有義務作成合乎社會觀感的裁判?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一方面,法官的職責是依法裁判,而不是...

掃黑掃到誰?「治平專案」淪警方集點遊戲
公共政策.吳忻穎:17 Mar, 2020警方高層玩弄數字、紊亂偵查的績效遊戲,除了我曾經為文探討的青春專案、斬手專案、各類緝毒績效評比、為了達成查緝目標而冒險躁進甚至開槍撞車抓錯人等問題之外,我在過去的檢察官生涯中,曾經在重大刑案專組近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