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
的結果:共找到 852筆 約 0秒
租來的房子,租不來的生活:玖樓「球來就打」的創業之路 ft. 潘信榮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30 Oct,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一場源於學生時代的空間實驗,如何改變社會?」在台北租屋會是什麼樣子?是蝸居在三夾板隔出的狹小隔間,聽著隔壁室友的生活作息入眠,還是與最熟悉的陌生人共居一屋,雖然碰面時...

大家都下交流道,他卻踩了油門——悼七等生(上)
社會文化.朱宥勳:30 Oct, 202010月24日,台灣重要的小說家七等生逝世。各個媒體與訪談在追思之餘,也以「現代主義」來定位他的小說成就。確實,七等生是台灣小說家當中,最致力追求現代主義美學的作家之一。他的小說文字晦澀,思路跳躍甚至...

賈樟柯原鄉電影(下):《一直游到海水變藍》與「故鄉再現」的轉變
社會文化.李政亮:20 Oct, 2020▍上篇:賈樟柯原鄉電影(上):揭露中國社會醜態的「負能量」作品?第六代導演被稱為「城市的一代」,主要原因是他們出道的1990年代,正值中國全面市場化。在市場大潮下,社會文化景觀也隨著劇烈變動,因此第...

范銘如/台韓作家「女力爆發」的年代——評趙南柱、江鵝與劉芷妤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19 Oct, 2020改編自作家江鵝散文作品的同名電視劇《俗女養成記》,創下收視與口碑雙贏的佳績,今(2020)年一舉入圍電視金鐘獎8項大獎,第二季也好評敲碗拍攝中,預計2021年開播。近日即將出版的《俗女養成記:第一季...

新銳導演第一站:北藝大「關渡電影節」有什麼看頭?
社會文化.翁煌德:12 Oct, 2020今年稍早曾撰寫〈新銳電影灘頭堡金穗獎,為何已成死水一灘〉一文,針對表彰國內短片的金穗獎提出了一些見解。其中一項惹人議論的,便是點出「評審高齡化」的問題,還因此被扣上「年齡歧視」的帽子。但我並不認為年...

原創、翻唱孰優孰劣?台灣流行音樂史上的經典「翻唱」專輯
社會文化.李志銘:08 Oct, 2020日前,歌手王若琳以翻唱專輯《愛的呼喚》(其中包括4首日文歌、2首粵語歌及5首國語歌)拿下第31屆金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隨即引發部分網友質疑,表示該專輯內容皆為翻唱,且「國語歌曲比例只占一半」,認為該...

Sunny/我們的師培教育,究竟是「培」育還是「賠」育?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13 Oct, 2020我曾在屏東的偏鄉小學代課,經過2年教育現場的洗禮,決心繼續投入教育相關領域,因此選擇到教育大學唸碩士。一腳踏入師培體系的大門,我開始了一趟「集點」的旅程。為何說這是「集點」的旅程呢?首先,成為修習教...

沉睡的巨人醒了:美台自由貿易是美眾院下個「政策問題」?
時事觀察.吳介聲:05 Oct, 2020中國十一國慶前夕,美國聯邦眾議院「中國工作組」(China Task Force)於9月30日發布最新調查報告,強調中共已是美國「最大的長期威脅」以及「世代挑戰」,並且坦言美國過去40年來對中「交往...

桃園電影節競賽意義何在?別具一格的「台灣獎」入圍作品
社會文化.翁煌德:30 Sep, 2020一年算下來,台灣設有獎項競賽的影展不少,大至金馬影展、高雄電影節、台北電影節、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小至南方影展、女性影展、城市遊牧影展、勞工影展。這些獎勵機制對產業環境固然有好處,但如果規則年年變動...

林洲民/從追隨者到競爭者:台北市社會住宅興辦的實踐之路
公共政策.OURs 都市改革組織:30 Sep, 20202010年8月,因應高房價造成的社經弱勢居住問題,多個民間團體組成「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展開倡議,迄今已邁入第十年。一路走來,台灣從對社會住宅完全陌生到如今「八年二十萬戶」的興辦目標,社會住宅運動灘頭...

電影史上的「杯葛花木蘭」:二戰時期《木蘭從軍》火焚拷貝事件
社會文化.陳煒智:25 Sep, 2020〈木蘭辭〉流傳千年,一直是重要的文化指標。國文課本裡寫它是「北朝民歌」,也就是說它並非風雨名山、廟堂之作,而是來自民間累積、堆疊、發酵出來的時代聲音。「代父從軍」的故事同時存在華人文化裡「忠」「孝」...

《國王與國王》是不當教材?別讓性平教育變成「國王的新衣」
公共政策.王子榮:23 Sep, 2020世間無奇不有,但台灣怪事特別多,最近一本作為校園閱讀推薦的繪本竟然引起軒然大波?本來9月是開學季節,校園裡裡外外都忙得炸鍋,教育部作為主管機關,也緊鑼密鼓為新學年的「小學推動新生閱讀推廣計畫」推出書...

全台最狂宮廟小編參上!蘆洲受玄宮如何經營社群? ft. 陳鴻輝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8 Sep, 2020(※ 文:許伯崧,鳴人堂編輯)「全台最狂宮廟小編參上!」說到社群行銷,公部門近年如「解開限制器」般的表現,展現出一股連民間企業都自嘆弗如的社群力,各種「沒有極限」、「本日最高」的圖文,翻轉公部門既定...

豬文/「真正連結香港人的,是痛苦」?——身分認同的哲學思考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0 Sep, 2020過去一年多,香港經歷了前所未有的風雨。無論從宏觀的國際格局,或是微觀的個體層面去看,變化都翻天覆地。「香港人覺醒」這五個字從2014年的雨傘運動開始在公共領域出現,而「香港人」的主體身分認同,有人則...

郭永興/後安倍時代台日關係:「台日友好」暖陽下的冰凍三尺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8 Sep, 2020最近日本安倍首相因身體健康因素辭職,國內對於日本政治與台日關係的討論非常熱烈。目前,自民黨內多數派系已經明言支持菅義偉官房長官為下任首相,因此日本輿論大致認為菅義偉將是安倍的繼任人選。國內關於日後台...

陳逸勳/專訪「反正我很閒」:左膠Youtuber?只是在荒謬裡玩出浪漫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3 Sep, 2020風格獨具的Youtube頻道「反正我很閒」,2020年初以一支〈電影劇組爆笑雷包〉影片在網路上瘋傳,一夕竄紅。如今他們創造出來的角色,如惡魔貓男、浪漫Duke、卑鄙源之助、台北暴徒已成為梗圖題材;片...

賴怡忠/開放美豬、安倍辭職、黨產釋憲——八二八後的台美日變局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02 Sep, 20208月28日下午,台灣政壇罕見的忙碌異常。先是日本安倍首相因身體緣故宣布請辭待命,接著蔡英文總統在同日下午也宣布開放美牛與美豬進口,此外,大法官會議也公布釋字第793解釋,確定「黨產條例」各具所謂的爭...

中國年輕人「都市夢」的現實與幻虛——從電視劇《三十而已》談起
社會文化.李政亮:01 Sep, 2020日前,中國電視劇《三十而已》熱播,故事從女性視角帶出上海三位30歲女性的工作與感情抉擇。有趣的是,這部電視劇從開播之初的高評價一路下滑,以豆瓣網為例,開播之初網友評分8.2,到了全劇終卻下滑到6.9...

婁燁《蘇州河》:堅貞決絕的愛情,只存在於故事裡
社會文化.吳思恩:28 Aug, 2020《蘇州河》(2000)是婁燁的第三部長片,當年本片獲得鹿特丹影展最佳影片,也是周迅首次獲得國際影后(巴黎影展最佳女主角)的佳作。但由於《蘇州河》未通過中國廣電總局審查便報名國際影展參賽,使得本片在中...

檢仔聊齋(十三):進一步退兩步?檢察體系改革的「復辟」勢力
公共政策.吳忻穎:26 Aug, 2020在〈檢仔聊齋〉系列(一)至(十二)回中,筆者以個人在檢察體系浮沉三年多的經驗,點出檢察官使命與現實的距離、檢警關係的扭曲化、警方日益荒唐的績效要求,以及人民欠缺法治觀念的濫訴導致案件膨脹、偵查品質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