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的結果:共找到 2638筆 約 0秒
墮胎《正發生》:女性走近死亡的蔭谷,只為尋出一條活路
社會文化.彭紹宇:06 Oct, 2022當我們以為世界不斷進步,女性困境正被改善,甚至「女權」一詞竟已成為許多爭議的來源。然而在許多國家,女性的身體自主權依舊被層層限制,其中不乏在大眾認知的先進國家,近年更出現開倒車的狀況。那些女性獨自面...

觀看的既視感:《去聽美人魚唱歌》與《尋找西瓜女》的她們如何凝視自己
社會文化.楊凱丞:04 Oct, 2022(※ 本文有雷,斟酌閱讀。)相信不少人都有Déjà vu(既視感)的經驗,通常是來到一個新地方時,會對這個地方產生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而有時,當我在觀看電影與電影之間,也會有這種感受,在這裡,我並...

留下還是離開:香港兩代「流亡者」矛盾的生命抉擇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03 Oct, 2022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

魏以恩/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展望(下)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Oct, 2022▍上篇: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展望(上)如前所述。澎湖外垵的「吃仔尾砲台」是日本海軍在當地建造的防禦設施,早在1917年就出現在海軍檔案裡,並不是日本陸軍的工事。可惜《2...

魏以恩/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悲歌(上)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3 Oct, 2022號稱重視軍事文資的澎湖,繼2021年西嶼彈藥本庫「銅牆鐵壁」匾額備受抨擊、緊急撤下之後,這回又出醜了。澎湖縣政府為營造西嶼鄉外垵村的地方景點,並提升遊憩據點服務品質,從2021年起對外垵村「三仙塔」...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下):從圖書館到書店,尋覓愛書「託孤人」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上篇: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回顧歷史,早年置身於政治紛擾的動盪時代,圖書的聚散往往與國家的命運密不可分,每當統治政權更迭、改朝換代,隨即帶來各種社會巨變、兵燹天災...

現代書籍的收藏與離散(上):人與書的相遇機緣、告別與輪迴
社會文化.李志銘:30 Sep, 2022當前網路資訊爆炸的年代,人們讀書的時間相對減少,文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似乎也跟著逐漸衰退,取而代之的是日以繼夜大量衝擊的視覺影像。有趣的是,在台灣儘管一般大眾閱讀紙本書的風氣普遍不佳1,但每年的出...

勾勒斯洛伐克首都的《城市五線譜》:一筆一畫繪出城市之顏
社會文化.吳思恩:29 Sep, 2022一直以來,我們對於所謂的「城市電影」、給城市的情書,停留在單一的想像,我們沉醉於在這個城市發生的故事,而非城市本身,好像因為有了這些人們存在,城市才是美的,而在喧囂的城市裡,鏡頭始終聚焦那一兩對璧人...

邁向大型航空母艦時代的終結?淺談「閃電航艦」的前世今生
公共政策.王臻明:28 Sep, 2022在中國此次的對台軍演中,美軍並未像1996年台海危機一樣,派遣兩艘大型航空母艦所組成的雙航艦戰鬥群,前來台海周邊穩定情勢。相反的,是維持著一艘大型的雷根號航空母艦(CVN-76),與兩艘較小型的兩棲...

男性的情慾自由或「性騷擾之歌」?淺談「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
時事觀察.V太太:28 Sep, 2022近日,由阿美族歌手巴大雄所發表的單曲〈可不可以放進去一下下就好〉(以下簡稱〈可不可以〉)因歌詞中明顯的性暗示而在網路上引發熱烈討論。有人稱這首歌為「神曲」,認為它以純樸無遮掩的方式表達出個人情慾;但...

後疫情大挑戰(四):瑞典錯了嗎?難以論斷的防疫戰略抉擇
時事觀察.徐子軒:27 Sep, 2022當COVID-19蔓延為大流行,疫苗仍尚未問世前,大多數國家採取的共同策略主要是封鎖城市或居家隔離,作為打破病毒傳播鏈的措施。然而,位於北歐的瑞典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即透過最小干預——小學、餐廳、酒吧...

「費德勒王朝」退位:網球地緣政治與全球有閒階級的鄉愁
時事觀察.劉昌德:26 Sep, 2022對全球網球迷來說,這是最感傷的9月。繼小威廉斯(Serena Williams)於美網賽後退休,男子網壇傳奇天王費德勒(Roger Federer)也在聯手「蠻牛」納達爾(Rafael Nadal)...

開放山林三周年:列管台灣商業登山團,觀光局責無旁貸
社會文化.城市山人:26 Sep, 2022近年在開放山林與新冠肺炎的雙重影響下, 國旅熱潮方興未艾,即便道路不可及的台灣百岳,一樣成了民眾爭相造訪的景點。但大家是怎麼去的呢?顯而易見的是,對於缺乏登山經驗的人來說,跟著商業隊伍是個便捷、安全...

李律/「戰學歷」背後的階級優越感:菁英名校與皇帝的學徒們
時事觀察.獨立評論在天下:26 Sep, 2022所謂的學霸,以及處在光譜另外一端的學渣,這兩個名詞都是我在這五、六年內才聽過的,很明顯的是從中國溢散過來的用語。因為學業成績好,所以就用了「霸」這個詞,隱含著霸王、惡霸這樣的形象連結,這裡面既是假設...

陳威澄/合法安樂死是進步象徵?國際發展趨勢與常見的正反論述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23 Sep, 2022日前法國名導高達(Jean-Luc Godard)於法國辭世,享耆壽91歲,隨著眾人惋惜這位天才導演的離世,根據其家人的表示,高達是選擇透過安樂死的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因此這個本來就備受討論的話題...

阿蘇卡/讀《誰是外來者》想像台灣未來:我們成為一個多元社會了嗎?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1 Sep, 2022(※ 文:阿蘇卡,或稱Asuka,獨立媒體《移人》總編輯。) 在德國書寫台灣的未來在台灣逐漸邁入多元移民社會的當下,一位獨立記者黃文鈴嘔心瀝血,跨國採訪超過五十位受訪者,拚出了一本探討理想族群融合方...

「榕錦園區」成文化災難?偽京都風情與遭抹滅的殖民反抗地景
公共政策.蕭文杰:20 Sep, 2022柯文哲以打造成台版的日式風情為名,將台北市歷史建築「原台北刑務所官舍」以「老房子文化運動計畫」,採招商方式將其委託民間營運,而此處也被重新命名為「榕錦時光生活園」。這個園區的開幕,在市府與廠商、網紅...

中國防空洞內的性與歡愉──來自《洞洞舞廳》作者的親身考察 ft. 周成林
時事觀察.鳴人放送:16 Sep, 2022「這本書,不是學者的社會學與人類學田野調查,也不是新聞記者的暗訪報導內幕揭祕,只是一個舞客嫖客兼作家的非虛構書寫。我關注的首先是人,男人、女人,包括跳出自我、關注執筆的這位舞客嫖客兼作家。」本集與中...

《1875.福爾摩沙之旅》調查筆記,看見俄國人眼中的台灣先民
社會文化.吳思恩:16 Sep, 2022蘇聯最後一任總書記戈巴契夫於今年8月30日逝世,也讓不少台灣民眾發現,原來戈巴契夫曾經到訪台灣,並與時任總統李登輝會面。冷戰期間,身處民主陣營的台灣難與蘇聯有什麼交流機會,一直到蘇聯解體之後,台俄關...

吳子毅/說好的土地正義呢?為了公益,國家就能隨便把我土地拿去用嗎?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5 Sep, 2022位於台南市關廟區下湖村的下湖埤,舊稱茄苳湖,在1720年《臺灣縣志》中即有記載。而下湖埤歷史雖久,但鮮為外地人知,不過在憲法法庭的近期判決中,下湖埤一躍成為主角之一,在憲法史中留下足跡。事情是這樣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