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
的結果:共找到 37筆 約 0秒
#MeToo浪潮中的「假法律真恫嚇」:談律師角色的專業與倫理
公共政策.吳忻穎:03 Jul, 2023近來從國內政壇開始掀起#MeToo浪潮,該社會運動1於政壇一路延燒至學術、媒體、文化、演藝、社運界等,在各該公眾領域投下不少震撼彈,這場「實名分享」個人生命經驗、以媒體做為申訴途徑的「法律體制外」社...

「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比員警情緒失控更嚴重的體制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May, 2023▍上篇:「超商浩克」事件案外案:警棍「暴擊30秒」符合警察專業嗎?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自詡「警察代表」、前警察大學教授出身的現任立法委員,竟然在其臉書專頁上以1980年代美國酒吧中,美國警察開槍射殺酒...

是誰,為什麼任意操縱我?如何逃離「煤氣燈效應」的心理魔爪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23 May, 2023支配我的暴力枷鎖近來,煤氣燈操縱成為了熱門話題,危害與日俱增,那麼它在法律上是否構成犯罪?先說結論,它並不適用於法律。煤氣燈操縱一詞不出自於法規定義,亦非心理學專業用語,而是起源於舞台劇《煤氣燈下》...

「屁孩」類比狒狒?台中警局小編「哏圖」背後的警察文化危機
公共政策.吳忻穎:14 Apr, 2023今(2023)年3月,一隻疑似從野生動物園「脫逃」的狒狒,引發全台各大媒體與社群網路關注,最後卻疑因遭獵槍射殺而「從趣聞變悲劇」。在狒狒脫逃18天,輿論一片「狒狒揚揚」跟風、湊熱鬧的「狒文」連發聲浪...

投資卻反被當成「盤子」?淺談近期火爆「殺豬盤」假投資詐騙案
公共政策.寇德曼:29 Sep, 2022詐欺案件猖獗二十幾年來,數量已成台灣數一數二的犯罪類型,儘管政府多年來不斷宣導詐騙集團的犯罪手法,諸如假檢警、假綁架、猜猜我是誰等伎倆,漸漸已被年輕人或中壯年齡層識破,取而代之的則是假網拍、假投資、...

黑幫害人,亦能「救人」?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凸顯媒體為黑幫洗白亂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18 Aug, 2022近日在網路與媒體上沸沸揚揚的「柬埔寨人口販運案」,在短短數日內,媒體風向一變再變。8月9至10日間,媒體以〈高薪打工全是幌子!竹聯幫聯手柬國人販 半年騙82名台人〉、〈幫派聯手柬國人販「半年誘騙82...

誰來指認房間裡的大象?當南加州槍擊案的「政治問題」成為燙手山芋
編輯室.編輯室:25 May, 2022美國南加州爾灣台灣長老教會(Irvine Taiwanese Presbyterian Church)槍擊案距今已過一段時日,由於事件仍在調查階段,許多證據還未明朗,無法斷言。然而,若將目光回頭聚焦...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五):拒絕民粹導向修法,為什麼我們需要監護處分制度?
公共政策.吳忻穎:16 May, 2022精神障礙行為人的犯罪事件在媒體聳動的標題與腥羶誇張的內容下,動輒引起輿論恐慌,此複雜的社會問題背後涉及例如精神衛生、社會安全防禦等議題,需要挹注大量資源並由跨領域專家共商長治久安的解決對策。然而,深...

精神障礙犯罪專題(四):台灣司法資源整合不足與民粹氛圍高漲的困境
公共政策.吳忻穎:06 May, 2022談談因為影集《我們與惡的距離》而引發討論熱度的司法精神鑑定問題吧!欠缺司法精神鑑定費用的窘境,司法專業人士再熟悉不過了,我與我的前同僚們就曾碰過不少案子,並不是檢察官不想送精神鑑定,問題是地檢署沒錢...

為了績效而歧視?三重分局上銬移工案:再談警察盤查實務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30 Aug, 2021近年來,我國警方盤查程序涉及違法不當的爭議案件頻仍,筆者曾於今年4月為文〈中壢分局「很蠢」之爭:談警察盤查發動要件與妨害公務罪〉探討「盤查」之要件與程序,並呼籲警方「執法之前,先要守法」的基本觀念。...

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下):日治時期的台灣「偵探文化」
社會文化.李政亮:06 Feb, 2021▍上篇: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上):「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的誕生▍中篇: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中):日本與中國早期偵探小說的發展關於日治時期台灣的偵探文化,此前的相關研究多以偵探小說為中心。20...

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中):日本與中國早期偵探小說的發展
社會文化.李政亮:06 Feb, 2021▍上篇: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上):「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的誕生日本偵探小說的發展,黑岩淚香扮演關鍵的角色。1862年出生的黑岩淚香,16歲開始分別到大阪與東京就讀英語學校與慶應義塾,不過,學生...

百年前台灣的偵探劇場(上):「福爾摩斯」與「亞森羅蘋」的誕生
社會文化.李政亮:06 Feb, 2021近日,法國怪盜影集《亞森羅蘋》(Lupin)正夯,關於亞森羅蘋(Arsène Lupin)與福爾摩斯(Sherlock Holmes)兩大經典的比較再次成為話題。19世紀中後期問世的福爾摩斯探案系列...

蔡宜家/兒少最佳利益何在?「偏差行為預防及輔導辦法」草案爭議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03 Aug, 20202019年6月,新修正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下稱少事法),讓實際上未犯罪的少年與觸法兒童脫離了少年司法,回歸以照護為主軸的教育、社政體系,不過伴隨而來的,便是面對此類兒少的教育、社政機制如何銜接,以...

打架換警局長2.0:「速食治安」真能解決社會問題?
公共政策.吳忻穎:29 Jul, 2020據報載,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今年7月13日對治安情況動怒,指聚眾鬥毆縣市警局長應「負起責任」;同日下午,警政署證實建議內政部「調整」高雄、台南兩市警察局局長職務。另媒則以高雄市警察局長「治安不好遭撤換」...

雅豊斯/戰鬥的法律人:林山田教授與廢除刑法100條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4 Jul, 20207月15日是解嚴紀念日,對臺灣近代民主史略有耳聞的朋友,大概都有聽過「廢除刑法一百條」這個歷史名詞,可能也知道刑法第100條或《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在戒嚴時期的「威力」。不過根據我的隨機抽樣調查...

台鐵智慧監控爭議:你被「人臉辨識」了嗎?
公共政策.吳維雅:07 Nov, 2019據報載,台鐵預計將於今年11月啟用「智慧型影像監控系統工程」,透過監視系統攝錄鏡頭,擷取進出車站旅客人員影像,透過人工智慧進行人臉辨識分析,與建立的「黑白名單」相結合,針對特定人臉辨識結果,作為站務...

為給交代衝績效,弊端叢生卻怪司法的警政亂象
公共政策.吳忻穎:15 Aug, 2019頃聞,有分局副首長對於轄內治安混亂、勤務編排問題導致基層血汗、移送品質堪慮等警政問題置若罔聞、不思解決,反而一味偏重績效數據,要求基層員警用漂亮的數字「給高層交代」,動輒開會檢討偵查隊、各派出所「績...

王宏仁/賣藥以外:當地方台語電台開始放送中國歌曲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3 Jun, 2019我是廣播兒童世代,從有記憶以來,都是聽收音機長大的。為何一直黏著收音機而不是看電視、網路呢?因為可以一邊聽一邊工作。我們那個年代的工廠女工,也都是一邊做工,一邊聽廣播播放鳳飛飛的歌。60歲以上的許多...

吳宗憲/動物虐待,是施虐者用來控制受虐者的殘酷手段
社會文化.動物當代思潮:30 Jan, 2019我剛畢業沒多久,第一天到當地庇護所上班,那天結束我差點哭著跑回家。不是因為那些女人臉上的瘀青與傷,也不是因為小孩們受驚嚇的神情,都不是,我把自己準備好了,畢竟我在我最好朋友的身上,已看過最糟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