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學
的結果:共找到 37筆 約 0秒
鑑定結論與法院判決不一?台灣司法精神鑑定與犯罪治理
世界脈動.鳴人選書:16 Jan, 2019(※ 文:楊添圍,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臺北市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精神科醫師)台灣西方醫學的精神醫療,始於1916年中村讓醫師在基隆醫院擔任院長時開始傳入。中村讓醫師之後擔任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醫學...

王怡修/紙本書的逆襲?盤點2018年非文學類好書
社會文化.Openbook閱讀誌:07 Dec, 2018夏末秋初,距離年終還有一段時日,各種年度總結的前哨工作已悄然開始。收到Openbook寄來的年度好書入圍書籍,未開箱前,就先被紙箱誇張的尺寸嚇了一大跳。猜想今年的選書應該都很具份量,評審工作更具挑戰...

王伯頎/為何痛下殺手後還不罷休?分屍加害人冷血背後的可能思考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9 Jul, 2018(※ 文:王伯頎,銘傳大學犯罪防治系副教授。)近幾個月來,台灣社會因接連幾起分屍案而顯得相當不平靜,事發緣由多為一男一女間因衝突而鑄下殺機而後分屍,震驚國人。筆者曾以〈在殺人分屍鏡頭下的社會集體恐懼...

「邊」的反撲(終):陌生者間重大犯罪的防範
公共政策.戴伸峰:11 Apr, 2018這是「邊」的反撲系列文章的最終回,第一篇我們了分析了為什麼人們之間要排斥彼此?而第二篇我們則討論了被排斥的人會產生甚麼樣的行為與心理反應?第三篇則以一樁「精心設計」的心理學實驗,驗證當人們被社會排斥...

「邊」的反撲(三):社會排斥與攻擊行為——實驗室的證據
公共政策.戴伸峰:15 Mar, 2018這是「邊」的反撲系列文章第三篇。第一篇說明何謂「邊」,為什麼會發生社會排斥的現象;第二篇則說明哪些個體容易成為被排斥的目標,被社會排斥後,個體又會有哪些行為變化。而本篇文章,我們將從一個精心設計的社...

媒體中的八家將:8+9、八嘎囧與痞踏辣
時事觀察.許伯崧:08 Mar, 2018在臺灣媒體的報導中,有一類型的報導其功能與目的往往落於衝「收視率」與「點閱率」的定位上,這類型的報導,用意不見得是要介紹什麼新知,斧正什麼謬解,或是發揮什麼「第四權」的功能;它也無須投資太多人力、金...

「邊」的反撲(二):被社會排斥,哪些行為改變了?
公共政策.戴伸峰:23 Jan, 2018在前篇文章中,我們談到了為什麼會發生社會排斥,這種根源於資源有限的團體運作,是人類走向團體生活時無法避免的現象。接下來我們將把焦點轉向,看看哪些個體容易成為被排斥的目標?被社會排斥後,個體又會有哪些...

「邊」的反撲(一):「極度邊緣」是如何煉成的?
公共政策.戴伸峰:12 Jan, 2018「邊緣人」、「被邊緣了」、「極度邊緣」,這些名詞,近年來成為BBS與其他社群媒體上熱門的關鍵字,在不同世代間,「邊緣」成了一種熱門卻又疏遠的代稱。從中文的習慣用法來看,相對於「核心」、「中堅」,邊緣...

監獄裡的風燭殘年:高齡犯罪被忽略的另一面
公共政策.戴伸峰:15 Nov, 2017李爺爺:「教授,嚴格講起來,我這個不是叫做偷書!你也知道,我是高知識份子,我在國外讀到這麼高的學位,我是愛書人!就是因為太愛書了,所以我把書帶回家「珍藏」,我很愛惜書,這跟偷竊一點關係都沒有!」王奶...

吳耘嫚/我不壞,可是你不愛——淺談青少年毒品與復歸之路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30 Mar, 2017在台灣,青少年施用毒品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1?根據司法院調查,2014到2016年少年刑事案件涉及毒品危害防制條例者,已從53.4%上升至56.6%;而地方法院審理少年暨兒童保護事件交付保護處分人數中...

毒趴到處開,青少年毒品案件怎麼管?
公共政策.法操FOLLAW:29 Mar, 2017近年來,各樣毒品案件頻傳,從W Hotel的毒趴案件一直到近日國軍染毒事件,可見目前毒品氾濫的狀況,而青少年開毒趴的事件,也時常登上新聞版面。青少年犯罪問題,一直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我國有少年事件處...

在台灣,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有多難成罪?
公共政策.法操FOLLAW:13 Jan, 2017先前媒體報導,某地檢署雖自民國100年起,收受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案件逾百件,但歷年僅起訴其中一件,且該案到了法院卻被無罪結案,因為法官深恐錯殺無辜,在法條構成要件加以嚴格解釋的態度之下,實務上難以成罪...

沈伯洋/勇夫護孕妻打死賊,緩刑判決是法官太恐龍?
時事觀察.特約作者:08 Sep, 2016「勇夫護孕妻打死賊」的事件,經高等法院的判決出爐後,不少人又認為是一則恐龍判決,認為:為了保護孕妻的何先生,勒死闖入家中的竊賊張先生,竟然被判有罪? 高等法院認定何先生乃「防衛過當」,防衛過當在法律...

李柏翰/在嚴懲與減害之間:淺談國際藥物法
時事觀察.法律白話文 PLM:19 Aug, 2016在台灣,毒品一直是個極具爭議的話題,總統今年出席警察節慶祝大會時,指示「反毒戰爭」只准勝不許敗。近來有快卸任的立委提出「施用毒品罪醫療前置化」新方案,調整管理用藥者的規範與手段,卻遭到名嘴奚落與痛批...

陳冠廷/動情的說理:毒品修法爭議中的情與理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2 Aug, 2016前言最近,毒品管制問題備受討論。朱學恆發現顧立雄立委要推動一個關於毒品的修法,按顧立雄希望,能在刑罰處置階段前先透過醫療方式介入並取得成效。朱學恆認為這是完全棄守毒品管制、「毒品的除罪化」,並憤怒譴...

吸毒入罪或除罪化,那個才能解決毒品問題?
公共政策.法操FOLLAW:11 Apr, 2016八仙塵爆一名18歲傷者經搶救幸運存活下來,康復出院後卻因吸毒拉K菸被移送法辦,有網友都認為他太不珍惜生命、浪費國家資源。知名美食家吳恩文之前因持毒被逮,緩起訴期間才剛屆滿又因吸食安非他命被抓,網友說...

張智皓/露點、性犯罪與兩性平權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14 Apr, 2015台灣最近有一波追求男女平權的運動(類似的運動在歐美已經行之有年),試圖透過女性裸露上半身的方式,呼籲大眾可以公平的看待男性與女性裸露上半身之行為。這波運動的相關連結可以參考(王立柔專文:當女體遇上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