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 | 搜尋結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搜尋

環境

的結果:共找到 2622筆 約 0秒

葉多涵/比全素更好的選擇:我不吃脊椎動物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05 Nov, 2019

我吃無脊椎素,換句話說,我原則上不吃有脊椎的動物,我相信這是兼顧動物福利、環保和健康的選擇。無脊椎且可以吃的動物,比你想像得多,我接受的食物包括節肢動物(蝦、蟹、昆蟲)、軟體動物(螺、貝、蝸牛)、環...

國企民企爆雷一家親,中國經濟新風暴隱然成形

時事觀察.吳介聲:04 Nov, 2019

中國重要製鋼企業山東西王集團,10月底爆發10億人民幣債務違約。由於山東民企之間素來流行交叉擔保,西王集團債務違約事件很可能導致企業違約潮,投資人紛紛拋售山東多家企業債券。信評機構標準普爾(S&am...

飲鴆止渴?推特全面禁政治廣告,會有什麼問題?

社會文化.劉維人:05 Nov, 2019

推特(Twitter)CEO傑克・多西(Jack Dorsey)日前宣布,推特決定將在11月22日全面禁止政治廣告。根據多西的說法,這表示推特將不接受政治人物或團體投錢散播貼文,也不接受政治議題的廣...

石易平/如果有一天,孩子不用再補習——談童年的消逝與家長的焦慮

公共政策.特公盟:01 Nov, 2019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在9月時,在空總舉辦了一場對談活動,與談人為從事兒少研究的輔大社會系石易平教授,以及在社造界耕耘許久的建築師孫啟榕先生。本文從當天活動與對談引發的思考,就童年的概念,兒童的都市空...

法庭旁聽不再鴨子聽雷:法官簡介案情給你聽,可行嗎?

公共政策.張淵森:31 Oct, 2019

近2、3年來,各法院舉辦了百餘場「逗陣繞法院」的活動,邀請民眾到法院參訪,增進對法院制度的瞭解,並介紹法官開庭的運作。這些活動所邀請的來賓,不外乎是村里長、公教人員及學生等,並沒有開放一般民眾報名。...

上醫醫「城」?19世紀歐美都市改革與台灣的淵源

公共政策.邱秉瑜:30 Oct, 2019

巴黎的醫學發展,在原則及方法上,均是19世紀初歐美都市改革及都市社會科學的重要根源。現今的台灣,表面看來似乎與這種西方傳統無關,不過台灣與西方都市治理的醫學根源,其實與日治時期後藤新平的「市區改正」...

媒體全面「國有化」,網路已非中國的自由國度?

時事觀察.吳介聲:29 Oct, 2019

風雨欲來的中共四中全會召開之際,當局嚴控網路言論。中共司法機關10月25日發布網路新規,從嚴取締、降低入罪門檻,迅即於11月1日實施。這項「網路新規」入罪標準,例如傳播違法視頻200個以上、網路服務...

彭斯「鐵幕演說」2.0:僅憑經濟參與,無法改變中共威權體制

時事觀察.吳介聲:25 Oct, 2019

美東時間10月24日,美國副總統彭斯(Mike Pence)在華府發表演說,回顧過去一年美中關係,並期許未來。主題涉及美中關係、新疆人權、宗教自由、香港問題,以及對台灣的支持,並且批評美國商界對中國...

《殘值》:人的價值與生命,能用金錢衡量嗎?

社會文化.潘怡豪:25 Oct, 2019

總是被各種道德價值觀束縛的人們,為了跨過生命窟窿,所逼出的會是人性的醜陋,還是良善的一面?一台車要是使用了十年,十年後的殘值大約僅剩15%至20%;如果放在「人」身上,人的殘值又該如何計算?公視人生...

葉靜倫/貧窮人的臺北(一):如果可以選擇,誰不想當體面的好人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3 Oct, 2019

「貧窮人的臺北」(貧北)動靜態展於本月初再度登場。這是自2017年起,由幾個公民團體攜手組成的「向貧窮者學習行動聯盟」(窮學盟),針對貧窮議題於每年10月協力舉辦的系列倡議活動。其中包括幾個豐富細緻...

《大潮》迎面而來,要隨波逐流還是奮力一搏?

社會文化.潘怡豪:22 Oct, 2019

那些握不住的都是虛空,哪怕濾出生活的雜質,人對命運也總是逆來順受,只能掙扎。戲劇作品想要引起共鳴,獲得迴響,總得滿足市場的口味,切合觀眾的價值觀,因此除了創作者的努力,影劇環境的支持也十分重要。公視...

邢懷安/「醜」是什麼?怎樣才算醜?

時事觀察.沃草烙哲學:22 Oct, 2019

在日常生活中,不幸的,許多東西讓我們覺得醜陋:光滑平整的臉上長出的蓄膿痤瘡、腐壞的食物散發的腥臭味、建築破敗老舊、街道髒亂的市容。它們有何共同點?什麼樣的因素,使得這些不同類型的東西都具有醜陋性(u...

廖福源/《與惡》之外:人權不只醫療權,也包括活得像人的權利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1 Oct, 2019

▍上篇:現實中的思聰與思悅們,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嗎?每當相關社會新聞發生時,民眾也支持把精神疾病當事人往醫院送,可是他們最後還是得回家、回到社區,而我們的社區支持仍不足、不夠力呀!這也是第8集提到的:...

《小丑》:超級英雄只是,一個凡人自願選擇瘋狂

社會文化.林運鴻:22 Oct, 2019

陶德・菲利普斯(Todd Phillips)執導的《小丑》上映後,票房佳績,好評不斷,但也有一些評論指出,《小丑》沒有走出1976年《計程車司機》(Taxi Driver)的影子。沒錯,兩部電影主題...

廖福源/現實中的思聰與思悅們,有得到足夠的支持嗎?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21 Oct, 2019

在萬眾一心之中,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毫無懸念奪下多項金鐘獎,謝謝《我們與惡的距離》(下稱《與惡》),讓廣大的應思聰、應思悅、宋喬安、劉昭國、李大芝一家人能夠被聽見。雖然可惜的是,李曉明反應在現實...

葉靜倫/出門就是找麻煩?沒有障礙的人,只有障礙的環境

社會文化.Right Plus 多多益善:17 Oct, 2019

漢聲廣播電臺主持人余秀芷,以「45度角的天空——秀芷的異想世界」奪下今年第54屆廣播金鐘「社會關懷節目主持人獎」。她在致詞中重申了障礙者權利倡議團體不斷重覆的話:「沒有障礙的人,只有障礙的環境。」事...

張烽益/兩名外送員之死:平台經濟讓勞工更自由或更弱勢?

時事觀察.思想坦克:16 Oct, 2019

近日因食物外送員之死,引發社會輿論熱議。勞動部職安署針對foodpanda及Uber Eats這兩家最大食物外送平台發動專案勞檢,並認定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之間為「僱傭關係」。食物外送員與平台之間的...

當《生活大爆炸》的片頭歌詞,成為諾貝爾獎的開獎台詞

時事觀察.黃俊儒:15 Oct, 2019

今年諾貝爾物理學獎8日揭曉,由加拿大學者皮博斯,以及兩位瑞士天文學家麥耶與奎洛茲共同獲得,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得獎者改變了我們對宇宙的看法,讓我們理解宇宙在大爆炸之後如何演變,以及擴展人類對行星的瞭...

重刑行不行?酒駕「重刑化」利大於弊?

公共政策.寇德曼:15 Oct, 2019

近年,數量龐大的酒駕案件在媒體上不斷曝光,加深了民眾對酒駕的恐懼與對行為人的厭惡。報導所揭露的也不乏行為人多次累犯者,使得民眾希望以更重的處罰,來遏止此類行為。截至去年,警察機關每年取締酒駕件數就高...

「日職天皇」金田正一逝世:400勝神話背後,武士般的自律精神

社會文化.鄭仲嵐:09 Oct, 2019

日本職棒一代名投金田正一,在10月6日因急性膽管炎併發敗血症過世,享壽86歲,讓日本棒球界甚感悲傷。綜觀其一生,職棒生涯累積400勝、365場完投、超過5500局投球與4490次三振,基本上已經是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