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有忠/民主是目的,對話是工具——520後兩岸關係展望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沈有忠/民主是目的,對話是工具——520後兩岸關係展望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為台灣未來四年處理兩岸問題的指標。 圖/總統府 Flickr
蔡英文總統第二任期的就職演說,為台灣未來四年處理兩岸問題的指標。 圖/總統府 Flickr

(※ 文:沈有忠,東海大學政治系教授)

蔡英文總統在聲望達如日中天之勢,加上府院會黨完全整合的權力巔峰狀態下,展開了她擔任中華民國總統的第二個任期。

在2020年初,受到新冠病毒的影響,在外部環境變化下,兩岸關係鑲嵌在美中更嚴峻的對抗中,台灣的迴旋空間也變得更加狹小。因此,蔡英文總統520的就職演說,也成為觀察台灣在未來四年處理兩岸問題的指標。

兩場就職演說中兩岸路線的歧異

在四年前,2016年蔡英文首任總統的就職演說裡,對於兩岸關係抱持期待,先是將台灣定調為「和平的積極溝通者」,強調追求對話與溝通,是當時新政府的目標。

不僅如此,在論述兩岸問題的結論處,蔡總統也強調會尊重1992年兩岸溝通協商所達成的認知與諒解,並強調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

四年後的520,在國際環境劇烈變化,加上「民共」之間仍舊處於毫無信任的氛圍下,蔡總統第二任的就職演說,儘管仍舊強調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但已不復見對於1992年的論述,而是轉變為強調「和平、對等、民主、對話」的原則,並且堅定拒絕「一國兩制」的主張。

簡單來說,四年前可以針對北京堅持的「92共識」,表達尊重的姿態,四年後轉變為堅定拒絕北京主張的「一國兩制」。其間反轉,意味著兩岸關係將朝向更對抗式的冷和模式,也很難期待在習近平與蔡英文主政下的兩岸,能在未來四年展開對話與協商。

蔡總統第二任的就職演說,堅定拒絕「一國兩制」的主張。 圖/總統府 Flickr
蔡總統第二任的就職演說,堅定拒絕「一國兩制」的主張。 圖/總統府 Flickr

以「八字箴言」模糊統獨立場

基本上,在蔡英文總統的第一任期以及競選連任的過程中,兩岸關係就一直朝向對峙的方向發展。蔡總統第一任期的演說,只維持了短暫的穩定期,在2016年美國總統川普當選之後,兩岸關係急轉直下,短暫的穩定期隨著蔡英文與川普兩位總統的電話連線而結束,北京重新展開一系列封殺台灣的動作,包括封殺WHA、挖邦交國、航空公司更名……等。

直到2019年,習近平在1月宣示,北京方面主張「九二共識」即為「一國兩制」,等於拒絕了「九二共識」原本存在「各表」的彈性。再加上隨之而來的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幾乎宣告「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失敗,讓2019年台灣的總統大選,也成為「反中顧主權」的動員。選舉結果,蔡英文總統以破紀錄的817萬張選票順利連任,代表台灣主流民意明確拒絕「一國兩制」。

在這樣的背景下,蔡總統第二任期的展開,在演說中不再提出任何和1992年有關的事件或意涵,更明確指出堅決反對「一國兩制」。並且重新提出兩岸接觸的基礎,那就是「和平、對等、民主、對話」。

以這八個字來看,可以這樣解釋:在和平與對等的條件下,展開對話來共謀民主。因此,對台灣來說,民主是目的、對話是工具,和平與對等是對話的前提。而沒有明確指出的統一或獨立,在這八個字裡面充滿想像。

沒有對等前提,兩岸難有對話可能

回顧2019年習近平的談話,提出「民主協商、和平統一」,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在這些主張中,共同出現的詞彙是「民主」、「和平」、「對話/協商」。而最大分歧就是「一國兩制」以及「對等」。

因此,蔡總統在演說中指出,「一國兩制」是矮化台灣,也看出和八個字中的「對等」出現矛盾。如果不能在「對等」的概念下創造共識,恐怕在未來四年仍舊不會有對話或協商的可能。

520之後,蔡英文總統掌握了「府、院、會、黨」的完整權力,加上因為防疫成功而有高達7成的支持度,可以說有著極為鞏固以及正當性的權力基礎。國民黨處於改革和罷韓風暴的低潮,在兩岸議題上也失去著力點,其餘小黨更難以與民進黨和蔡英文總統相抗衡。

在520演說的定調以後,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仍將處於互不信任的僵局,而且因為美中對峙轉強,加上新冠病毒的衝擊,兩岸不僅難以展開對話,在國際場合的衝突與摩擦恐怕只會越來越多。

在520演說的定調以後,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仍將處於互不信任的僵局。 圖/總統府 Flickr
在520演說的定調以後,未來四年的兩岸關係,仍將處於互不信任的僵局。 圖/總統府 Flickr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