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以恩/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悲歌(上) | 特約作者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魏以恩/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悲歌(上)

澎湖「外垵砲陣遺址」的附屬建築物,實為「リツシター」水雷衛所的遺構。
 圖/作者拍攝。
澎湖「外垵砲陣遺址」的附屬建築物,實為「リツシター」水雷衛所的遺構。 圖/作者拍攝。

號稱重視軍事文資的澎湖,繼2021年西嶼彈藥本庫「銅牆鐵壁」匾額備受抨擊、緊急撤下之後,這回又出醜了。

澎湖縣政府為營造西嶼鄉外垵村的地方景點,並提升遊憩據點服務品質,從2021年起對外垵村「三仙塔」及周邊景觀進行調查與改造,第一期工程耗資1,000萬,總算在近日完成修復「外垵砲陣遺址」及其附屬建築物,後續將再推動第二期工程,並預定於今(2022)年底前開工。

可惜,一塊嵌在「外垵砲陣遺址」入口地面的介紹牌,再度讓到訪的遊客都驚呆了:中文版本寫道「此處為日治時期所留下的據點,約為1933年所建⋯⋯」日文版本為「日本時代の1993年頃に築かれた要塞⋯⋯」不但兩個語言版本對「外垵砲陣遺址」的建造年份解說相差六十年之遠。日文版更直接定在中華民國解嚴後的「1993年」!荒唐的解說牌,讓人質疑澎湖縣旅遊處、得標者東霖設計顧問有限公司、翊群營造有限公司等相關單位的專業程度。

更讓人髮指的是,園區內的四座火砲掩體,經過翊群營造有限公司以石板加混凝土修整地面,又增設望遠鏡給遊客免費使用,看似整建出「平整美觀」的外貌,但是全台各地(包含澎湖)唯一存有阿姆斯脫朗十二公分加農砲的砲基筒和後座坑遺跡,就此被破壞了。如此珍貴的遺跡慘遭「修復工程」毒手,難道事前沒有文資委員審查與考證嗎?

原本在砲掩體內的砲基筒和後座坑的遺跡,遭以石板加水泥弄出完整平面「美觀」的地板填埋(左圖:2022年9月拍攝;右圖:2022年7月拍攝)。
 圖/左:呂昇泓拍攝;右:作者拍攝。
原本在砲掩體內的砲基筒和後座坑的遺跡,遭以石板加水泥弄出完整平面「美觀」的地板填埋(左圖:2022年9月拍攝;右圖:2022年7月拍攝)。 圖/左:呂昇泓拍攝;右:作者拍攝。

綜觀澎湖外垵三仙塔景觀營造工程案,內容洋洋灑灑提及「重新整建周邊廢棄軍事營舍景觀、設置參觀動線、修復砲堡、整頓環境、配置休憩座椅」等等,但對於歷史、文化的說明或要求相當薄弱,修復的專業度也是粗枝大葉。

創意命名、各自表述,歷史脈絡在哪裡?

澎湖縣旅遊處精心佈置的西嶼外垵軍事景點,官方以「外垵砲陣(地)」稱之。然而日治時期的檔案早就有正式名稱了:1941(昭和16)年12月的〈馬公警備府戦時日誌〉早就提及吃仔尾、虎井嶼等兩座砲台,而不是「外垵砲陣(地)」。

1945年9月9日日本海軍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呈交的〈兵器引渡目錄〉檔案,更清楚指出:在「吃仔尾砲台」設有安式十二糎砲四門,以及斯式百五十糎探照燈一基。「吃仔尾」就是外垵當地耆老口中的「屹仔尾」地區,此處的砲臺合理的稱為「吃仔尾砲台」,而非「外垵砲陣(地)」。

究竟「外垵砲陣遺址」名稱怎麼來的?筆者循線調查《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發現是將它稱為「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再往回推,在嘪姿吟2016年《澎湖島要塞變遷之研究》的碩士論文,則出現「外垵社砲台」及「內垵社砲台」的稱呼。2010年澎管處委外、楊仁江建築事務所得標的研究案《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報告》裡,則以頗具國軍風格的「外垵閒置營區」來稱呼。

僅是通過文獻回顧,就可從四筆官方資料及學界研究得出五個不同名字。這些「自創名稱」證據薄弱,內容貧乏,身為官方單位的澎湖旅遊處缺乏分辨能力,只好打安全牌,以錯誤百出的27個字當作「交代」歷史脈絡。

既然名稱各自表述,正確性就更不必談了。《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聲稱「吃仔尾砲台」是日軍馬公要塞所建,在1941年後改配備四門鋼銅製九珊速射加農砲;2010年楊仁江《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報告》認為「吃仔尾砲台」是1933年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通過後所建,並推論四座砲堡為戰後國軍構築。

民間的「澎湖知識服務平台」雖然正確指出「吃仔尾砲台」是日本海軍的遺址,卻誤以為這是防備衛所的附屬設施。以上就是「吃仔尾砲台」至今為止的全部研究,彼此矛盾。

錯誤一:吃仔尾砲台,不是1941年日本陸軍的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

澎湖官方出版的《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聲稱「馬公要塞,⋯⋯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要塞再整理計畫,⋯⋯,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不過這段敘述在《澎湖島要塞築城史》、《台灣所在重砲兵聯隊史》裡找不到佐證。因為「馬公要塞」一詞為戰後國軍所用,日本陸軍直至1945(昭和20)年1月前還是稱為「澎湖島要塞」。其次,澎湖島要塞在1941(昭和16)年間,根本沒有根據「要塞再修正計畫」做調整。那麽「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怎麼會無緣無故出現呢?

「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在1941年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是錯誤陳述。
 圖/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頁16、17。
「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在1941年改配備4門鋼銅製9珊速射加農砲」是錯誤陳述。 圖/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頁16、17。

《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第11頁,自我抄襲《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圖/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頁11、12。
《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第11頁,自我抄襲《2010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 圖/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頁11、12。

從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澎湖島要塞築城史》來看,日本陸軍築城部本部纂寫的〈澎湖島要塞堡壘砲台履歷〉,記載在澎湖島要塞建立十六座堡壘、砲台及框舍(外垵社砲台、豬母水砲台受到華盛頓會議的影響,而被迫中止建設工程),但沒有「外垵社西側附屬砲台」的防禦工事。筆者追查《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描述「改配備四門鋼銅製九珊速射加農砲」,發現真正配有這種火器的是「西嶼東堡壘附屬砲台」。

日本陸軍築城部本部繪製的〈澎湖島要塞堡壘砲台位置要圖〉中,可見「西嶼東堡壘附屬砲台」位置在內垵牛心灣地方,不僅與「吃仔尾砲台」的外垵西埔頂相差甚遠,也沒有「吃仔尾砲台」的紀錄。
 圖/國立國會圖書館(作者編輯)
日本陸軍築城部本部繪製的〈澎湖島要塞堡壘砲台位置要圖〉中,可見「西嶼東堡壘附屬砲台」位置在內垵牛心灣地方,不僅與「吃仔尾砲台」的外垵西埔頂相差甚遠,也沒有「吃仔尾砲台」的紀錄。 圖/國立國會圖書館(作者編輯)

「西嶼東堡壘附屬砲台」位於澎湖內垵牛心灣,與「吃仔尾砲台」的外垵西埔頂相差甚遠,根據《澎湖島要塞築城史》記載,它是由日本陸軍省築城部澎湖島支部監造,早在1900(明治33)年7月27日就開工、1904年10月31日完工,共配備鋼銅製九糎(珊)速射加農砲四門,並不是《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所說的在「昭和16年(1941)完成」。而東堡壘附屬砲台始終搭配四門銅製九糎(珊)速射加農砲,從未進行變更,又怎麼會「『改』配備」?

錯誤二:吃仔尾砲台,不是1933年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所建的

金光熠熠、錯誤百出的「外垵砲陣遺址」27字解說牌,可看到楊仁江教授2010年《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報告的影子。這份報告對於「外垵社閒置營區01」與「外垵社閒置營區02」的資源調查,推測「本營區屬於日治後期的外垵社閒置營區,可能為1933(昭和8)年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通過後所建的居住區, ⋯⋯」;但對於「外垵閒置營區02」砲堡的年代,卻推斷「應為國軍所建」的防禦工事。

楊仁江的報告中,對「外垵閒置營區01」的背景沿革僅有推論,但缺乏相關檔案證據。 圖/《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頁8-32。
楊仁江的報告中,對「外垵閒置營區01」的背景沿革僅有推論,但缺乏相關檔案證據。 圖/《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頁8-32。

楊仁江的報告,對砲堡只有以清水模的粗糙程度推論,並未以資料的三角驗證(data triangulation)確認興建年代。
 圖/《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頁8-35。
楊仁江的報告,對砲堡只有以清水模的粗糙程度推論,並未以資料的三角驗證(data triangulation)確認興建年代。 圖/《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頁8-35。

《2021澎湖縣文化資產手冊》與《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不約而同提及「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可見兩者皆推測「吃仔尾砲台」及其附屬設施歸屬於澎湖島要塞,只是楊仁江直接把年份再推回1933(昭和8)年,然後將砲堡的建造年份移到「戰後時期」而已。

可是,1933(昭和8)年的澎湖島要塞,受到〈要塞再整理及修正計畫要領〉的影響,開始大刀闊斧改革防務。原本在明治期間建造的固定式砲台,也計畫改搭配能在戰時迅速備砲的移動式大口徑加農砲12門,作為防禦骨幹。當時的澎湖島要塞,正在將缺乏機動性的舊有砲台及固定設施逐步廢止,很難想像會特地違背1932(昭和7)年參謀本部頒布〈要塞再整理及修正計畫要領〉的指示,重新建造「吃仔尾砲台」這種固定式砲台。

根據《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的報告中,楊仁江對「外垵閒置營區01」及「外垵閒置營區02」內各建築物的分布位置圖。
 圖/農航所(筆者編輯)
根據《西嶼遊憩區(西埔山、東台)據點細部規劃》的報告中,楊仁江對「外垵閒置營區01」及「外垵閒置營區02」內各建築物的分布位置圖。 圖/農航所(筆者編輯)

根據筆者追查,在1917(大正6)年的《馬公要港部外垵鄉「リツシター」、嵵裡鄉円頂方面用地境界標新設訓令工事要領書》裡,有一幅〈馬公要港部外垵鄉「リツシター」方面海軍用地境界標位置圖〉顯示「吃仔尾砲台」位於馬公要港部的海軍用地內,當時用途為「水雷衛所」。而「リツシター」為英文的「Lit-si-tah」之意譯,是根據英國海軍上校R. Collinson在1849年出版的"Pescadore Islands surveyed by Adml. R. Collinson. R. N."(澎湖群島海圖),代表外垵一帶的稱呼,後來日本海軍在1884年翻印了這張海圖。

從〈馬公要港部外垵鄉「リツシター」方面海軍用地境界標位置圖〉來看,以玄武岩亂石砌造的建築,早在1917(大正6)年以前即存在。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從〈馬公要港部外垵鄉「リツシター」方面海軍用地境界標位置圖〉來看,以玄武岩亂石砌造的建築,早在1917(大正6)年以前即存在。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楊仁江指稱「為1933(昭和8)年」所建的防禦設施,早在日本海軍1917年的訓令工事要領書裡就出現;而推論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為因應「要塞建設修正計畫要領通過」而建造的砲台,卻在位置圖裡劃為海軍用地。也就是說,「1933年後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所建的防禦設施」,純屬假說,在日本陸軍、海軍公文的檔案裡只有反證。

再者,楊仁江推斷砲堡「應為國軍所建」,是從「鋼筋混凝土清水模的粗糙程度」來研判,沒有相關檔案證據。由於檔案是潛伏的記憶,我們可對照1945年〈澎湖島兵力配備要圖〉,清楚看到吃仔尾(外垵西埔頂)配備「十二糎砲四門」;而在〈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檔案同樣可見吃仔尾有四門十二糎砲,還標示出「⋯⋯(トーチカ)/100Kg/完成比100%」的工事紀錄。所以「應為國軍所建」是錯誤的;它確實是日本海軍建造的。

1945年的〈澎湖島兵力配備要圖〉檔案,清楚畫出吃仔尾(外垵西埔頂)地方配有「12cm砲(四門)」火砲配備的紀錄。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作者編輯)
1945年的〈澎湖島兵力配備要圖〉檔案,清楚畫出吃仔尾(外垵西埔頂)地方配有「12cm砲(四門)」火砲配備的紀錄。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作者編輯)

1945年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檔案,清楚標示「十二糎砲用特火點四座,以能抵抗100公斤直擊彈,處於完工狀態(100%)」的工事設施紀錄。 圖/國家檔案局(作者編輯)
1945年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檔案,清楚標示「十二糎砲用特火點四座,以能抵抗100公斤直擊彈,處於完工狀態(100%)」的工事設施紀錄。 圖/國家檔案局(作者編輯)

錯誤三:隱藏在陣地編成要圖中的密碼——潑刺/特根

部分人士可能會爭辯,〈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與日本陸軍有關,那麼「吃仔尾砲台」怎麼會是「屬於日本海軍」的呢?這就要談談檔案中的密碼——潑剌/特根。

日治末年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檔案,玄機暗藏在「特根」兩字,也就是日本海軍「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的略稱,顯示當時整個澎湖都陸、海軍合一了,至少在要圖上是如此,例如:澎湖雞母塢雖屬「海軍地區」,卻不等於「海軍管轄」。

翻閱〈潑刺部隊(澎湖島)作戰計畫大綱〉,可看到「⋯⋯敵戰力ノ擊滅シ圖リ海軍ト協同レテ敵ヲ水際ニ擊滅ス(⋯⋯依海軍協同,以圖擊滅敵於水際)」的聯合作戰指導。在日本海軍方面,從1945(昭和20)年7月25日的〈馬公方面特別根據地隊防衛計畫〉就可見到日本海軍「馬特根」與陸軍「潑刺部隊」協同作戰的構想,因此看似陸軍檔案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其實兼有海軍的工事設施紀錄。

1945年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1945年的〈潑刺部隊(特根)陣地編成要圖〉。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除〈潑刺部隊(澎湖島)作戰計畫大綱〉有對協同作戰之指導外,未曾發現其他陸軍師團、獨立混成旅團有關聯合作戰之構想。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除〈潑刺部隊(澎湖島)作戰計畫大綱〉有對協同作戰之指導外,未曾發現其他陸軍師團、獨立混成旅團有關聯合作戰之構想。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更重要的證據,來自二戰結束後國軍接收日軍物資的紀錄。1946年2月〈繳收澎湖地區日陸軍潑刺部隊武器數量表〉顯示,日本陸軍潑刺部隊在澎湖外垵一帶僅有一門四五式十五糎加農砲,根本沒有「十二糎砲四門(12cmx4)」。儘管這支部隊確實有六門相同口徑的「克式十二糎加農砲」,存放地點卻在內垵牛心灣。

從日本陸軍築城部本部編定的《澎湖島要塞築城史》來看,「克式十二糎加農砲」之前是內垵社堡壘的武器,早在1935(昭和10)年8月即受到「要塞再整理及修正要領」而除籍廢置,是二次大戰開打之前就封存的骨董了!所以吃仔尾砲台從興建到裝備武器,都是日本海軍的事。

▍下篇:

把破壞當政績:從澎湖吃仔尾砲台「沿革」談軍事文資的展望(下)

日陸軍潑刺部隊繪製的〈兵器格納圖〉,其中外垵配有四五式十五糎加農砲一門;內垵社堡壘的克式十二糎加農砲六門已成廢砲,無法再行利用。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日陸軍潑刺部隊繪製的〈兵器格納圖〉,其中外垵配有四五式十五糎加農砲一門;內垵社堡壘的克式十二糎加農砲六門已成廢砲,無法再行利用。 圖/國家檔案管理局

1945年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火砲配置圖〉,可看到日本陸軍在外垵僅配置一門四五式十五糎加農砲。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1945年日本陸軍〈澎湖島要塞火砲配置圖〉,可看到日本陸軍在外垵僅配置一門四五式十五糎加農砲。 圖/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s

  • 文:魏以恩,2003年生,現就讀烏特勒支大學歷史系。自國小畢業以來,成為一位對台灣近代戰爭史有興趣的迷走信差,在人們未知的深處去發現新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