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人瑄/英雄或替代品?太空猩猩漢姆「被傳奇」的一生 | 動物當代思潮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蕭人瑄/英雄或替代品?太空猩猩漢姆「被傳奇」的一生

黑猩猩漢姆與訓練牠的科學家們。 圖/取自NASA TV
黑猩猩漢姆與訓練牠的科學家們。 圖/取自NASA TV

廿世紀最卓越的靈性老師克里希那穆提(J. Krishnamurti,1895-1986)在他的著作《論關係》(On Relationship)中說道:「問題不在這個世界,在於你和別人的關係。這一層關係發生了問題,問題再經過延伸,就成了這個世界的問題。」

這裡,我們先暫時跳脫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來關心一下人與非人動物的關係,也談談那些形塑這段關係的人類態度。簡單來說,當人們基於某種理由,主動將非人動物帶入自己的生活圈時,兩者之間就展開一段或深或淺的關係,而「管理」或「照顧」的責任,也在那一刻順應而生。

然而,人們是否真正認識到這層關係的存在,並且好好觀照自己的責任?對於動物的態度,是否是嚴肅的?或是根據自己的輕鬆和獲益而任其浮動呢?如此,又會產生什麼問題?

首度登上太空的靈長類:漢姆

這裡要講一則故事,主人翁是黑猩猩漢姆(Ham),牠與人類有著十分親近的關係,更確切地說,牠的一生「非自願」地奉獻給人類的科技發展與生活休憩。雖然漢姆已經過世,與牠共事過的人們也已凋零,但那些曾經被展現出來的人類態度及作為,仍然在當前社會不斷湧現。

黑猩猩漢姆(1957-1983.1.18)是第一隻被送上太空的靈長類動物,換句話說,牠是比所有太空人都更早進入宇宙的「太空猩猩」(astrochimp),也是上百隻被納入NASA水星計畫(Project Mercury,1959-1963)的黑猩猩之一。

水星計畫是美國第一個將人送入太空的飛行計劃,漢姆的任務就是在NASA送首位美國太空人進入地球軌道之前,先代為測試太空膠囊的性能,包括環境控制和恢復系統,以及測試在零重力下,維生系統能否持續運作達5分鐘。

不過,在漢姆成功執行任務之前,牠的名字是「65號」(No. 65),因為若任務失敗,軍方不想發布已被「命名」的黑猩猩死亡的壞消息,所以,當3歲多的「65號」於1961年1月31日被成功送上太空又驚險地返回地球之後,才被冠以訓練單位霍洛曼航太醫學中心(Holloman Aerospace Medical Center)字首組成的名字「H」、「A」、「M」,以茲紀念。

漢姆在訓練牠的科學家眼中非常聰明又溫和,牠與其他黑猩猩一同學習對燈號和聲音做出反應,在看見一個藍燈亮起後5秒內要按壓一只把手,如果做得正確,就獲得一塊香蕉;如果反應錯誤,腳掌就會受到微量電擊。

最後,漢姆從40隻候選黑猩猩中脫穎而出,坐入了水星—紅石2號(MR-2)的太空膠囊中,飛行了整整16分鐘39秒。牠在空中的這段期間,表現依然可圈可點,對燈號的反應只比在陸地上訓練時慢了1秒。

不過在飛行中,太空膠囊的某部分失去了壓力,好在漢姆在太空衣的保護之下,沒有受到任何傷害。漢姆乘坐的太空膠囊最後落在大西洋中,之後被救援船尋獲,當膠囊被打開時,漢姆仍好端端地置身其中,只受了點傷,就是鼻子烏青了。

在太空船落海後,海軍立即出動救援,打開座艙發現漢姆僅有輕傷,還欣然接受救援人員提供的蘋果。 圖/取自NASA TV
在太空船落海後,海軍立即出動救援,打開座艙發現漢姆僅有輕傷,還欣然接受救援人員提供的蘋果。 圖/取自NASA TV

國際太空名人堂裡的傳奇

漢姆完成任務後兩年,被送至華盛頓特區的國家動物園,待了17年後被轉往北卡羅萊納動物園,於兩年半後逝世,享年26歲。在牠死後,有人提議將漢姆製成標本,然後放到航太博物館展示,不過這項提議遭到公眾的反彈,當時一名紐約的高中生在信中寫道:「若以對待愚蠢野獸的方式來對待牠(漢姆)的身體,那大家將繼續以為猿類是愚蠢的野獸,而不知牠們的聰慧,幾乎如人類一般。」該信目前存放於史密森檔案館(Smithsonian Archives)。

基於民怨,美國空軍(漢姆的擁有者)同意將牠的遺體葬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國際太空名人堂(International Space Hall of Fame),不過卻不包括牠的骨骼;漢姆的骨骼因具有「科學價值」,而被小心收納在華盛頓特區北郊的國家醫學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Health and Medicine)中。

以上便是黑猩猩漢姆的一生。我們可能在故事一開始,領略了人類的雄心壯志(上太空)、送人上太空的謹慎(先送一隻黑猩猩看看)、對名聲的重視(用號碼來稱呼黑猩猩),以及對任務達成的紀念(用單位開頭字母做為黑猩猩的名字)。

我們也在故事中段,學到了學者善用的行為訓練方法(賞罰分明)、黑猩猩對「刺激—反應制約行為」的完美表現(看燈號、按把手),以及航太科技進展的成就(厲害的太空衣和太空膠囊設計)。

而在故事的尾聲,則看到了軍方對實驗動物的安置(漢姆住在動物園)、社會上對待漢姆死亡的不同態度(提議/反對將漢姆製成標本)、有關單位對於民眾反彈的處理(將漢姆葬入名人堂),以及對科學的堅持(另外收藏漢姆的骨骼)。

於是,我們或許會全盤接受這樣以人為出發點來呈現的故事,讚頌漢姆是英雄,甚至跟自己的孩子細訴牠的事蹟,然後在孩子聽得一頭熱、問及「漢姆後來怎麼了?」時含混虛應。

然而,人們可曾認真對待漢姆?其實,漢姆這一生,幾乎沒有一天活得像隻黑猩猩該有的樣子。

漢姆正在接受上太空前的訓練。 圖/取自airandspace.si.edu
漢姆正在接受上太空前的訓練。 圖/取自airandspace.si.edu

「太空猩猩」以外的漢姆

漢姆出生在西非的法屬喀麥隆,牠在誕生不久後即被捕捉。由於猩猩嬰兒會緊緊攀附在媽媽懷中,黑猩猩又是群居性動物(與人類一樣),會群體防衛外來入侵者,所以合理推測,漢姆應該目睹了母親及同群其牠成年公黑猩猩被殺害的景象。

被捕捉後,漢姆被送至美國佛羅里達州邁阿密,之後被美國空軍買下並送至霍洛曼空軍基地,加入水星計畫。當時,牠才兩歲。

由於黑猩猩壽命與人類相似,圈養環境下最高壽的黑猩猩是電影《泰山》裡的明星Cheetah,活到80歲;野外黑猩猩則因生活諸多挑戰與歷練,一般可生活4、50年。此外,母黑猩猩約5年一胎,要到生下一胎前才會強制4、5歲的孩子離乳。

所以,可以想像當漢姆坐在訓練椅上、在香蕉塊與腳底電擊交互發生下學習壓操縱桿時,同齡的小猩猩們正緊黏著媽媽穿梭在叢林中,品嚐並學習各種生存技能,偶爾吊在細枝上彈上落下,或是跟同儕互相角力,夜幕低垂時,窩進枝椏間媽媽剛舖好的「床」(外型像大型鳥巢),依偎在媽媽身邊、安穩地入睡。

跟人類一樣,黑猩猩也是社會性動物,許多的生活技能都需要從母親或其他成年猩猩處習得,也因此,黑猩猩孤兒除非被其牠成年猩猩收養,否則難以存活。牠們長到10歲出頭時開始性成熟,母猩猩會離開群體,公猩猩則會加入原群體中的核心公猩猩群,開始建立社會位階,一起巡邏守衛領地、一起打獵、相互理毛,也會開始繁衍,還會偶爾回到媽媽身邊,與弟弟妹妹團聚。

因此,與同群中的其他個體互動,就是黑猩猩的日常,就像人也需要跟人生活在一起一樣。所以,如果你知道,漢姆住在國家動物園的那17年當中,都是獨自一「猩」時,你會有什麼感受呢?

那段年齡,可是一隻黑猩猩從童年、青少年過渡到成年,並且在黑猩猩社會中建立一席之地的黃金時期,漢姆卻只能與自己相處,孤獨地自己幫自己理毛。我不清楚那些漢姆所熟識的人類「朋友」們是否曾去探訪牠,但我知道,動物園的日常就是許多不認識的人來來去去,並對著漢姆指指點點。

最後,牠英年早逝,死訊被刊登在《紐約時報》上:「Ham, First Chimp in Space, Dies in a Carolina Zoo at 26」(漢姆,首隻上太空的黑猩猩,死於卡羅萊納動物園,享年26歲)。或許,漢姆會希望在西非叢林中,當一隻無名的黑猩猩。

圖/維基共享
圖/維基共享

是英雄?還是犧牲品?

漢姆真的是人類航太史上的英雄嗎?或只是一個可以被犧牲的「替代品」?軍方是漢姆的「所有者」,但可曾因漢姆的認份學習與貢獻而好好照顧牠一輩子?或是「用完就丟」?綜觀這段人們與漢姆的關係,從牠被獵人捕獲的一刻起,或許只能以「單方面利用」來形容吧。

就算在牠死後,還是有人抱著一種「物盡其用」的態度,想把漢姆製成標本,可能,他們忘記了,漢姆也曾和自己一樣,是有生命的個體。最後留在博物館抽屜中的骨骸,則又代表了什麼?代表太空人1871496號(又名「黑猩猩漢姆」)?代表黑猩猩這種動物?還是代表了人類的航太成就?或只是證明人類具有收納動物完整骨骸的能力?

美國著名作家戴爾・彼得生(Dale Peterson)博士與珍・古德(Jane Goodall)博士,在兩人合著的《黑猩猩悲歌》(Visions of Caliban,1996,大樹文化出版)1出版序中說道:

我們利用猿類,因為牠們和人類最相近,但是如果只把牠們當作畜生看待,對我們卻比較方便。我們覺得猩猩可愛的時候,牠們是人類小孩的替身,萬般寵愛;長大了無法控制,牠們就變回動物。從黑猩猩的種種遭遇,最能清楚剖析人類對待動物的想法,並進而深刻反省人與生物世界的關係。(P20-21)

問題不在於牠們是黑猩猩、我們是人,而是在於人對非人動物單向利用的關係。也因這層關係,發生了「賦予自己利用其他生命來達成目標的權利」,以及「輕忽管理及照護責任」的態度問題,再經過人類所謂的「追求科技進步」、「提升產業發展」、「改善生活品質」等做延伸,成了這個世界的問題:人類與非人動物共生在地球生態系中,卻沒有彼此互惠。所成就的,僅是人類單向面的利益與文明進程,而那背後往往是堆積著動物的骨骸而來。

漢姆的墓地一景。 圖/維基共享
漢姆的墓地一景。 圖/維基共享

  • 文:蕭人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候選人、黑猩猩行為與保育推廣講師。
  • 更多動物當代思潮WebFB

  • 吳聲海、孫正玫譯(1996)。黑猩猩悲歌:從莎士比亞的《暴風雨》看人猿關係(Dale Peterson & Jane Goodall原著,原書名為 Visions of Caliban),大樹出版:台北市。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