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爭奪戰(十三):從三島一命到隨人顧命,英國自由日的豪賭 | 徐子軒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新冠疫苗爭奪戰(十三):從三島一命到隨人顧命,英國自由日的豪賭

圖為一名女性行經英國一處新冠疫苗接種站的標示布條。 圖/歐新社
圖為一名女性行經英國一處新冠疫苗接種站的標示布條。 圖/歐新社

上週英國首相強生宣布,權衡封鎖對經濟、教育、心理造成的損害,政府將解除所有關於疫情的法律限制,與新冠病毒共處的時代正式來臨。商家全面恢復營業、人群不要求社交距離、公共場所不強制戴口罩,被稱為「自由日」(freedom day)。

一國多制的公衛政策

由於英國各地都有權制定公衛政策,如蘇格蘭、北愛爾蘭、威爾斯都表示尚未打算取消所有限制,迄今只有英格蘭獨自施行。以蘇格蘭為例,當局仍舊維持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離等限制措施。若是搭巴士跨越邊境,乘客在蘇格蘭境內不能並排,也必須戴上口罩,直到進入英格蘭才能恢復正常。

需注意是,解封並非不顧一切衝向自由。目前英國人民仍要使用NHS COVID-19應用程式。該程式會偵測使用者位置,檢測是否與感染者在兩公尺內逗留15分鐘以上,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它會自動通知(ping)使用者在接觸後須自我隔離十天,否則將受罰款。

同時,搭配上述APP,英國疫調(NHS Test & Trace)也持續進行中。最近一週以來,超過五十萬人收到自我隔離的訊息,導致各行業缺工明顯,企業主怨聲載道因此出現新詞「pingdemic」,意指隔離簡訊氾濫成災,而強生政府表示將盡快以每日檢測取代自我隔離,最快八月中全面實行,顯示解封程度仍有限。

對於強生政府的決策,數百名科學家和醫療工作者表示嚴重關切,共同在《刺胳針》(The Lancet)上聯名發文,指責英國政府的決策為時過早,也過於危險。WHO的官員更表示,急於重開經濟,承認感染無法避免,甚至使人們盡快染病,簡直是流行病學的蠢行。

英國在此時解封並非憑空想像,而是參照四步路線圖的結果。從三月開始第一步,逐月開放商業空間和社交距離。強生政府表示,放寬將以數據而非日期為原則,只有滿足特定標準,才會進入下個階段,原本預計六月底就要進入第四步,但因Delta變種傳播,推遲了時程表。

目前英國人民仍要使用NHS COVID-19應用程式。該程式會偵測使用者位置,檢測是否與感染者在兩公尺內逗留15分鐘以上,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它會自動通知使用者在接觸後須自我隔離十天。 圖/美聯社
目前英國人民仍要使用NHS COVID-19應用程式。該程式會偵測使用者位置,檢測是否與感染者在兩公尺內逗留15分鐘以上,如果滿足以上條件,它會自動通知使用者在接觸後須自我隔離十天。 圖/美聯社

疫苗與解封的爭端:政府與學界的雙頭馬車

根據強生政府的開放指標,如疫苗接種率和病毒變體評估,英國到七月初成人第一劑接種達85%、第二劑有近63%,即將達到一般認為七成接種率的免疫門檻;主要使用的Vaxzevria(俗稱AZ)與Comirnaty(即輝瑞-BioNTech)疫苗,研究顯示對變體病毒也有六成到九成以上的保護力。

另一個開放的判準是,感染不會增加病患住院激增的風險,為國民健保服務體系(NHS)帶來崩潰的壓力。雖然目前英國的感染情況與一、二月高峰期相當,但住院人數從四千五百多人(七日平均)降到七百多人,死亡人數卻從一千四百多人(七日平均)降到四十多人,讓強生政府認為感染與住院/死亡之間的聯繫已被打破。

此外,強生政府也強調夏季新冠病毒傳播速度趨於緩慢,且中小學校放假,消除了一些傳染源。若等到秋冬病毒活動高峰之際,屆時返校的青少年與兒童會有更多人被感染,加上可能來勢洶洶的流感,NHS將面臨超載,更不利於挽救人命。

不過,醫學界並非這麼看待。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模型預測,取消所有限制可能會導致第三波住院和死亡浪潮。若再推遲一個月,傳染率雖會激增,住院與死亡人數卻會較小。倫敦衛生與熱帶醫學學院(LSHTM)、華威大學等團隊都有類似的觀點,並表示NHS雖有部分區域惡化,卻不至於崩潰。

大多數專家都同意,開放應該循序漸進,繼續採用口罩與社交距離等方式。強生政府的緊急科學諮詢小組(SAGE)卻表示,自由日後情勢高度不確定,取決於人們的行為改變等不可知因素,最好的方式是滾動式調整,制定緊急計畫應變。

也就是說,基於這種高度不確定性,凸顯強生政府和其餘提出異議的專家學者彼此思維南轅北轍。雙方都預測解封後可能出現大量感染,被診斷染疫但已宣布痊癒的衛生部長賈維德(Sajid Javid)甚至先為往後疫情打預防針,表示未來幾週內單日可能會有十萬多名病患,即使住院人數上升,也不會見到過多死亡,且NHS尚能負荷。

衛生部長賈維德(Sajid Javid)甚至先為往後疫情打預防針,表示未來幾週內單日可能會有十萬多名病患,即使住院人數上升,也不會見到過多死亡,且NHS尚能負荷。 圖/路透社
衛生部長賈維德(Sajid Javid)甚至先為往後疫情打預防針,表示未來幾週內單日可能會有十萬多名病患,即使住院人數上升,也不會見到過多死亡,且NHS尚能負荷。 圖/路透社

疫苗接種年齡須向下觸及

核心問題是,雖然疫苗有效,但並非 100%,有些人儘管已完全接種疫苗,例如免疫系統較弱的人,仍將可能因為感染率上升而處於危險之中。此外,照現在案例來看,染疫者絕大多數是未接種的青年和兒童,雖然這些群體罹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低於老人,但可能有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的影響。

批評者認為強生政府現在解封,是想通過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雙管齊下,實現群體免疫,無疑是用人命做賭注。他們強調,沒有理由認為感染比注射疫苗安全,顯然更相信藥廠和科學,解封條件之一應包括青年與兒童全面接種。

不過,英國的疫苗接種和免疫聯合委員會(JCVI)卻更加謹慎,表示現在只能為有重大疾病或是家中有免疫系統疾病的青少年,提供Comirnaty疫苗保護。基本上,滿18歲的四個月後便可接種

至於12歲以下兒童暫不考慮,原因是好處並不明顯。英國染疫死亡率約為2.3%,但兒童部分只有百萬分之二。除了英國外,歐美等先進國家目前也都採取類似政策。畢竟新冠疫苗問世只有一年左右,依照正常開發程序,必須要有可能長達十年的第四期觀察。為了後代安全,兒童緩打疫苗絕對是明智之舉。

有些研究者根據以往經驗,推斷若英國解封而導致高感染,可能會出現能規避疫苗效力的變種病毒。也有認為由於英國接種人數領先全球,部分接種者可能出現高感染率,進一步培育出相關變異,再散播到世界各地。

若按照這種邏輯,即使英國百分之百接種也不能解封,因為仍有被感染的可能。然而,事實上,印度、南美洲等地仍處封鎖階段,但病毒依舊不斷變異,如果接種仍不能取代封鎖,人類永遠不會有回到正常生活的一天。

最新消息指出,英國發現來自哥倫比亞的變種B.1.621,政府表示現存疫苗應可抵禦相關變種。有些專家則主張,若出現更多變種,可能必須設計第二代疫苗,這也是諸多藥廠與研究者正在投入的方向。

照現在案例來看,染疫者絕大多數是未接種的青年和兒童,雖然這些群體罹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低於老人,但可能有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的影響。圖為接種新冠疫苗之過程。 圖/法新社
照現在案例來看,染疫者絕大多數是未接種的青年和兒童,雖然這些群體罹患重症和死亡的風險遠低於老人,但可能有長期後遺症(long covid)的影響。圖為接種新冠疫苗之過程。 圖/法新社

唐寧街小丑:強生政府的自由日賭盤

另一個爭議,乃是強生政府以期望並建議人民在擁擠處戴口罩,取代強制性的配戴口罩與社交距離限令。雖然英格蘭恢復自由,但政府機構與商家各有對策,如倫敦交通局(TfL)宣布除非得到豁免權,否則搭乘地鐵等大眾交通工具仍要配戴口罩,一些劇場宣布仍會維持戴口罩的要求,餐廳或酒吧則多半持開放態度。

由於口罩是限制自由的強烈象徵,因此強生政府並未接受一些專家的意見,採取相對溫和的干預措施。相反地,強生政府讓全民自我決定,這似乎沒有得到多數人民贊同,讓保守黨的支持度大跌。甚至有黨內成員表示,若強生接下來要推出疫苗護照迫使年輕人接種,那麼他們將群起攻之,使其首相大位不保。

到頭來,人們體悟到疫苗爭議早就脫出政治或是科學問題,而是關於人性的哲學問題。某種程度上,強生扮演著可說是高譚市小丑的角色,綁架市民、企圖讓他們自相殘殺,以彰顯人性之惡,只是這次,唐寧街小丑寬容的多,他要倫敦市民(與英格蘭人民)自己決定是戴上口罩保護他人,還是脫下口罩感染他人。

不過,強生畢竟不是目空一切的小丑,而是膽大心細的政客。強生政府把疫情責任轉移到公眾身上,試圖將之定義為個人選擇和常識判斷,並嘗試擺脫疫情控管失敗的指責。至此,大流行不再是三島一命,而是隨人顧命,因為政府能做的:包括製造疫苗、提升接種率、封鎖經濟等都已完成,剩下的該由人民共同承擔。

可想而知,這種論述當然不會是全民買單,關鍵仍是解封後是否能在可容許感染範圍內重啟英國(或說英格蘭)經濟,以及人民是否調整染疫死亡的觀念。如果強生能同時穩住經濟與健康,那麼他或許會成為二戰後最偉大的首相,英國模式也會成為全球解封的範例。

反之,若強生失敗了,在政治壓力下,他將被迫重新實施一些限制措施,就像去年封鎖英國那樣。這些限制可能是更嚴厲的措施,使自由日的政治和經濟收益蕩然無存,社會也將更加分化對立。屆時,最大輸家恐怕不是強生政府,而是數百年西敏寺民主的重大斲喪。

強生畢竟不是目空一切的小丑,而是膽大心細的政客。強生政府把疫情責任轉移到公眾身上,試圖將之定義為個人選擇和常識判斷,並嘗試擺脫疫情控管失敗的指責。 圖/美聯社
強生畢竟不是目空一切的小丑,而是膽大心細的政客。強生政府把疫情責任轉移到公眾身上,試圖將之定義為個人選擇和常識判斷,並嘗試擺脫疫情控管失敗的指責。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