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國危機中的三著險棋:張亞中主席和國民黨的「第三次清黨」 | 林運鴻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亡國危機中的三著險棋:張亞中主席和國民黨的「第三次清黨」

圖為國民黨主席四位候選人(左至右:江啟臣、張亞中、朱立倫、卓伯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為國民黨主席四位候選人(左至右:江啟臣、張亞中、朱立倫、卓伯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今年的國民黨黨主席競選,媒體與藍營支持者都把焦點放在江啟臣與朱立倫的雙雄對決。江有現任優勢,朱有地方人脈,這種觀點無可厚非,但我們也別忘記,韓國瑜崛起給我們的最大啟示——非典型政治路線才是內憂外患時刻的最佳出路。

9月4日,國民黨舉行黨主席選舉電視辯論會。與平常候選人隔著新聞稿空中交火不同,辯論會上四強短兵相接,選民可以一覽無遺其人格特質。

在這次辯論中,素有小綠之譏的江啟臣,彷彿蔡英文上身,整場低頭念稿,讓人不禁懷念韓國瑜口若懸河的丰采。而朱立倫面對質問,主席任內政績一件都說不上來,維基解密的醜聞也沒有清楚交代,更讓人懷疑他的戰鬥能力。

至於有藍營詩仙外號,同時也是日本明星稻森泉和藤原紀香在台大法律系唸書時的「學長」卓伯源,固然引經據典氣宇不凡,當年馬克杯上「乾坤朗朗太陽紅,松林森森夜有風」名句更是傳誦一時,但是台灣省不是浪漫的東歐捷克,詩人治國不是我們的光榮傳統。

鋼鐵一般的事實是,在網路直播中,本來不被各方看好的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憑藉堅定理想、淵博學識,在辯論現場總數近六千的人氣投票中,硬生生獲得47%支持,甚至連使用簡體字留言的「大陸同胞」,也都心悅誠服。容我提醒一點:這種奇蹟般逆轉勝,正是國民黨最需要的強心針。

朱立倫面對質問,主席任內政績一件都說不上來,維基解密的醜聞也沒有清楚交代,更讓人懷疑他的戰鬥能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朱立倫面對質問,主席任內政績一件都說不上來,維基解密的醜聞也沒有清楚交代,更讓人懷疑他的戰鬥能力。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第三次清黨」之必要

如果我們運用保守國民黨長年所缺乏的創意思考,就可以在這次辯論中,看見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後的三大「藍海」優勢。

首先是,張亞中大聲疾呼,上任後將會清理「李登輝遺毒」、廢除台獨課綱、並幫助青年學生重新認識二二八。這些主張看似極端,卻有政治上的必要。要知道國民黨本是老牌「民主集中制」政黨,如果排除本土派、淺藍軍的內部雜音,可望回到同盟會時代,在組織精簡後成為真正的革命先鋒。

若從宏觀歷史角度,民國16年先總統「蔣公」在風雨飄搖中,慨然下令「清黨」,逮捕槍殺黨內叛徒,果然鞏固北伐情勢。同樣道理,民國78年趙少康繼承「蔣公」遺志,成立「新國民黨連線」,與忠誠堪慮的本土派艱苦鬥爭,然而因為人數懸殊,「二次清黨」不幸失敗,國民黨在民主化後,聲勢果然每下愈況。

所以我們可以想見,只要基本教義派的張亞中贏得這次黨主席選舉,按照其在意識形態上毫不妥協的凜然姿態,必然會對當前國民黨目前派系紛呈、立場搖擺的「雜種」狀態進行大力清算。

從百年黨史角度,這可謂「第三次清黨」。一旦沒有黨內本土派的掣肘,國民黨就能上下一心,令出必行,兵貴精不貴多,團結的國民黨將是與民進黨進行生死格鬥的最大本錢。

只要基本教義派的張亞中贏得這次黨主席選舉,按照其在意識形態上毫不妥協的凜然姿態,必然會對當前國民黨目前派系紛呈、立場搖擺的「雜種」狀態進行大力清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只要基本教義派的張亞中贏得這次黨主席選舉,按照其在意識形態上毫不妥協的凜然姿態,必然會對當前國民黨目前派系紛呈、立場搖擺的「雜種」狀態進行大力清算。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逆向」年齡優勢

民國46年出生、因長年劬勞國事而滿頭白髮的張亞中,唯一獲得了百歲老翁許歷農上將的親筆支持信。在這次辯論中,與朱、江二人媚俗地強調「國民黨需要吸引年輕人」完全不同,他反而「正確」呼籲,當選後必定堅定保護退休軍公教人員的最大利益。

眾所週知,對於藍營支持者而言,目前台灣社會可說是陷入很大程度的「世代不正義」:那些「天然獨」氣質的年輕人好吃懶做、不事生產,成為享盡清閒的草莓族;與此同時,心懷黨國的中老世代則繼續背負營運財富與管理地產的「重責大任」,退休後仍然無法休息!這兩者成為強烈反差。

因此,如果張亞中成為主席之後,能夠破除「年輕化」迷思,「正確」看見國民黨保持「高齡化」之必要性,那麼「國民黨高齡化」反而會成為未來藍綠賽局中的真正利基。

第一,國民黨高齡化,意味黨員平均財富的最大化。既然30年來財富不成比例地被中老世代掌握,那麼只要國民黨成為更純粹的老人政黨,就可以藉由高額黨費,緩解目前迫切的財源不足問題。

第二,在高齡黨員結構下,國民黨更能看見阻止藍綠消長的科學性解方——國民黨必須推動壓抑出生率的各種政策,例如:資本利得免稅、鼓勵囤房、延長國民教育與高等教育、撤除生育教育津貼等等。只要青年人沒有結婚生子的物質條件,便能夠在統計上最有效地防堵年輕泛綠選民比例擴張(理想中,要透過國家政策來讓出生率低於死亡率)。

如果張亞中成為主席之後,能夠破除「年輕化」迷思,「正確」看見國民黨保持「高齡化」之必要性,那麼「國民黨高齡化」反而會成為未來藍綠賽局中的真正利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如果張亞中成為主席之後,能夠破除「年輕化」迷思,「正確」看見國民黨保持「高齡化」之必要性,那麼「國民黨高齡化」反而會成為未來藍綠賽局中的真正利基。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戰略性板塊位移

乍看之下,清黨、高齡的「張亞中版國民黨」,會導致黨員數量驟降。然而,所謂政治,訣竅在於合縱連橫,真正效應必須從戰略角度去思考。

過去國民黨的問題,主要在於搖擺不定、首鼠兩端,無法統合內外的多元勢力。我們也看到,在朱立倫與江啟臣就任黨主席期間,他們試圖要調和鼎鼐,親美和中、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要傳統議會路線又仿效民進黨街頭抗議,但無法否認的是,這種做法兩面不討好,最終失去民心。

因此,國民黨「往光譜極端移動」帶來的好處,不能只從黨員人數來看,而要放在藍白競合的整體戰略格局中觀察。柯文哲與其領導的民眾黨,雖然在國家認同上不盡可信,但該人該黨這幾年與民進黨已經勢成水火,柯文哲也慢慢體會到「我國」不等於「台灣」,可見其「知過能改」。政治是權力動態的藝術,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民眾黨當然是泛藍陣營要爭取的同盟對象。

所以,只要張亞中當選黨主席,完全能夠預料,隨著國民黨的「極端化」,中間淺藍就會慢慢靠向民眾黨。就此而言,吸引統派的「國民黨」加上吸引中間派的「民眾黨」,這個組合將能夠最大化選民支持,籌組執政聯盟,並共推台灣民眾能接受的親中兩岸政策。

上述戰略是不是似曾相識?這便是太陽花學運後,兩個小綠——時代力量與台灣基進黨的路線,他們藉由「經濟極左、認同極獨」之襯托,泛綠小黨最後使得本質上獨裁的民進黨看似「中間溫和」,從而成為渴望穩定的多數選民的可接受選項。

泛綠陣營在選舉謀略上的精打細算,正是當前泛藍的最好教訓——如果今天國民黨再次向中間靠攏(即朱江路線),那只會造成國民黨與民眾黨票源重疊,接著同志互打、兩敗俱傷。說到底,如何以泛綠的其人之道還制其人之身,就是目前泛藍陣營必須要有的智慧跟默契。

小結

第三次清黨、高齡化優勢、扮演泛藍「側翼」,上面提及的三種政治願景,可說是張亞中先生在當選國民黨主席後,在邏輯上最合理的黨派路線。也正如本文分析指出,面對民進黨難攖其鋒的結構性優勢,只有大破大立的藍海王道思考,才能夠走出讓國民黨苦苦無能脫身的政治泥淖。

相較於多年來高官厚祿、安居廟堂的江朱卓三人,張亞中長年在民間奮鬥,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他開創性視野的最大優勢——不必繼續在民進黨主場中加碼跟注(爭搶青年票源),而是因勢利導創造全新開局(分進合擊的藍白聯盟)。在金庸名著《天龍八部》中,俠士虛竹面對千百年來無人能破解的珍瓏棋局,乾脆自殺邊角、清空戰場,反而在棋盤上打開了一條開闊生路,世事如棋,乾坤莫測,其道理不外如是。

相較於多年來高官厚祿、安居廟堂的江朱卓三人,張亞中長年在民間奮鬥,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他開創性視野的最大優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相較於多年來高官厚祿、安居廟堂的江朱卓三人,張亞中長年在民間奮鬥,屁股決定腦袋,這是他開創性視野的最大優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