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費幫美國「站崗」?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在台灣的戰略意義 | 王臻明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自費幫美國「站崗」?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在台灣的戰略意義

位於德州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 圖/美聯社
位於德州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 圖/美聯社

「絕對國防圈」,是日軍於二戰後期所發展出來的概念。簡單來說,就是考量到當時長程轟炸機的最大航程,劃定絕對要死守的區域,以確保日本本土不會受到攻擊。因此,當日軍在菲律賓海海戰慘敗,位於絕對國防圈內的馬里亞納群島被美軍佔領後,美軍的長程轟炸機就得以從馬里亞納群島上的機場起飛,開始攻擊日本本土了。

在二戰結束後,世界很快進入冷戰時期,軍事科技的發展一日千里,陸基或潛射的洲際彈道飛彈與長程戰略轟炸機成為核武投射能力的鐵三角。美國要防範本土受到攻擊,除了保證互相毀滅的核武嚇阻外,也投入發展能攔截彈道飛彈的空中防禦系統。由於各國洲際彈道飛彈的射程動輒上萬公里,可以飛越整個大陸與廣闊的海洋,迫使美國的絕對國防圈大幅向外延伸。

要攔截洲際彈道飛彈,越早偵測到敵方所發射的飛彈越有利,因此長程預警雷達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美國開始建構反彈道飛彈防禦系統時,也同時加快腳步研發能偵測彈道飛彈的長程預警雷達。

這些長程預警雷達有一些部署在美國本土,但由於地球曲率的關係,把這些長程預警雷達前進部署到更靠近敵方的位置,偵測的效率會更高。美國於是與數個友好國家簽署合作協議,相繼在盟邦的國土內部署多種長程預警雷達。

美蘇冷戰對峙,美接連部署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

隨著雷達技術的進步,相位陣列雷達開始取代傳統的機械式雷達,美國所研發的新一代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PAVE PAWS)逐步淘汰了舊型預警雷達。

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是由多面極為巨大的相位陣列雷達所組成,具備360度的同時偵測能力,整座雷達有十幾層樓高,除了具備早期預警能力外,最重要的是可以偵測來襲的敵方彈道飛彈。這些雷達一開始被部署於美國的東、西兩岸,以強化美國攔截彈道飛彈的能力。

不過因為地球是圓的,冷戰時期蘇聯如果要攻擊美國本土,最短的路徑其實不是飛越大西洋或太平洋上空,而是由部署在西伯利亞一帶的彈道飛彈部隊或戰略轟炸機,飛越北極上空,直抵北美洲發動攻擊。這也是美國與加拿大會聯合組成北美防空司令部的原因,美國若要防範來自蘇聯的第一波攻擊,就要先守住加拿大的領空。也因此美國後來在加拿大西邊的阿拉斯加、東邊的格陵蘭相繼部署了大型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

阿拉斯加是美國領土,土地遼闊,不成問題;格陵蘭隸屬於丹麥,丹麥又是北約成員國,當地人煙稀少,在那裡租用軍事基地,部署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所受到的阻礙也不大。這兩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拱衛了美國北方,萬一真的受到來自蘇聯的攻擊,可以為美國本土爭取極為重要的反應時間。

不過蘇聯的國土極為廣大,橫跨11個時區,從遠東直達歐陸。蘇聯在亞洲的國土隔著狹窄的白令海峽緊鄰阿拉斯加,讓阿拉斯加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也能監視蘇聯遠東軍區與太平洋艦隊的動向。

可是歐陸這邊就沒那麼幸運了,格陵蘭部署的雷達位置太偏北,較難偵測到蘇聯與華約組織攻擊歐洲國家的彈道飛彈。位於美國東岸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則是隔著大西洋與整個歐洲大陸,因此效果更不佳,這讓美國迫切需要在歐洲設立另一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以強化早期預警能力與保護北約盟邦。

這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最後落腳在英國,以取代原有的舊型預警雷達系統。考量的原因除了英國是美國的緊密盟友、地理位置也恰當外,英國孤懸於歐陸之外,就算蘇聯鐵騎真的入侵歐洲,也不會馬上兵臨城下。

只是隨著蘇聯解體,冷戰結束,取而代之的俄羅斯國力衰退,威脅大減,反倒是中國趁美國忙於反恐戰爭而悄悄崛起,威脅已從美國本土的東邊移到了西邊。

美國加州畢爾空軍基地的鋪路爪雷達。
 圖/美國飛彈防禦署
美國加州畢爾空軍基地的鋪路爪雷達。 圖/美國飛彈防禦署

中國崛起,美國西部防禦吃重

中國除了長程戰略轟炸機的能力還有待加強外,其擁有陸基的洲際彈道飛彈與彈道飛彈潛艦,都能威脅到美國本土。面對中國威脅,位於阿拉斯加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一樣有位置太偏北,難以監測到中國華中、華南一帶的問題;美國西岸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又隔著整座太平洋,距離實在太遠。因此美國迫切需要在西太平洋部署一座新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以防範中國的洲際彈道飛彈攻擊。

美國在這個地區的傳統盟邦日本與南韓,同樣有位置太偏北的問題。南韓位於朝鮮半島上,離中國與北韓太近,容易產生政治問題;琉球群島的位置適合但是缺乏高山,同時腹地狹小,覓址不易,易遭抗議;菲律賓雖然位置稍微偏南一點,但更大的問題是政治情勢可能不允許。最後美國選擇了沒有正式外交關係的台灣,並以賣斷的方式,將這套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出售給台灣。

雖然名義上是賣給台灣,且由台灣軍方在新竹樂山興建這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基地,但多數人都相信這背後一定有秘密的預警情報合作協議。

台灣不止花費鉅資購買這整套長程預警雷達,每年都還要編列大筆的預算,來維護這座位於深山之中的精密設備。但換到的是台灣有能力掌握中國東南半壁的所有空中動態,也能在中國發射彈道飛彈攻擊台灣時,獲得珍貴的反應時間。

這四座不在美國本土48州內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目前監控了可以攻擊美國的大半空域,是美國建立的空中絕對國防圈,一旦有一座被摧毀,都會讓美國反制彈道飛彈攻擊的能力出現漏洞。雖然目前海基或新型的X波段雷達也逐漸服役,但暫時仍無法取代這四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

而在美國未來發展出從太空中監控並攔截彈道飛彈的能力之前,這四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其重要性無可比擬。也因此,台灣投資這座長程預警雷達的整體效益,不能單純從軍事的角度來評估。

白宮送交國會的最新一份國家安全報告,名稱是《美國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戰略方針》,從公開的內容已可預見,美中兩國的戰略競爭將會進一步白熱化,過去只是少數派理論的「美中新冷戰」恐怕很快會走向現實。中國所積極發展的極音速(Hypersonic)飛彈與新一代戰略轟炸機轟-20,都讓美國必需更重視太平洋方向的空中防禦。台灣這座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的重要性,將會隨著情勢發展而與日俱增。

樂山雷達站設有長程預警雷達系統。 圖/取自青年日報
樂山雷達站設有長程預警雷達系統。 圖/取自青年日報

台灣自費幫美國「站崗」,值得嗎?

過去對國軍購買這套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最大的批評,主要有兩項。第一,是認為台灣替美國人「站崗」卻還要自己花錢,美國不願意出售先進戰機給台灣,卻硬塞給台灣不需要的長程預警雷達。

第二,則是認為台海戰事會侷限在中國的東部戰區與南部戰區,台灣沒有必要買偵測距離超過數千公里的昂貴預警雷達,而排擠其它的國防建設。同時固定式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體積極為龐大,在戰時一定會在第一時間被摧毀,無助於國軍的防禦作戰。

持平來說,這樣的批評並非無的放矢。美國一直拒絕出售更先進的戰機或戰艦給台灣,卻憂心兩岸軍力失衡,建議台灣應該發展不對稱戰力,可是昂貴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並非可以用於攻擊敵人的第一線武器,更談不上能彌補兩岸軍力失衡的不對稱戰力。另外,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雖然有助於攔截來襲的彈道飛彈,但是攔截彈道飛彈既昂貴且成功率有限,遠不如轉守為攻,發展源頭打擊力量。

樂山基地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絕對會在開戰的第一時間就被摧毀,這幾乎無庸置疑。畢竟解放軍對台灣的第一波攻擊,勢必會鎖定各個重要雷達站、空軍基地、海軍港口等軍事設施,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應該難以倖免於難。

不過就如其名稱所示,這款雷達最重要的功能是提供「預警」,在敵方來襲之前給予國軍幾分鐘的寶貴反應時間。如果台灣真的能好好利用這幾分鐘時間,避開或減輕敵人最致命的第一波攻擊,那這些錢就值得了。

樂山的鋪路爪長程預警雷達對於美國安全的重要性,其實遠比台灣社會所認知的還要大,在美中關係快速惡化之際,會變成台灣手上的一項重要資源。美國在籌組新的圍堵聯盟時,不能也不應該再繼續將台灣視為隱形的盟友。畢竟台灣是個民主社會,軍購案需要社會的支持,當大眾不能看到軍購案對台灣安全的實質助益或外交幫助時,執政者也很難說服國會支持。

國軍雖然擁有整套的戰時疏散防護計畫,但對於遭到突襲的反應演練,恐怕仍然不足。畢竟長程預警雷達所買到的只是短短幾分鐘,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國軍是否能立即通知所轄的三軍部隊,避開敵方的第一波打擊,這可能需要反覆進行演練,才能讓戰時的初期戰損降到最低;不過這可能也是目前國軍最為忽視的一點。

在解放軍發動突襲的能力與日俱增下,國軍有必要正視這一方面的訓練,並積極納入年度的演習重點之中。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