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陸軍鐵騎、空軍高教機到海軍潛艦:台灣的下一代自製武器大夢 | 全球防衛雜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陸軍鐵騎、空軍高教機到海軍潛艦:台灣的下一代自製武器大夢

圖為保一維安特勤隊的Lenco Bearcat G2輪式裝甲車,係為JLTV車的一款。 圖/青年日報
圖為保一維安特勤隊的Lenco Bearcat G2輪式裝甲車,係為JLTV車的一款。 圖/青年日報

11月底媒體報導指出,軍備局編列五億多元預算,研發四台不同構型的偵蒐戰鬥車,一台一億多元的預算遠高於採購美軍現役JLTV的價格,在「武器國造」的大招牌下又多了一項工程。

先不說引擎變速箱等重要零件來自國外,未來偵搜車的越野作戰性能是否真能與國外同級產品相同就是疑問。武器自製是正確的方向,但將資源投入最合適的項目,才是預算有效的運用方式。

邏輯錯亂的國機國造腳步

今年漢翔公司為空軍研發的勇鷹號高級教練機,首架原型機於2020年6月10日第一次試飛成功、6月22日完成首飛展示後,正進一步實施各項測試。勇鷹號高級教練機預計2021年與空軍測評隊合作進行初期作戰測試(IOT),若通過即可在下半年進入少量生產。

國機國造政策的下一個目標,就是針對空軍研發初級教練機,且其自製率將高於勇鷹號高級教練機的55至60%,最終目標就是要自製空軍下一代戰機。

初級教練機主要用於飛行訓練,不需擔負作戰任務,飛行速度較低,沒有配備用於武器射控的空用雷達,機上的螺旋槳發動機、航電系統的複雜度較低。

反觀戰機要採用噴射發動機,超音速飛行的機體要求標準嚴苛,機上需配備高性能的空用雷達、航電系統,更別提戰機還必須安裝機砲或攜掛各型空用武器。

兩種機型的要求、性能等可說是天差地別,因此從高級噴射教練機回頭發展新型初級螺旋槳教練機,可作為研製下一代戰機墊腳石的說法,無論從順序與邏輯從各方面來看,都是說不通的。

漢翔公司為空軍研發的勇鷹號高級教練機。 圖/國防部
漢翔公司為空軍研發的勇鷹號高級教練機。 圖/國防部

航空工業必須循序漸進

全世界航空工業的發展軌跡,大都是由技術相對容易的螺旋槳教練機入手,再一步步朝系統複雜度、技術層次更高的噴射戰機邁進。

回顧我國從空軍航空工業發展中心到漢翔公司的自製軍機研發歷史,由購買藍圖、製造PL-1B型介壽號螺旋槳教練機開始,利用T-28型教練機研改而成T-CH-1型中興號螺旋槳教練機,在美國協助下自行研發AT-3型自強號噴射教練機,到F-CK-1型經國號戰機交機、服役,便是按部就班的由螺旋槳飛機到噴射飛機、由教練機到戰機的逐步達成。

另外看看同處東亞、南韓航空工業的發展,與台灣相比如同「龜兔賽跑」童話中的烏龜。在我國研發F-CK-1型戰機時,南韓還曾派員前來觀摩、學習,如今韓國航太工業公司(KAI)從研發KT-1型雄飛式螺旋槳教練機,到T-50型金鷲式(Golden Eagle)噴射教練機、衍生的FA-50輕型噴射戰機。除了南韓軍方採購之外,其中KT-1型已外銷印尼、祕魯、塞內加爾、土耳其等,T-50型也外銷印尼、伊拉克、菲律賓、泰國。

更值得注意的是,南韓空軍具備匿蹤性能的下一代KF-X戰機計畫,第一架原型機近期已進入組裝階段。反觀台灣,卻在F-CK-1型經國號戰機計畫的階段性任務完成後,形成航空工業研發能量、技術的斷層。

南韓空軍具匿蹤性能的KF-X戰機模型。 圖/路透社
南韓空軍具匿蹤性能的KF-X戰機模型。 圖/路透社

戰機核心裝備研發成本高昂

另一方面,現代戰機的研發關鍵核心在於噴射發動機、航電系統,看看另一個東亞國家的例子。

日本在向美國採購F-35A型匿蹤戰機之外,為了自力研發未來可取代F-2型戰機的匿蹤戰機,防衛省從2006年開始就利用縮小比例的先進技術實證機進行一系列研究,並製造1架X-2「心神」先進技術實證機(ATD-X),自2016年4月22日首飛成功至2017年6月,總共進行25次試飛,完成一連串的戰機高機動性、匿蹤性研究。此外,也投入研發戰機配備的先進整合感測系統,結合了自製高功率AESA雷達、電子支援系統等。防衛裝備廳(ATLA)還與IHI公司合作,研發了後燃推力15000公斤的XF9-1型渦輪扇噴射發動機。

這些先進裝備系統的研發,都仰賴投入大量資金、有經驗人才及長期的時間。相較於工業基礎雄厚、國防工業受限少的日本,檢視想要研發下一代戰機的台灣現況,在航電系統方面,中科院至今僅展示過空用AESA電子掃描相位陣列雷達的概念模型;至於關鍵的動力系統部份,則曾有2030年研發完成後燃推力22000磅、自製渦輪扇噴射發動機原型的構想。

空軍131架F-CK-1型經國號戰機生產完畢之後,漢翔公司(航發中心改組)原本好不容易培養、建立的研發能量、專業人才,或被南韓挖角、或因業務終止而日漸流失。漢翔公司後來是掙扎利用爭取世界民航客機市場的收入,才維持公司存活到今日。

試想,在國機國造政策下投入勇鷹號高級教練機研製的國內廠商,面對僅有空軍66架訂單、外銷困難重重的前景下,又有幾家能穩定獲利、支撐到台灣下一代戰機計畫的展開?

圖為X-2「心神」先進技術實證機(ATD-X)。 圖/路透社
圖為X-2「心神」先進技術實證機(ATD-X)。 圖/路透社

用愛來造機造艦?

在現行政府政策下,打著愛台灣的名義大肆投入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台灣的基礎工業實力本來就不扎實,所謂的國造重要組件都只是在台組裝,以台灣的市場這也無口厚非,反而是較好的選擇。但前提是,考量到後勤維修及技術轉移相關條件對扶持國內產業有幫助,而不是肥了代理商苦了終端軍隊使用者;國造戰機如此,國造潛艦更如此。

原本連大型巡防艦都延宕再三的造船能量,卻突然宣布可以自造潛艦,到底是宣傳還是台灣的工業能力獲得第三方的加持可以彎道超車?一切只是政治的虛幻口號還是真有其事?在公開透明的前提下相信沒有人不支持武器國造

先不說別的,航空產業是需要投入高成本、長期才能獲利,同時更需要政府長期、明確、一貫的推動政策,日本、南韓就是很好的例子。現在的政府強力主導國防自主,但未來真的能夠持續支持、投入預算嗎?看看美國2020年10月剛批准的四項軍售案,而且國防部後續還有其他採購計畫,政府未來是否仍有可以用於國機國造的足夠銀彈,恐怕是一大問號。

2017年蔡英文總統在左營軍港登上海虎號潛艦,宣示潛艦國造決心。 圖/軍聞社
2017年蔡英文總統在左營軍港登上海虎號潛艦,宣示潛艦國造決心。 圖/軍聞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