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貿易的稀土戰爭:中國管控出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 全球防衛雜誌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美中貿易的稀土戰爭:中國管控出口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稀土常運用在電子元件、半導體、軍用裝備等,被認為是戰略性資源。 圖/路透社
稀土常運用在電子元件、半導體、軍用裝備等,被認為是戰略性資源。 圖/路透社

2020年美中貿易戰的其中一項議題,由於近期中國想用來對美國施壓,因此特別受到關注,那項議題就是稀土。

其實稀土並不算「稀有」,只是其分布範圍極為分散,難以找到具有商業價值可集中開採的稀土礦藏,而且經常是兩種或多種元素結合成為合金,必須加以分離。另外,因為稀土常運用在電子元件、半導體、特殊材料,甚至軍用裝備如飛彈、雷達、光學元件、各種感測器,乃至塗料等,因此被認為是戰略性資源。

稀土應用範圍廣泛

稀土元素依不同電子層結構、物理及化學特性,還有礦物中的共生等特性,可分為輕稀土及重稀土兩類,前者包括鑭(La)、鈰(Ce)、鐠(Pr)、釹(Nd)、鉕(Pm)、釤(Sm)、銪(Eu)、釓(Gd);後者則包括鋱(Tb)、鏑(Dy)、鈥(Ho)、鉺(Er)、銩(Tm)、鐿(Yb)、鎦(Lu)、鈧(Sc)、釔(Y)。

全球稀土礦主要偏重於輕稀土,重稀土僅佔不到1%,但卻佔1/4的市場需求量,所以消耗速度很快。其中,重稀土礦藏的90%集中在中國,因此中國在2017年開始管制開採量,其替代礦源即是緬甸,2018年開始,緬甸提供全球約一半重稀土礦產,並在中國精煉。重稀土廣泛運用在鋼鐵、玻璃、陶瓷、電子、石油等領域,做為添加成分,可以增加金屬抗腐蝕性,輕稀土則主要用於高科技或電子產業等領域。

稀土提煉成為有色金屬後,應用範圍極廣,包括智慧型手機、基礎、電腦、光學電子、醫療、能源、航太等科技領域。除了國防、科技等領域,稀土在日常生活所使用的電子產品中也非常常見,例如手機、電腦、顯示器、相機、音響及擴音器(喇叭)等等,無一不會用到一種以上的稀土元素。

鈰用於玻璃可吸收紫外線;釹和釤可用於永磁體;鉕用於核能領域;銪用在螢光塗料上;釓用於放射性醫學器材;鋱用於電腦儲存等磁性材料;鏑除了可用於永磁體添加劑外,也可用在精密機件及核能工業領域;鈥可做為鹵素燈添加劑,也可用於醫療用雷射;鉺可用在光纖上,其特定波長可減少光衰減率,也可用在鏡片著色;銩可用於X光機射源;鐿可用於熱屏蔽塗料;釔可增加金屬抗氧化及延展性;鈧則用於增加合金強度,以及半導體。另外,銪、鋱、鈰等三種稀土可用於液晶面板和光學器材,使用範圍非常廣泛。

飛彈的尋標段也大量使用珍稀元素金屬。 圖/美國空軍
飛彈的尋標段也大量使用珍稀元素金屬。 圖/美國空軍

F-22上的塗料也使用不少特殊元素金屬。 圖/美國空軍
F-22上的塗料也使用不少特殊元素金屬。 圖/美國空軍

中國將稀土管制作為武器

中共在2009年即開始管控稀土出口,以便保護環境,並限制國內的過度開發,但也引起西方國家不滿。由於美中關係緊張,中共對稀土的進一步管制,也是對西方國家的一種制裁。今年1月15日,「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稀土管理條例》,工信部表示是基於維護國家利益和產業安全的需要,因為稀土對中國傳統產業、新興產業和國防科技進步,都具不可替代性,需予以特別保護,稀土的開採及冶煉分離,都要實施行政許可及項目核准,並建立總量管理。

中共此舉被認為是針對美國,因為美國稀土進口的80%是來自中國大陸,而且美國高科技產業,包括國防工業及航太工業在內,都極為依賴稀土。

有媒體報導,中共正在研究若以稀土管制來報復美國,會對美國造成多少傷害,制裁對象特別是針對出售武器給台灣的雷神、波音、洛馬等軍事工業集團。同時,中國認為技術出口比稀土原料更具威脅性,因此也研擬禁止出口稀土精煉技術。

目前中國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生產國,幾乎壟斷全球九成的供貨。不過稀土蘊藏並不等於開採量,許多國家擁有豐富稀土礦藏,包括美國在內,但稀土開採要付出極高的環境成本,因此美國、澳洲、俄羅斯開採量幾乎為零,相對地,中國產量雖佔全球九成以上,其蘊藏量卻只佔三成左右。為避免其國內礦藏開採殆盡,近年中國也減少國內開採,改向緬甸等國進口稀土,因此緬甸軍事政變導致全球制裁,使中國頗感尷尬。

中國稀土的開採及冶煉分離,都要實施行政許可及項目核准,並建立總量管理。 圖/路透社
中國稀土的開採及冶煉分離,都要實施行政許可及項目核准,並建立總量管理。 圖/路透社

美國高科技產業極為依賴稀土。 圖/路透社
美國高科技產業極為依賴稀土。 圖/路透社

各國的因應策略

美國並非沒有稀土生產,許多國家也有稀土,如巴西、越南、俄羅斯,美國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研究人員指出,稀土在全世界各地均有蘊藏,中國掌控的僅是加工過程,因此不會有太大問題。不過稀土開採及精煉過程勞力密集、危險性高,過程中也會造成汙染,對環境及人體產生危害。因此先進國家幾乎都停止開採及加工,或是仍在開採,但將礦砂送往中國加工。

在美國國內生產,最大的挑戰是環保。美國的帕斯山(Mountain Pass)曾是世界最大的稀土礦場,現在不僅減少開採,而且公司被中國收購,變成中國企業。美國前總統川普任內,有打算重建稀土生產線,減少對中國的依賴。目前,美國正與日本、澳洲合作,建立獨立於中國之外的生產線,兩國正合資興建稀土加工廠,並提供稀土供應合作計畫。在美國的採礦業者也在2020年投資兩億美元,啟封美國的封存礦場,一家澳資公司也和德州合作,重啟德州圓頂山的稀土礦。

另外,美國也投資巴西的稀土開發,未來美、日、澳也會在稀土上結盟,共同降低對中國的依賴。除美國設法降低對中國的依賴外,歐洲也在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成立歐洲原料聯盟,並與加拿大及非洲國家合作,確保原料供應鏈正常運作。

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從最上游的原料生產,到下游的消費端,環環相扣,彼此互相依賴。若限制對西方出口原料,中國的高科技產業也可能受影響,而且西方也開始限制對中國出口高科技,同時重整供應鏈,減少對中國依賴,這將進一步打擊中國科技產業。因此對中國來說,打貿易戰稀土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若美中貿易戰持續加劇,對中國產業的傷害也不容小覷。

美國帕斯山的稀土礦場。 圖/路透社
美國帕斯山的稀土礦場。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