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擊NBA,2021薪資上限恐雪崩式暴跌 | 古硯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疫情重擊NBA,2021薪資上限恐雪崩式暴跌

NBA首例確診的球員戈貝爾(Rudy Gobert)(右)。 圖/路透社
NBA首例確診的球員戈貝爾(Rudy Gobert)(右)。 圖/路透社

去年一場「莫雷事件」,讓蔚為體育全球化典範的NBA碰上始無前例的危機,很多中、美媒體都預估此將是NBA全球化以來,對市場最大規模的一波衝擊。但在全明星週時,美國媒體問NBA主席席佛(Adam Silver),中方抵制是否真如傳聞讓NBA損失數十億?席佛斷然澄清:「『數十億』的數字從來不是NBA官方說法,最多影響不超過4億美元,實際上可能更少。」

當時許多亞洲媒體直接引用NBA副主席泰坦(Mark Tatum)過去接受《富比世》雜誌(Forbes)專訪的一句話:「NBA中國市場比十年前大很多,可能達到40億美元。」但實際上「NBA在中國市值40億美元」,和「NBA每年在中國營收40億美元」,雖然都有40億美元的數字,但市值與每年營收卻差很多。這樣的誤解,導致外界認為莫雷事件重創NBA、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什麼是BRI?

經過大半年喧囂,NBA今年1月初公布了下季薪資上限,從去年暑假預估的1.16億美元,略為下修到1.13億美元,不僅未如預期「2020-2021球季NBA薪資上限將下降10%到15%」雪崩下滑,只有成長幅度比預期少了2.8%,也從薪資上限推算,莫雷事件讓NBA整體收益影響約在1.5到2億美元之間,但聯盟整體營收依然是史上最高。

為什麼從薪資上限可以看出這麼多?NBA將所有籃球相關收入分為「聯盟整體」和「球隊自營」,而整體收入又稱作BRI(Basketball related income,籃球相關收益),在2011年結束封館的勞資協議中,明定球員方可以保證領取49%到51%的保證收益,其中44.74%相關收入再將除以30後微調修正,即為NBA每隊薪資上限。

但就在席佛那次明星賽訪問後,突如其來的一場新冠病毒疫情衝擊,卻讓當初可能損失達到「Billion(十億)」的預言,陰錯陽差地可能成真。

根據NBA實施團隊薪資上限的35年以來,只有兩次下跌紀錄,下跌的幅度都不超過230萬美元,過去從2014年與TNT簽下9年240億美元的鉅額轉播合約之後,薪資上限更從5800萬暴增到現在的1.09億美元。

但受此波疫情影響,NBA緊急喊停球季至少30天,目前NBA總計還有259場例行賽還沒打。本季依美國「Yahoo金融」公布的平均票價,最便宜的灰狼一場要58美元,有21支球隊平均要在100美元以上,其中5隊超過200美元,湖人和勇士更超過450美元,不難推估一場NBA比賽門票收入平均達200萬美元以上。若這259場例行賽最後取消,本季NBA至少要損失超過5億美元。

而根據勞資協議,門票收入計入BRI,每季佔了全部收入的25%到30%,如果用5億美元推估,44.7%作為換算薪資上限,至少超過2.23億,除以30支球隊,光門票損失,就可能直接讓下季薪資上限再砍750萬到800萬美元,相當於莫雷事件的2.5倍。

這還僅僅只有算到例行賽取消,還不計現在NBA還沒鬆口季後賽要不要繼續,如果以上季季後賽總共82場,每場近乎滿場的票房收入來看,至少要再加上2億美元門票;如果季後賽沒打成,另計入其他週邊收入損失,明年薪資上限可能跌幅超過1500萬美元。

當然NBA資方或許可以和球員工會達成某種形式緊急協議,好讓薪資上限不至於馬上雪崩,但無論老闆或是球員,一個嚴峻且不可預期的暑假衝擊肯定是免不了。

NBA第3名確診新冠病毒的球員,底特律活塞伍德(Christian Wood)。 圖/法新社
NBA第3名確診新冠病毒的球員,底特律活塞伍德(Christian Wood)。 圖/法新社

球員會受影響嗎?

如果能夠理解NBA的薪資上限是根據每年總收入而浮動,就可以理解這次疫情對NBA的衝擊有多大。一個問題是,球員薪水會受到影響嗎?

按照現有合約規定,球員依然可以按時拿到薪水,但目前聯盟只保證球員薪水領到4月1日,後面怎麼領,必須視資方與球員工會協商的結果。

一般來說,NBA球員除非有附註將合約分為12個月支付,否則保證約的球員薪水,都是從11月15日起分2周一次、一季12次支領,選擇12次支付的球員,目前還可領取本季90%的薪水,而12個月支付的球員則還有60%的薪水還沒領到。

如果接下來球季能夠恢復進行,球員合約簽定也只到6月30日,已經簽下複數年合約的球員,也將在7月1日起進行新一年合約,現在新舊合約要怎麼認定和繼續執行,勞資雙方也都還沒討論到。

根據勞資協議第39條第5項b款規定,每一場比賽取消,球員會減少1/92.6的薪水,之所以為92.6,是聯盟統計5場熱身賽、82場例行賽和每隊平均5.6場季後賽之總和;同時第39條第五項d款規定,若因發生不可抗拒之力,包含戰爭、重大天災和流行病等,NBA對球員工會發出60天的書面通知後,現行的勞資協議就可以終止。但一般認為,疫情是勞資雙方皆有重大損失的短期影響,目前還不至於用上這條規定。

可以想見,球員和資方彼此願意退讓多少,肯定不會太快產生共識,主因在於薪資上限攸關現行多項薪資條款,如頂薪、中產特例條款(Mid-Level exceptions)、新秀合約等。根據現行勞資協議第4條第9項a款,如果雙方對此無法達成共識,將以該年度的全美轉播合約與前一年的BRI總收益之總數為基準,如果走到這一步,薪資上限將會大降。

其餘受影響的,還有如西蒙斯(Ben Simmons)和席亞坎(Pascal Siakam)等年輕球員,他們在去年開季前提前簽下今年暑假開始執行的延長合約,以他們年資可以領到該年度25%團隊薪資上限的頂薪合約;如果今年薪資上限受到影響,一年至少損失至少將有數百萬美元。

波士頓塞爾提克隊中鋒坎特(Enes Kanter),在球鞋寫上「洗手」字樣。 圖/路透社
波士頓塞爾提克隊中鋒坎特(Enes Kanter),在球鞋寫上「洗手」字樣。 圖/路透社

小結

可以想見,如果勞資雙方對此無法達到共識,2020暑假進入自由市場的大咖球員,如湖人戴維斯、騎士佐蒙德等預期將簽下最高薪資的球員,都會因為薪資上限下降而受影響;如果簽下的是複數年合約,即便2021夏天NBA的薪資上限回到原先水準,這些球員仍會因為複數年合約限制拿不到該有身價,進而選擇簽下短約,讓傷害減到最低。

無論如何,只要例行賽無法順利復賽,夏天自由市場肯定將面臨嚴峻考驗。就先前席佛說法,如果NBA在7月進行決賽,過去正常的自由市場開市是美國時間7月1日,從合約執行角度,自由市場肯定是第一個受到影響與必須立即解決的問題。

疫情爆發至今,雖然已有多項運動受到影響,但經濟面的影響才剛開始估計。要怎麼度過這個史無前例的產業衝擊,顯然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NBA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經濟面的損失現在才正要開始。 圖/美聯社
NBA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經濟面的損失現在才正要開始。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