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屬虛構」的英國王室故事?《王冠》沒拍的「愛爾蘭衝突」 | 翁煌德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純屬虛構」的英國王室故事?《王冠》沒拍的「愛爾蘭衝突」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近日,哈利王子(Prince Harry)接受詹姆斯.柯登(James Corden)訪問,暗中大吐苦水,受訪時聲稱:「相較於寫了關於我的家庭、我的太太或關於我的報導故事,我看《王冠》還比較覺得自在。」又說這部影集雖然大多是虛構,但至少掌握了事實的輪廓,將皇室成員必須把責任與義務置於家庭之上的壓力描繪得當。

回首去年英國文化大臣奧利弗.道登(Oliver Dowden)要求Netflix在播映《王冠》(The Crown)時加註「純屬虛構」的警語,哈利王子此時的發言更像是與英國政府、乃至背後的皇室立場唱反調。《王冠》的確對外界諱莫如深的英國皇室生活加諸不少想像情節,但誠如哈利王子所言,這些所謂的虛構並未脫離事實的輪廓。

已故的黛安娜王妃(Diana, Princess of Wales)當時具體的心路歷程已不可考,但任何人都知道她的處境有如囚徒,喪失社交生活,且得隱忍不忠的王儲夫婿,而這也提供了編劇介入的良機。之所以迫使文化大臣出面發聲,無疑是擔心這齣電視劇會動搖英國王室的根基。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英國立場至上」的劇情

要知道,1990年代之後出生的新一代英國人,對查爾斯王子(Charles, Prince of Wales)的所作所為是陌生許多,對於海外觀眾而言尤然。事實上,除了可就窺探皇室成員隱私的角度來欣賞《王冠》,也可從多個集數的敘述之中,看出所謂「英國視角」的歷史解讀。

猶如國人看久了大美國主義電影,自然也不禁被其價值取向牽著走,作為《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以來最富影響力的英國影視巨作,《王冠》的敘事純以「英國立場至上」,也容易令觀眾形成歷史的錯解。

以第四季第一集〈金棍〉(Gold Stick)為例,本集描述了蒙巴頓伯爵(Louis Mountbatten)在愛爾蘭西北部斯萊戈郡的馬勒莫度假遭到暗殺。若觀者是隨著過去三季看下來,對蒙巴頓伯爵的理解大概就是「查爾斯王子最親近的長輩」。即便是在本集,蒙巴頓伯爵的遇刺事件也不全然是故事的主體,而是以此事件強化查爾斯王子對王室的疏離。

既然如此,劇中自然不會談及蒙巴頓伯爵之所以遭遇暗殺的前因後果,而負責該暗殺行動的愛爾蘭共和軍(Irish Republican Army, IRA),也未能獲得具體的呈現。然而編劇彼得.摩根(Peter Morgan)的選擇是合理的,英愛衝突不是《王冠》故事主體,若要透過該集來解釋「北愛爾蘭問題」的歷史背景,將會使得故事完全偏離主線。

而編劇也知道,一旦強化愛爾蘭共和軍的身分與立場,無論是給予正面抑或負面描述,恐怕都會使得作品添上非必要的爭議。但對於英國與愛爾蘭之外的觀眾而言,此敘述方式就有一定的理解障礙。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英國、愛爾蘭與北愛爾蘭之爭

論及北愛爾蘭問題的始點,無疑得從1609年的阿爾斯特種植園殖民計劃(Plantation of Ulster)開始說起,當年王室為了有效同化愛爾蘭,將英格蘭與蘇格蘭新教徒送去愛爾蘭北部的阿爾斯特省佔地生活。原先住在當地的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土地遭到強奪,並遭到血腥殘殺,埋下族群對立的禍根。

新教徒與天主教徒的對立在此膠著上百年,雖然愛爾蘭地區早在18世紀末期就有建國獨立於英國的呼聲,但受限宗教派系的衝突,始終未能成事。北愛爾蘭新教徒的根源來自英國,因此對英國更具有認同感。但整個愛爾蘭島的天主教徒更以愛爾蘭人認同為傲,只是長期以來他們受到英國的強權壓迫,被視為低賤人種,愛爾蘭語(又稱蓋爾語)更被禁止使用。

1845年至1852年間,因為英國輝格黨政府錯誤政策而造成的愛爾蘭飢荒,導致100萬人死於飢餓,迫使百萬人被迫離開愛爾蘭(多數人選擇遷移至美國),使得全境減少了四分之一的人口。但這起危機卻也加深了愛爾蘭人的民族認同,深化了對英國政府的不滿。

19世紀末,愛爾蘭獨立運動抬頭。20世紀初,經過多名革命先鋒的引領,迫使英國政府同意愛爾蘭獨立。然而,英國所提出的《英愛條約》(Anglo-Irish Treaty)卻只同意愛爾蘭的26個郡得以獨立建國;剩下位在北方——也就是以新教徒勢力為主的六個郡——則續留英國,構成「北愛爾蘭」。

支持條約者與反對條約者從此掀起為期將近一年的愛爾蘭內戰,迫於情勢簽下條約的革命領袖麥可.柯林斯(Michael Collins)則在1922年8月遭到暗殺,其事蹟可見電影《豪情本色》(Michael Collins, 1996)。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復仇」

筆者曾在都柏林與一名公車司機閒談,他妙喻道:「英國表面上把家還給你了,卻偏要在你的廁所插旗,就是不容許愛爾蘭完全的獨立自主」。但對於北愛爾蘭的新教徒而言,事實卻並非如此簡化,其人口數事實上多過當地的天主教徒,就新教徒的立場來看,當然不可能選擇加入以天主教徒構成為主的愛爾蘭。

愛爾蘭內戰最後以支持條約派的國民軍(National Army)獲勝落幕,反對條約派的愛爾蘭共和軍雖然失勢,但仍保留地下活動。在1960年代後期,北愛爾蘭天主教徒受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Martin Luther King, Jr.)發起的民權運動感召,對於天主教徒在住房、選舉權與工作權等權益上始終遭到英國歧視而有所不滿,遂在1969年起發動小規模和平遊行。但其行動卻遭到代表英國保皇勢力以暴力反制。

1972年1月30日,天主教徒在博格賽德地區舉行和平遊行,手無寸鐵的他們遭到倫敦派駐的傘兵血腥殘殺,造成14人當場死亡,史稱「血腥星期日」(Bloody Sunday)。起先天主教徒並未將英國軍方視為敵人,但在經過這起事件之後,愛爾蘭共和軍獲得了更多激進年輕人的支持。主張南北統一的「共和派」與擁護英國主權的「聯合派」(又稱「保皇派」)雙雙走向武裝對立。

蒙巴頓伯爵遭到暗殺的背景,便是兩派對立激化之時。如劇中所述,當時的情勢其實並不鼓勵蒙巴頓伯爵前往北愛邊界處度假,加上維安鬆懈,致使愛爾蘭共和軍有機可趁。湯瑪斯.麥克馬洪(Thomas McMahon)一早趁船上無人值守,安裝了一枚炸彈,待蒙巴頓伯爵與家人上傳後引爆之,致使他與外孫、女婿母親與愛爾蘭籍船員殞命。

與愛爾蘭共和軍關係密切的新芬黨(Sinn Féin)當時的副黨魁蓋瑞.亞當斯(Gerry Adams)表示,愛爾蘭共和軍對蒙巴頓伯爵的謀殺行動「恰恰是蒙巴頓一生都在對他人做的事」。其行動在英國角度看來,是難以忍受的恐怖主義行動,但對受到英國殘暴壓迫數百年的愛爾蘭天主教徒而言,這卻是大快人心的勝利復仇。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沒拍出的歷史

2012年,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與前共和軍麥吉尼斯(Martin McGuinness)指揮官會面,表徵了雙方的和解。2015年,查爾斯王子也探訪了至親蒙巴頓伯爵遭受暗殺的地點。目前的愛爾蘭共和軍也早已放棄武裝抗爭,紛紛走入體制之內。

《王冠》重提蒙巴頓伯爵遇刺事件,相信未來幾季也不無可能再碰觸到北愛爾蘭問題的後續發展。編導盡量在這一集呈現客觀的事發經過,在事件處理上堪稱妥善,但看在對歷史脈絡不熟悉的觀眾眼裡,難免覺得困惑。

事實上,在1980與1981年著名的愛爾蘭絕食抗議時,以「鐵娘子」著稱的柴契爾夫人(Margaret Thatcher)可視作對蒙巴頓伯爵遇刺事件後的反制。她無視獄中共和派政治犯的絕食抗議,以及全球各界人權團體施加的壓力,活活餓死獄中十人,其中包括共和軍指揮官巴比.桑德斯(Bobby Sands)。其經歷被拍攝電影《飢餓宣言》(Hunger, 2008)。

後續英國對愛爾蘭共和軍的反制在《王冠》之中隻字未提,但在柴契爾夫人的人格描繪上,也可窺見編劇彼得.摩根對她的觀察(以負面描述居多)。如同哈利王子所言,透過《王冠》可約略理解歷史事件的輪廓,但不可全盤信之。然而,彼得.摩根目前對歷史事件的轉譯技巧與尺度拿捏,尚在合乎情力的範圍之中,具有高度觀賞價值。

作為了解英國文化乃至二十世紀現代史,《王冠》提供了許多極具參考性的切入點。許多集數不僅記述了對當下事件的反應,也往往預示了未來事件的發展。第五季的時間線預計將會是以1990年代為主,香港回歸中國是否會呈現、以何種史觀角度來呈現,也值得王室迷、歷史迷與劇迷期待。

《王冠》劇照。 圖/IMDb
《王冠》劇照。 圖/IMDb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