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匠之都史特拉斯堡(上):來上一堂古書裝幀魔法課 | 李志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藝匠之都史特拉斯堡(上):來上一堂古書裝幀魔法課

圖為古騰堡活版印刷示範現場,攝於2011年,法蘭克福書展。 圖/法新社
圖為古騰堡活版印刷示範現場,攝於2011年,法蘭克福書展。 圖/法新社

我腦海裡仍然保留著許多未曾見過也永不會看到的城市,它們的名字附帶一種形貌、或者想像的形貌的片斷或一瞥⋯⋯聳立在海灣之上的城也還在那兒,它的廣場藏著一口井,可是我再也喚不出它的名字,也想不起自己怎樣會給它起一個意義全然錯誤的名字。

——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相信不少人都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當你來到(或從照片上看到)一個遙遠陌生之地,卻總感覺一股似曾相識的熟悉感,潛意識裡彷彿自己曾經來過,實際上未曾去過。而越有想象力的人,對此感應往往也更加強烈。

有時,當你意外遇見一個人,抑或讀到一本書、念想一幅畫面,幾經輾轉,乃至微妙連繫起一座城市,時而思索方向,時而迷戀不捨。冥冥之中,自有緣分牽引。

彷彿走入中世紀歐洲童話裡的夢幻小鎮,位在法國東北部白葡萄酒產地亞爾薩斯省(Région Alsace),地處德法交界,隔著萊茵河與德國相望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德文Straßburg,此處Straße意指「街道」,Burg則是「城堡」,地如其名,即是「街道之城」),自古以來便因周邊河運四通八達的特殊地理環境,逐漸形成聚落城市,遂有「歐洲十字路口」之稱。

史特拉斯堡卻也因此成為鄰近列強不斷折衝樽俎的兵家必爭之地,統治權數度易主,乃至長期醞釀出兼具德式風土民情的粗曠醇厚,以及法式精緻優美的混血文化。誠然,對痴迷紙本書籍之人來說最重要的是,此城亦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最早的活字印刷發源地。

1434年,一名37歲的日耳曼人約翰尼斯.古騰堡(Johannes Gutenberg,1397-1468)從故鄉美因茲(Mainz)來到史特拉斯堡經商定居。他開設了一間公司,專門從事生產鏡子、打磨寶石等金匠技術工作。據說當他使用壓具把鏡子裝進鏡框的時候,突然湧現鑄刻金屬活字的靈感,並開始做實驗,不斷致力於活版印刷研究。後來(1444年)因開設印刷廠籌資不順,與人對簿公堂,乃憤而返回德國老家美因茲,同時也持續進行著印刷準備工作。

及至1455年2月23日這天,古騰堡採用西元四世紀聖經譯者聖傑羅姆(St. Jerome)的拉丁語譯本,並以哥德式黑體字(Gothic Black letter)排版、每頁編輯42行,完整印製出歐洲史上第一批活字印刷書籍《古騰堡聖經》(Gutenberg Bible1,象徵了西方廣泛傳播知識文明的新時代來臨。

圖為教宗本篤十六世閱覽《古騰堡聖經》,攝於2007年,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圖/法新社
圖為教宗本篤十六世閱覽《古騰堡聖經》,攝於2007年,梵蒂岡宗座圖書館。 圖/法新社

2019年8月,法國史特拉斯堡古籍修復大師莫里斯.所羅門來台舉辦古書裝幀講座暨工作坊。 圖/作者提供
2019年8月,法國史特拉斯堡古籍修復大師莫里斯.所羅門來台舉辦古書裝幀講座暨工作坊。 圖/作者提供

「鄧不利多」的裝幀魔法課

此城的地標、高聳壯麗的哥德式建築——史特拉斯堡大教堂(Cathédrale Notre Dame de Strasbourg)——曾被當年在此城學習法律的德國大文豪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形容為「莊嚴高聳、廣袤的上帝之樹」(sublimely towering, wide-spreading tree of God)。鄰近古騰堡廣場(Place Gutenberg)中央矗立著的銅像(立於1840年),紀念的正是活字印刷術發明人古騰堡。數百年來,史特拉斯堡自始皆是傳承歐洲古籍裝幀工藝,以及促進當代出版蓬勃發展的藝匠之都。

緣分像是一座橋,去年(2019)八月底,位在台北長安東路「樹火紀念紙博物館」隔壁新創設的實驗策展空間「鳳嬌催化室」(FENKO)2,特別邀請了來自史特拉斯堡、擁有50年製書與古籍修復經驗工藝大師——莫里斯.所羅門(Maurice Salmon)——使用鳳嬌自行研發的紙材製作仿古書籍,並分享這次使用亞洲紙材製作西方古書的裝訂經驗與技法,同時搭配以「魔法書」為主題的各式裝幀作品展。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Gothic Bookbinding)。 圖/作者提供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Gothic Bookbinding)。 圖/作者提供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Gothic Bookbinding)。 圖/作者提供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Gothic Bookbinding)。 圖/作者提供

講座開始進行之前,筆者有幸受邀,先與「樹火紀念紙博物館」執行長陳瑞惠(陳姊)、「鳳嬌催化室」諸位策展人員和古籍修復大師莫里斯父女一同餐敘閒談。之後,也全程參與了這場別開生面的古書裝幀講座暨工作坊。

近身觀察,老先生上起課來相當熱情、親切(據說本人也很喜歡台灣的美食與水果),感覺是那種會受到學生愛戴的老師(但與他同行的女兒則是相當害羞),再加上圓圓胖胖的身型,以及一臉茂密的銀白色大鬍子,簡直就像是從《哈利波特》電影裡霍格華茲魔法學院(Hogwarts School of Witchcraft and Wizardry)活生生走出來的鄧不利多(Albus Dumbledore)!

果不其然,在莫里斯老先生的詳盡解說下,親身示範何謂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Gothic Bookbinding)的製作過程,包括怎樣釘眼穿線、連續綴訂成冊、裱紙黏貼,以及如何運用繃線和壓條在書脊(書背)呈現出美麗弧線,乃至構思書盒設計等。最後則是讓每位學員嘗試手工縫線,各自完成一本小書冊的簡易裝幀實作。

於是乎,我看到許多學員不自覺流露出一副心滿意足的喜悅神情,彷彿重回小學時代上美勞課時單純享受勞作的快樂。

關於所有使用過的這些紙張材料,根據莫里斯老先生親身說法,過去他從事圖書修復與裝幀相關工作,原本大多是使用日本進口紙作為素材,但他後來嘗試使用了「鳳嬌催化室」自行開發的藝術紙、手工紙、修復紙等多達50款精選紙材之後,最終展現出來的美學質感和修復成果,卻令他頗為驚艷。

2019年8月,「鳳嬌催化室」舉辦法國古籍修復大師莫里斯.所羅門的手工裝幀展。 圖/作者提供
2019年8月,「鳳嬌催化室」舉辦法國古籍修復大師莫里斯.所羅門的手工裝幀展。 圖/作者提供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的製作過程。 圖/作者提供
中古世紀「哥德式裝幀」的製作過程。 圖/作者提供

迷魅的荒花,詼諧的情色

古籍裝幀工藝之外,此城聞名於世的「史特拉斯堡裝飾藝術學院」(École Supérieure des arts décoratifs de Strasbourg),近年來更是在當代藝術、平面插畫、印刷版畫、視覺設計等各領域培育了不少人才。

譬如鍾愛以情色怪誕的紙上劇場來嘲諷現實世界的法國新一代女插畫家瑪麗昂.法洛爾(Marion Fayolle),還有專擅兒童繪本和立體書設計的愛莎.莫珞潔維琪(Elsa Mroziewicz),以及熱衷挑戰跨界時尚藝術創作的法國版印工作室雙人團體「ICINORI」等。觀諸他們出版印製的書籍繪本、海報、版畫等圖像作品,或多或少早已被某些內行的台灣讀者所知悉。

猶記得最早認識瑪麗昂.法洛爾的情色插畫,乃是在數年前走訪赤峰街一帶,緊鄰承德路的小巷內一家名叫「荒花」的書店。起先,我原是透過臉書看到一則關於「荒花」即將舉辦寺山修司主題演講的訊息,因而首度前去探訪。

該書店對外宣稱「十八禁」,一個禮拜只開四天,一踏入店內,便明顯感受一種略帶詭異的頹廢氣息迎面而來。「荒花」不只賣書,同時還提供鹹甜餐點和飲品,也設有簡易的吧台式座位,並且禁止拍照(店內舉辦某些特定主題展覽時除外)。據說因此有效阻擋了平日專門前來打卡的觀光客,確實讓整個空間變得清靜許多。

法國新一代女插畫家瑪麗昂.法洛爾於2016年出版的情色畫集Les coquins。 圖/作者提供
法國新一代女插畫家瑪麗昂.法洛爾於2016年出版的情色畫集Les coquins。 圖/作者提供

瀏覽「荒花」架上經常可見不少有關異色題材的視覺藝術出版品,舉凡血腥、變態、SM、調皮、搞笑、古典、超現實等類型幾乎應有盡有。這裡不僅有大量從日本引進的新舊書刊,包括「別冊太陽」的三島由紀夫、寺山修司專輯,筱山紀信、荒木經惟的攝影集,以及佐伯俊男的日文畫冊。

店裡也有若干台版舊書,就連已經絕版多年的作家辜振豐早期著作《東京讀書筆記:新宿街頭照相簿》竟也出現在此。另外還有來自香港與歐美各地的獨立出版物,比如上海香蕉魚書店的豆本珍藏盒,香港漫畫家智海的限量絹印畫冊,以及其他黑膠唱片、海報等。

就在這裡,我初識並買了第一本瑪麗昂.法洛爾的情色畫集Les coquins(法文書名乃指「調皮」之意,或用再曖昧點的說法,就是「淘氣」)。

過去曾與《紐約時報》和法國時裝品牌Cotélac合作,瑪麗昂.法洛爾素來偏好以男女之間的性愛情事和日常生活為題材,深刻捕捉雙方交往時的「內心戲」,並且露骨地藉由插畫呈現出來。諸如男人下半身的蝸牛想吃女人的菜、女人的下半身被當成弓、掛滿乳房氣球的聖誕樹、漫天飛舞的陽具變成昆蟲⋯⋯。

對瑪麗昂.法洛爾而言,情色其實只是一種表象,這些畫作每每充滿了超現實風格、黑色幽默及諷刺意味。她用自己的語言描繪了我們當下所看不見的,男女社交關係背後的社會隱喻和心理狀態。有時衝突對立,有時曖昧不清。

瑪麗昂.法洛爾素來偏好以男女之間的性愛情事和日常生活為題材。 圖/取自Marion Fayolle
瑪麗昂.法洛爾素來偏好以男女之間的性愛情事和日常生活為題材。 圖/取自Marion Fayolle

▍下篇:

藝匠之都史特拉斯堡(下):以繪本跨界時尚的ICINORI

  • 《古騰堡聖經》共印刷180本,其中150本印在紙上,30本印在上等的皮紙上,現存48部,包括12部皮紙版本與36部紙本。
  • 位於台北市長安東路二段74號1F的「鳳嬌催化室」,乃以當年與「長春棉紙廠創辦人」陳樹火一同罹難的夫人賴鳳嬌為命名,同屬財團法人樹火紀念紙文化基金會所管理,與原有的紙博物館彼此相依、但各自獨立。「鳳嬌催化室」主要定位為全新的文化品牌,包含各種紙媒藝術的跨界合作、策展,以及紙張的材質實驗等,並提供藝術紙、手工紙、修復紙的專業諮詢,還有「客製化的製紙服務」。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