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分手無法避免,郭台銘不如主動退黨掌握主控權 | 張宇韶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既然分手無法避免,郭台銘不如主動退黨掌握主控權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12日宣布退黨,並親筆寫下退黨聲明。 圖/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12日宣布退黨,並親筆寫下退黨聲明。 圖/郭台銘辦公室提供

郭台銘12日發表聲明退出國民黨,終於結束了黨內連月來的權力交鋒與「豪華的政治冒險」;郭董的大動作,不僅讓藍營的選情徒增變數,也讓韓國瑜新北造勢的效應暫時被稀釋與抵銷。

一些觀察者認為這是國民黨初選恩怨的延長賽,郭台銘只是換了一個新的身份與戰場;也有輿論判斷,國民黨31位大老以「團結奮鬥救中華民國」的連署聲明,恐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然而真正的問題,恐怕是國民黨自身的政黨文化與韓國瑜參選的連鎖反應。

打開潘朵拉盒子後,國民黨建制派危機意識升高

雖然貴為全台首富,但是郭台銘一直對投身政治與參選有濃厚興趣,他個人保守的意識形態與對民主政治的認識見解,註定使他與國民黨之間存有成長記憶與價值的近似性與情感投射。然而讓郭從場外的贊助者走向局內的競爭者,角色關鍵就在於韓國瑜現象的崛起,與國民黨內部複雜的權力矛盾關係。

韓國瑜在去年選戰掀起的政治旋風,其外溢效果讓國民黨意外獲得15席縣市首長的席次,一舉摧毀民進黨的執政基礎。然而韓在選戰前後所展現的民粹草莽的政治性格,也觸動了藍營傳統菁英建制的神經末稍,這也為國民黨內部的階級鬥爭埋下了伏筆。

直白說,在去年九合一大選大勝後,國民黨仍陶醉在「前進總統府,拿下立法院」的集體意識中,全然忽略韓國瑜現象所隱含的「潘朵拉盒子」效應,更別說去檢討這個黨所存在的諸多弊病。

衝突引信來自於吳敦義與韓國瑜的私心與野望,對於吳而言,為了排除朱王對自己權力的挑戰,需要引入外力對兩人產生牽制作用,韓的人氣與韓粉的威力遂成為黨中央大搞權力平衡的工具。

對韓來說,在中了高雄樂透頭彩之後儼然成為全台人氣王,既然吳敦義想要自己配合上演「眾建諸侯少其力」的情節,自己就順便裹脅韓粉、夥同地方派系加映兩場「黃袍加身」與「底層藍的逆襲」的大戲。

深入觀察,吳韓之間的利益互賴關係卻為郭台銘的進場創造了條件。黨內大老赫然發現韓國瑜意圖奪權的企圖,因為韓背後的利益結構意識到入主黨中央與總統府的可能,地方派系與韓粉可能徹底顛覆國民黨的政治文化與既得利益;知識、菁英藍與中產階級打從內心瞧不起韓國瑜的草包政客樣貌,他們認為韓國瑜帶職參選的後果,將會把國民黨一盤好棋打成殘局。大老政治文化結合高級藍的反噬動能,打造了郭台銘粉墨登場的起手勢,吳敦義頒發榮譽黨員時劇情正高潮。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退出國民黨,圖為郭台銘4月份接受國民黨頒發榮譽狀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宣布退出國民黨,圖為郭台銘4月份接受國民黨頒發榮譽狀畫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吹口哨壯膽,郭董識破韓國瑜民調無量下跌困境

作為大老與建制菁英期待的象徵,郭台銘其實扮演的是另一股權力制衡的力量,在商場縱橫四海霸氣十足的郭董,顯然高估了自己的政治權謀,同時也低估了韓粉的動員能量,更忽視了吳敦義處處為自己保留權力角色動機。而這一切則在黨內初選的各種乖張的現象中展露無疑,也為今天的分裂出走種下因果。

郭台銘認為初選制度根本是為韓國瑜量身打造,接電話比賽使得結果嚴重失真,但郭可能忘記自己投入初選時過度樂觀的政治允諾,這使得自己陷入正當性危機的陷阱中。

此外,五場國政發表會固然強化了韓國瑜說空話的形象,但同時也暴露郭台銘對於公共政策認識的膚淺,企業經營與政府治理是截然不同的兩回事。諷刺的是,國民黨在初選後隨即在全代會改黨章,刪除總統得兼任主席的條文,此時的郭台銘才驚醒吳韓才是當下黨內的政治贏家。

郭台銘在初選之後的確認真思考未來,後發制人、等待風起恐是佳策略。簡言之,郭陣營一方面在短暫沈潛過程中做好萬全準備,目的就是等待韓國瑜大幅民調滑落的出手時機。

果不出其料,韓國瑜無法兼顧市政與選舉行程,欠缺政治素養導致無力準備及總統高度的政治論述與國政內容,對自己表達過度自信與行為脫序造成形象嚴重受挫,不僅個人政治信任度出現危機,其民調開始出現無量下跌的雪崩效應。

面對內憂外患的處境,韓國瑜只剩下走向極端製造對立的戰術作為,其目的就是持續裹脅韓粉擺脫換瑜的隱憂,同時保住老二的位置避免出現棄保的後果。

韓的反應可從近日直播失言、與日本學者的出包互動、新北造勢場合台上爆粗口,以及韓粉羞辱馬英九,甚至因不滿《天下雜誌》做的縣市長施政滿意調查而群起出征。然而韓國瑜這種底氣不足吹口哨壯膽的行徑反而被郭台銘看破手腳。試問,那個候選人需要把選前關鍵時刻的造勢動員、連署團結的手段提早出手?若不是選情看壞或是出現信心危機何需打出告急牌?

韓國瑜在日前的新北造勢場爆粗口,韓粉更對前來助講的前總統馬英九報以噓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韓國瑜在日前的新北造勢場爆粗口,韓粉更對前來助講的前總統馬英九報以噓聲。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被孤立化的鋼鐵韓粉,成就不了國民黨霸業

韓的窘境可從兩岸政策協會在韓國瑜造勢後3天所做的民調看出端倪。民調顯示在蔡英文、韓國瑜參選的狀況下,蔡英文獲得50.1%支持,韓國瑜33.7%,差距高達16%。這意味即便韓國瑜窮盡洪荒之力激化韓粉的內聚力,讓在自己藍綠決中重回3成以上的支持度,但同時也付出讓讓蔡英文過半且差距拉大的代價。

如果再就民調幾個關鍵指標觀察,就更能看出韓國瑜民調的侷限性。

就年紀層來看,韓國瑜在青年世代絕對慘敗,30歲以下的支持度只有小英的六分之一、40歲以下則不到一半,僅有在60歲以上的老年層擁有相對優勢;就區域觀察,韓國瑜在都會區、中南部農業縣市陷入絕對劣勢,只在中彰投(派系地盤)桃竹苗(客家族群)擁有相對優勢。綜觀來看,韓國瑜的絕對優勢在人口比例較低的外島與花東地區;就學歷來看,大學教育程度以上韓國瑜的支持度遙遙落後,僅在小學畢業此一指標中擁有絕對優勢。

殘酷地說,韓國瑜目前在已經失去青年世代、知識分子、農民與中間選民的支持,只靠少數深藍軍公教族群所構成的鋼鐵韓粉,難以成就國民黨的霸業。這些民調所反應的趨勢,相信也在郭陣營的參考中,構成了郭獨立參選的依據。

既然郭台銘參選箭在弦上,與其被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並被扣上違法黨紀的道德大帽,不如主動退黨突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高度。

關鍵在於,郭台銘看到當初勸進的大老竟然也是連署成員,再加上多年來國民黨只會拿「中華民國滅亡」的說詞,進行廉價的情緒勒索與道德綁架,在韓國瑜民調毀壞之際,對於準備走自己路的郭台銘而言,豈不是切割的好時機?

郭台銘與其被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並被扣上違法黨紀的道德大帽,不如主動退黨突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高度。 圖/路透社
郭台銘與其被動被國民黨開除黨籍並被扣上違法黨紀的道德大帽,不如主動退黨突顯「道不同,不相為謀」的高度。 圖/路透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