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中國區域的軍事威脅,美國在南太平洋採取積極作為 | 張宇韶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面對中國區域的軍事威脅,美國在南太平洋採取積極作為

美國總統拜登因故取消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行程,不過美國和巴紐仍可望簽署一項防衛協議。圖為赴日出席G7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與岩國基地前來接機的美軍官兵行禮。 圖/歐新社
美國總統拜登因故取消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行程,不過美國和巴紐仍可望簽署一項防衛協議。圖為赴日出席G7峰會的美國總統拜登,與岩國基地前來接機的美軍官兵行禮。 圖/歐新社

拜登雖然因為國內經濟問題之故,日前宣布取消訪問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行程,但先前美國和巴紐正簽署防衛協議也在日程上。該協議旨在允許美軍在雙方同意的情況下,使用巴紐的特定設施和地區,雙方會有這種政治默契,顯然是針對中國在區域的擴張行為而來,特別是在南太平洋的政經行動。

正在討論的可能地點包括莫莫特機場(Momote Airport)、傑克遜國際機場(Jacksons International Airport)、納扎布機場(Nadzab Airport)、隆布魯姆(Lombrum)海軍基地、萊城海港(the Seaport of Lae)和摩斯比港(Port Moresby)。

從二戰至今,南太平洋的戰略爭奪

對許多戰史迷來說,「摩斯比港」這個名字並不陌生,因為這是太平洋戰爭中日軍「MO計畫」的戰略目標,因此在1942年5月上旬爆發了珊瑚海海戰,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在艦砲射程外的「航母對決」。另一城市萊城也是赫赫有名,美軍南太平洋戰區將沿索羅門群島發起反攻,而麥克阿瑟將從巴紐反攻,他將奪回萊城和控制俾斯麥群島作為主要目標,因為萊城日軍刻意經營的基地,經由科科達小徑可直取摩斯比港。

深入觀察,巴布亞紐幾內亞位於「第二島鏈」的南端,該島鏈包括日本的小笠原群島和美國領土關島。關島、巴紐等地美軍可用設施,在台海或南海發生危機時,可提供軍事行動。巴紐也位於連接澳洲與東北亞和北美的重要海上通道上。

圖為珊瑚海海戰中,遭日軍擊沉的美軍列克星頓號航空母艦。 圖/美聯社
圖為珊瑚海海戰中,遭日軍擊沉的美軍列克星頓號航空母艦。 圖/美聯社

澳洲在二戰時的國防最前線為巴紐、索羅門群島一線,除了避免本土遭受攻擊,同時也防止日軍切斷美澳之間的交通聯繫與補給線,這個戰略佈局在聯合艦隊轟炸達爾文港後日益明顯,1942至1943年南太平洋戰事大多環繞這個區域而來,這可從泗水海戰、珊瑚海、瓜島登陸、薩沃島海戰、東索羅門海戰、聖克魯斯海戰、吉爾貝特塔拉瓦戰役、新幾內亞科科達小徑戰役等一系列兩棲與海空爭奪戰中得到驗證。

2019年索羅門群島與台灣斷交,並火速與中國建交,當時外媒報導中國國有企業「森田企業集團」已經為了租下索羅門的圖拉吉島及其附屬的周邊島嶼,而與當地的省政府簽署了秘密協議,可能在島上建設軍民兩用的基礎設施。儘管這項秘密協議在曝光後的七天即因爭議不斷,而遭索國以「違法、無強制約束力,必須終止且立即生效」駁回,這個政治軍事部屬猶如當年日軍的作為,意圖切斷澳洲與美國之間的戰略與交通管道,具備政治與軍事上的威懾效果。

此外,為了反制中國對於區域的軍事威脅,美軍在去年8月悄悄把四架能搭載核彈頭的B-2轟炸機,部署在昆士蘭州澳大利亞皇家空軍的安伯利空軍基地。《歐亞時報》報導指出,透過每天拍攝整個地球圖像的地球成像公司「行星實驗室」拍到的衛星照,發現有四架B-2於澳大利亞出現。

根據報導內容,這些機隊屬於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的第509轟炸機聯隊,負責支援太平洋空軍轟炸機特遣部隊。

圖為2019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左)迎接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右)到訪。 圖/美聯社
圖為2019年時任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左)迎接索羅門群島總理索加瓦雷(右)到訪。 圖/美聯社

美在澳洲軍事部屬的重要意義

美國在澳洲的軍事部署具有幾個重要的意義。首先,澳洲安柏利基地與關島的安德森空軍基地互為犄角,對於遏制中國的軍事行動形成南北夾擊的姿態,如果再加上印度洋上的迪亞哥加西亞的B1轟炸機,就已將印太戰略的地緣政治含括其中。

其次,美國最近幾次兵棋推演的結果都顯示,中國在啟動反介入戰略時,美國在一、二島鏈的重要基地如橫須賀、嘉手納、安德森等基地將會受到中國導彈的飽和攻擊,這些被稱之為「A2/AD」武器的如風-21D(航母殺手)與東風-26B(關島快遞)飛彈將重創美軍設施。為了達成戰力保存除了加固基地的基礎設施外,在印太地區建構更多基地分散風險也是重要作為,菲律賓近、巴紐以及澳洲的新基地符合這套邏輯。

隨著澳洲、美國和英國組成AUKUS聯盟,澳洲的國防預算將會增加至GDP的2.5%,以「抵抗中國和印太地區內帶有惡意的國家」。仔細觀察,2022年澳洲國防預算將提升至約一兆四百億台幣,這個數字已經超過台灣與以色列國防預算的總和,反應了澳洲對於中國軍事擴張的隱憂。然而,中國國防預算只佔其GDP的2%,但是由於其經濟產值的絕對值甚大,規模超越六兆台幣,是台灣國防預算的11倍。

面對中國的區域擴張,美日澳印已組成四方安全機制,在南海進行多次軍演,也意味澳洲的國防最前線立刻北推數千公里直抵南海巴拉望島一線,此外為了削弱中國在南太平洋的擴張野心,美澳與巴紐也進行一系列的軍事部署,這樣的局面就猶如1942年10月在索羅門一帶所爆發的聖克魯斯群島戰役結局一樣,戰史專家形容,「日軍贏得了戰術勝利,但這場戰爭卻讓日本失去贏得戰爭的最後希望」,看來中國似乎步上同樣的軍事陷阱。

圖為今年在美國聖地牙哥洛瑪角海軍基地舉行的AUKUS會議,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左)正在記者會上發表談話。 圖/美聯社
圖為今年在美國聖地牙哥洛瑪角海軍基地舉行的AUKUS會議,澳洲總理艾班尼斯(左)正在記者會上發表談話。 圖/美聯社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