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的不專業爭議:當「科學傳播」成「誰又打臉了誰」 | 阿樹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理科太太的不專業爭議:當「科學傳播」成「誰又打臉了誰」

理科太太。 圖/截自理科太太Youtube
理科太太。 圖/截自理科太太Youtube

身為一個知識型「網不紅」(相信應該一定會有人說:你誰啊),想來跟大家聊聊「科學傳播」這件事。

但是,為什麼標題不寫「科普傳播」而用「科學傳播」呢?除了在學術上比較多的討論是以science communication為名外,對知識傳播的看法中,「普及」除了有化深奧為簡易之外,也隱含著將科學視為「上」,大眾視為「下」的高姿態。由於其目的是以「減少科學知識落差」為主,筆者傾向以「科學傳播」來指稱我們常看到的各種知識型網紅、科普部落客現象,以及各種與科學相關的官方宣傳行為。

今天借來談談科學傳播的主角,就是當紅的「理科太太」。理科太太自去年6月成立以來,YouTube頻道訂閱人數至今已有近百萬人點閱。理科太太也因為近期影片的內容,導致網路上有波質疑她「不專業」的聲浪,其中一項和科學傳播有關的是「有機與動物大便」的議題。

爭議事件的始末,簡單來說是理科太太先在影片中指出有機農法用了動物大便作為肥料,接著《中時電子報》刊登了理科太太談論這件事後,再被郭華仁教授糾正,而郭教授也順口說了句「她的科學是活在五十年前嗎」的評論,接著,更多的媒體與部落客也開始前仆後繼發表評論一依時間理科太太成為輿論熱門焦點。

而本文想要談的是,科學傳播中如果有了錯誤,問題有多大?對科學傳播會有什麼危害呢?網友要繼續當理科太太的腦粉或反對者,是個人選擇,個人不予評論。但是,筆者也建議,我們應盡量不做就人身進行評量,而該就科學傳播上的幾個面向來加以討論。

勘誤錯誤科學知識有其必要

先談談專業程度問題,這點在朱家安的文章中也有提及,筆者雖是科學傳播者,但目前僅有碩士學位、博士班仍在就讀中,科學地位與知識深度絕不及大學教授,所以內容要比最正確、科研知識最新,我鐵定是輸的。但是,就因為這樣就不能進行知識傳播的工作嗎?

不說筆者,在《泛科學》、《雜學校》或是其他新媒體的知識傳播者,有的也非體制內、學術型的科學人,完全不犯錯怎麼可能?問題是,一旦自己所傳遞的知識被發現有誤時,該用什麼方式與態度來面對?

面對錯誤,更正是必要的,而道歉就要看錯誤的程度,筆者也曾數次針對自己寫錯的科普文再寫篇勘誤的文章,如〈地震定位的實作篇之一:比想像中還要麻煩的定位〉一文,由於事後發現計算有誤,便重新修正上架及說明勘誤處。基本上只要不嘴硬、不堅持自己沒有講錯,我想指正方以自己的專業「提醒」別人的錯誤,對科學傳播而言是有好處的。就如同學術論文有審查機制,就事論事的科學討論,能讓科學研究更進步。指正本身也非壞事,而是有良好溝通品質的知識交流,更能助長科學傳播的效益。

但我們可以思考的是,要不要因為犯錯而去指責傳播者?我想可以先由自身的例子來說。

之前有某單位的科普內容有幾處錯誤(其中一部分如下圖所示,地球的層圈構造與說明皆有不少錯誤,但因為已修正,就請不要再去追是哪個單位了),由於筆者一開始循該單位提供的管道反映無效,因此就在個人臉書放上這組圖並藉機酸了一下,該單位中的友人發現,便主動去協調修改為正確的說明。

然而,雖然看似我取得了「勝利」,卻也讓我思考,是不是很多時候所謂的錯誤,是在成品產製過程中的無心之過?如果犯錯者也提出修正的做法,又或如在知識成品產製前已避免談論自己無法談詳細的事(譬如筆者即使是專長地科,也不會去碰觸大氣、海洋、天文中較深的知識),又甚至盡可能的善盡查證科學事實等做法,或許這樣的錯誤情有可原,也無需過度苛責。至少這種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的專業態度,筆者是相當認同的。

筆者舉出的例子,「暖流圈」應為「軟流圈」、岩石圈應多包含再下方一層,而上部地函不宜以這種方式標示。 圖/作者提供
筆者舉出的例子,「暖流圈」應為「軟流圈」、岩石圈應多包含再下方一層,而上部地函不宜以這種方式標示。 圖/作者提供

科學傳播著重知識教育,不是誰又打臉了誰

以往和同樣投身科學傳播的朋友合作時,我們會就科學偽新聞做指正,如黃俊儒教授的「科學新聞解剖室」,雖然一樣是指正,但在執行上是以「說清楚科學事實」、「釐清報導中的偽科學問題是怎麼來的」、「建議閱聽者該如何面對這類新聞」為主要目的。對於科學教育、科學傳播領域的研究者而言,專注於「如何讓知識傳播更好」比起「台面上的人誰對誰錯誰有知識」還要來得重要。

今天即便某某某說對了,也可能幾天後換他說錯了某些東西,糾結於誰打臉誰,到最後留下來的,也只剩下為衝流量的嗜血媒體,以及只看標題的閱聽眾;因為躲在不同立場跟風罵人,是網路上最容易激起情緒、與吸引人氣的方式。而這是科學傳播者最不樂見的結果。最終,關心事實的人依然是少數,在意對錯的、或是圍觀誰又被打臉的還是多數。

但錯誤的人不該被檢討、科學被講得太粗淺不該被建議改進嗎?前文引用朱家安文章也以大學中「助教」和「教授」的差別來說明,我們很常見到助教協助學生理解困難的課堂內容,此外筆者也認為如「共筆」、「學長姊」等也有一樣效果,這些都算是一種「良好的科學傳播」,因為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用更貼近受眾的語言去說明較深的知識。

但任何的知識在簡化時,必定會有些偏差,讓學習者有一些誤會產生,在科學教育領域稱其為「迷思概念」。迷思概念有時便是偽科學的溫床,因此就科學家的角度來看,一定要糾正!但是你會教國中生牛頓力學時跟他們說「啊這個不是『真正的科學』哦,還要加上『量子力學』才能將自然界描述的更完整(然後開始教相對論)」嗎?如果這樣的方式可行,我們就不用做科學傳播了。

科學傳播之難:目標受眾的知識落差

因此,在談科學傳播,「受眾的樣貌」對傳播者來說是很重要的,假如我們想讓大眾有科學的思維、理性思辨的能力,與其批判各種知識網紅的做法,不如跟大眾說明,無論是誰來談科學知識,在「科」與「普」的平衡上絕對有著必然的落差。

若是目標受眾的科學知識水平為國中(或以下),那麼原先的科學專業術語,勢必有不少需要簡化的地方。又如果今天跳出來批判的人,以更高深的術語,甚至以科學權威的角色來服人,而未考量受眾能否理解你批判理科太太的真正理由時,對大多數的網友而言,那些繁複的資訊與高深莫測的「科學」,其實都失去了訊息本身的意義,那些「喔原來理科太太這麼不專業」、「科學家不也就是在玩文字遊戲」,或許才會是網友最真實的感受。至於「不專業」的地方何在,誰在什麼地方講錯了什麼?在越疊越高的門檻上,成為專業技藝的軍火展演,圍觀的群眾也只隨著戰況吆喝、讚聲而已。

值得慶幸的是,這起事件中除了直接受影響的農糧署,還有部分願意把事情說清楚的科學傳播者,如Lin bay 好油(雖然他也酸了一下),即便貼文中的知識量與深度較高,但卻是一個更完整的知識脈絡,也補足了理科太太未能在影片中完整說明的地方。而底下的留言,除了理科太太留言道歉感謝指正外,還有許多對於科學的討論,相當值得一看。

最後再次強調,去畫分、說服所謂的「理粉」或「理黑」,並非本文重點,筆者也無興趣、甚或立場高談闊論。而是想藉此提醒,如果對於科學有那麼一點興趣,無論是誰講的話,覺得哪邊怪怪的時候,去多問、多按幾下鍵盤查證,多方思考資料來源,會比跟風罵人得到更多有意義的資訊,也才能讓大眾的媒體與知識品質有所提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