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臺的影音資產是否為一種公共財?——在香港亞視停播之後 | Cheng Lap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電視臺的影音資產是否為一種公共財?——在香港亞視停播之後

香港本來就並沒有多少免費無線電視臺,最近,其中一家電視臺亞視停播,在停播的那一天,還有人預示在停播那一瞬會給香港人驚喜。那驚喜便是亞視在停播之前出現一段耐人尋味的對白——「一定要獨立,特別是經濟獨立」——接下來轉瞬就沒有畫面了,不知道是想暗示些甚麼。總之是任人解讀。

這個前後算存在了六十年的電視臺,即使已無法不賠本的繼續營運,可是它擁有的巨大影片庫,以及配音資料,卻記載了香港從國共內戰後的歷史。

這些豐富的資產包括珍貴的歷史紀錄,也有一些外購片的粵語配音版本,香港這麼多年來捕捉到的庶民生活片段,一些大家看過的經典港劇,一些敏感的與政治及政府醜聞相關的片段。更重要的是,裡頭有很多令現在青年人,中年人值得回味的記憶。可以說,是這些人生命的一部份,特別是這代表著他們懷念的童年與少年時代。

例如,之前在廣東的網絡論壇看過討論《機靈小和尚》的配音版,有人問,為何現在聽到的粵語配音版跟以前不同?有人答,是因為八七年亞視大火,燒毀了舊的配音版,現在是新配的,這答案讓不少人婉惜。這個事例可見,電視臺的影視資料,是對於這一代人生命有價值的文化遺產。

而電視臺的倒閉,引發了一個問題,就是這些資產也會隨著所有權的易手而轉手,特別是一旦歸入了紅色資金手上,而裡面又有不利中國政府的片段,這便引發了人們的疑慮,質疑買下這些東西的目的,會不會因為政治或金錢上的利益,將這些珍貴的資產刪減甚至毀掉?特別是這些東西在法律上被認定為私產時,這個疑慮就很巨大。

可是,這些私產,卻同時是對上百萬甚至千萬人有價值的東西,是見證香港歷史更迭的遺留,這並不是可以經由創作者再度創作,或者是由另外的電視臺參考去再拍出來的東西。可以說,作為最早期的彩色影像是歷史文物,如果人類文明還能延續一千年,它便可以讓一千年後的人類,比書本更鮮活地看到一千年前的世界。

這麼珍貴而應該留給我們後代的東西,這些鮮活的歷史,卻可能為了一些非常短期的商業利益,或者一些醜陋的政治利益而毀滅。這些片段被深藏在片庫裡,很可能是僅存唯一的,既不會被播放,重視他們的人,若沒有數以億計的財產也不可能買到。如果有人能經營一個電視臺,能夠看到四十年前同一天的電視節目,只怕很多人會看得熱淚盈眶,這些東西能夠觸動人們的感受;而人們卻難有機會去看,難遑論備份。

當然並不是每人都珍惜這些遺產,有些人會直接覺得它們毫無價值,對此毫無感情,如果這樣的人卻因為擁有資本並進一步擁有定奪這些遺產生死的權力,甚至惡意地,買下它就是為了把它毀滅和雪藏,那對人類文明而言會是一種災難。

其實,我們是否該想想要怎樣處理這個問題。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