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蕙君/新冠危機不是只有病毒:日本防疫中的孤獨與孤立 | 獨立評論在天下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何蕙君/新冠危機不是只有病毒:日本防疫中的孤獨與孤立

日本大型長照企業在2020年1月底紛紛設立新冠肺炎對應部門。 圖/法新社
日本大型長照企業在2020年1月底紛紛設立新冠肺炎對應部門。 圖/法新社

判斷新冠對策的觀點,不應該是「醫療」對「經濟」,而是「生命」對「生命」。我在日本長照產業服務,對這件事深有體會。

政府動員前,長照產業就先啟動防疫

回想2020年投完總統大選、回到日本上班後,公司公告提醒社員預防傳染病。公司是長照產業,進入冬季,本來就對流行感冒宣導比較積極,所以也沒特別在意。直到跟同事聊天,才得知海外有未知疾病在發生,公司總部在規劃防止感染對策。

打開厚生勞動省網站,在年初就提醒醫療人員注意有海外渡航經歷的訪客與患者,徹底注意職員的健康管理。大型長照企業也在1月底紛紛設立新冠肺炎對應部門,徹底執行職員的早晚體溫檢測。

回頭看來,日本政府對新冠的警覺性直到2月的公主號郵輪事件才開始啟動,但長照產業平時面對的是抵抗力低的高齡者,對傳染疾病的警覺性本來就比較高,再加上「風險管理」是事業存續重要一環,因此當新冠肺炎的風聲出來,長照設施較能按照既有的傳染病擴散預防手冊,迅速做出反應。恰巧這次新冠病毒的預防方法和流行感冒差不多,我想這是日本沒有像歐美國家發生多處長照設施集團感染、死亡的原因之一。

威脅生命的不只有病毒

隨著疫情擴大,政府頒布緊急事態宣言,嚴格規定長照設施的消毒檢查。為避免群聚感染,勸導日照中心暫停開放,改成家訪型服務。

實際上,此時口罩酒精在日本都短缺,無法籌備物資的機關紛紛歇業。依然在營運的長照設施則禁止訪客,入住者只能使用網路跟外界溝通。

第一次緊急事態宣言解除後,照服員再度檢測高齡者狀況,發現在家受照護的長輩因避免外出,出現肌肉虛弱、抵抗力下降現象;留在照護中心的長輩無法與家人實體會面,憂鬱和失智指數也增高。從結果看來,這些預防政策雖然降低高齡者因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的風險,卻導致高齡者成為一座孤島,失去與社會的連結,增加其他影響生命的負面因子。

長照不只提供生理上的看護,照服理念也包含陪伴長輩尋找生命意義、協助持續與社會互動等心理層面支援。這次為了預防病毒,隔絕外界一切,反而將高齡者推入另一種不利的狀態。

隨著疫情擴大,政府頒布緊急事態宣言,嚴格規定長照設施的消毒檢查。 圖/法新社
隨著疫情擴大,政府頒布緊急事態宣言,嚴格規定長照設施的消毒檢查。 圖/法新社

這次為了預防病毒,隔絕外界一切,反而將高齡者推入另一種不利的狀態。 圖/法新社
這次為了預防病毒,隔絕外界一切,反而將高齡者推入另一種不利的狀態。 圖/法新社

所有人都需面對「孤獨與孤立」

威脅生命的不是只有病毒。「孤獨與孤立」,成為面對新冠時期另一個重大問題。為了阻斷病毒傳播,4月初日本政府公告緊急事態宣言。呼籲企業讓職員在家上班、學校使用線上教學、餐廳縮短營業時間,同時發放補助金,期許國民共度危機。

若只是短暫的緊縮狀態,大家咬緊牙關撐過就好,但不幸疫情持續惡化,觀光飲食、藝術運動等多種產業受到影響,醫院診所也開始出現收入赤字甚至倒閉。去年7月起,日本的自殺人數比往年同期增加,甚至根據日本警察局調查,光是10月的自殺人數就超越當時因新冠病毒死亡的總人數。

其中最嚴重的是女性和年輕人的自殺問題。大學生不單有找工作的擔憂,還有見不到朋友的寂寞。高中小學停止授課後,未成年人在家需要照顧,此時職業婦女多選擇回到家中,造成家庭經濟水準下降。人們普遍為避免感染而減少社交,煩惱無法向他人訴說,也增加了抑鬱傾向。雖說網路可以與他人聯繫,但人類是有五感的動物,螢幕無法彌補實體見面才有的溫度。

這之中的每個環節息息相關,關鍵字則是「孤獨」與「孤立」。2021年2月12日,日本菅內閣指派「孤獨、孤立對策擔當大臣」,將針對自殺防止、關照高齡者、兒童貧困問題做出對策,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將是2021年的重點課題。

正確地恐懼、正確地預防

疫情對策的主要對象不是醫療或高齡者,而應該是永續經營讓所有人都能安心生活的社會。遵守自肅原則,能避免自己感染,也守護他人的生命。然而過多恐懼、過度防禦,則會產生負面情緒問題,導致攀高的自殺率。

病毒固然可怕,但人類無法永遠與外界隔絕。日本提倡「新生活模式」長期作戰,試圖取得醫療與經濟的平衡,醫界也呼籲大眾「正確地恐懼,正確地預防」。例如面對受衝擊的飲食業,有醫師提出新的外食態度,像是「飲食本身不危險,危險的是飲食時說話的飛沫傳染,顧客應避免人多、空氣不流通的環境,吃飯時不說話,飲食時間外戴上口罩,而業者則必須徹底消毒與設置桌間隔板」、「減少外食次數,但每次外食時可以點高價位餐點,以行動守護喜歡的餐廳」等。

地球本來就不是無菌室,將風險化為零是不可能的。該有的態度是對風險有正確的認知,降低發生的可能性,並規劃發生後的對策。新冠肺炎像是地震一樣,無法百分之百避免,只能盡力預防。若不幸有人感染,周遭更要發揮守望相助的精神。

換個角度來看,前所未有的危機,也是讓社會改變的契機。例如疫情讓人擺脫週而復始的生活,有機會內省自己;減少通勤不出遠門,開始關心居住周圍的事物;減少外出的生活,也讓我們有機會體驗行動不便、長期在家的高齡者感受。社會進行一場「斷捨離」,從大量生產、大量消費的價值觀解放,離開人口過度集中的都市,思考社區單位的生活營造。

病毒的問題若能解決,日本預期面對更嚴峻的經濟、少子高齡化等考驗。除了依靠科技輔助外,找回「為他人著想」的日本文化,我想將是社會永續經營的關鍵。

(※ 作者:何蕙君,現任職於日本本土東南亞長照人才管理事業。本文授權轉載自「獨立評論@天下」。)

疫情讓我們離開人口過度集中的都市,思考社區單位的生活營造。 圖/美聯社
疫情讓我們離開人口過度集中的都市,思考社區單位的生活營造。 圖/美聯社

|延伸閱讀|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獨立評論》網站。
※本文由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