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上路前,都市規劃應做好什麼準備? | 邱秉瑜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無人車上路前,都市規劃應做好什麼準備?

自駕車若日漸普及,將緩解路上塞車情形、減少城市裡的車輛。 圖/waymo
自駕車若日漸普及,將緩解路上塞車情形、減少城市裡的車輛。 圖/waymo

無人車更精確的稱呼應是自駕車,若日漸普及,將緩解路上塞車情形、減少城市裡的車輛。然而,自駕車上路既能為城市帶來好處,也可能造成問題,需有更多法規及政策來管理。

高雄今年(2017)10月將主辦「生態交通全球盛典」(EcoMobility World Festival),已選定哈瑪星地區作為慶典期間15人座無人駕駛電動巴士上路的實驗場域。未來,若高雄成為台灣第一個無人駕駛車(簡稱無人車)普及的城市,也不令人意外。

無人車,更精確的稱呼應該是「自駕車」,即自動駕駛車輛(autonomous vehicles,簡稱AV),如果越來越普及,不僅將緩解馬路上的塞車情形,甚至進一步結合共享與共乘的理念,也可望減少城市裡的車輛。

要讓都市車輛徹底減少 自駕車宜結合共享及共乘制度

自駕車將如何改變交通?答案取決於自駕車由誰擁有:

  1. 人人擁有私家車,只是其中越來越多人選用自駕車。
  2. 自駕車將以可共享車隊的姿態出現,很可能都是電動車,屬於政府或民間企業擁有,每部車一次搭載一名乘客。
  3. 共享自駕車車隊,採用共乘制度(car pooling),每部車一次可搭載一名以上的乘客。

就自駕車對都市車輛數減少的影響而言,在以上這三種情境裡面,第三個是最佳的。根據OECD的研究顯示,公共運輸系統搭配自駕車共乘,可讓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尖峰時刻交通流量減少三分之二。另有研究更指出,自駕車共乘會讓路上車輛減為現在的十分之一。

即使陌生人共處一車的共乘制度難以讓社會大眾接受,那也無妨;只要自駕車是共享的,就比私家車更能改善交通。自己擁車的人,每次出門都使用同一部車,故傾向買休旅車(SUV)等較大車輛以求舒適;而不買車、純粹使用共享自駕車的乘客,每趟都換用不同的車,故較不介意使用較小型的車輛。路上大車少了、小車多了,交通就更順暢了。

共享自駕車用戶較不介意搭乘小車,小車更多、大車更少,可使交通更順暢。 圖/waymo
共享自駕車用戶較不介意搭乘小車,小車更多、大車更少,可使交通更順暢。 圖/waymo

市中心的室外停車空間將轉作其他用途

自駕車不但能使都市車輛數減少,也能讓既有室內停車場的容量憑空變大,因為車輛會自己開進停車格,與過往相比,停車場不再需要留設那麼寬的車道,也不必再留設樓梯與電梯,有研究就指出其將可多容納60%的車輛。

市中心區的景觀將大幅改變。市中心地價昂貴,路邊停車格、路外停車場等室外停車空間的存在會漸成浪費,因為室內停車場的容量變大了,也因為自駕車可自動開去市郊停車場以求更低廉的停車費用。甚至,加油站也不需存在了,道路空間也不需這麼寬了。

許多室外土地將有望釋出,政府可制定法規以引導這些空間改變用途,選項有很多:人行道、行道樹、植栽、散步道、自行車專用道、街道家具、一般住宅、社會住宅、公園綠地、商店、學校、社福機構或創業空間等,各地方政府可因地制宜決定孰為優先。

自駕車會使市中心室外停車空間的存在漸顯浪費,其土地將有望改變用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駕車會使市中心室外停車空間的存在漸顯浪費,其土地將有望改變用途。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長途通勤不再痛苦 郊區的居住需求將增加

自己開車上下班的人,常會覺得通勤既浪費時間又痛苦。一旦有了自駕車,不必自己開車的人們,就可利用通勤時間在車上工作、睡眠或休閒了。

長途通勤的痛苦程度大幅降低,會使更多人想住到郊區,以尋求比市中心更好的生活品質,要養育小孩的父母尤其如此。一個孩子即使住得偏遠,靠著自駕車仍可照常上下學(不見得要靠父母接送),也不會錯過課後活動,就與住在市中心的小孩無異。這也會讓地處偏遠的學校能維持註冊率而不致廢校。

市中心將有更多住宅開發 人口密度會變高

自駕車的出現,雖讓更多人想住到郊區,但卻也會導致市中心的密度提高。如前所述,市中心區某些土地將轉型再利用,可能會成為住宅,讓市中心出現更多居住人口。

自駕車提供點對點(door-to-door)的服務,讓許多人一天中除自宅與公司可能不會再造訪第三地了。以往那種從車站或停車場步行前往各地的人潮將大幅減少,而許多商家向來致力於吸引這些行人停下來消費,未來它們可能會覺得路過的客人減少,位處市中心的優勢減弱了,便會往市郊搬遷,以圖較低廉的租金。百貨公司與電影院特別有可能這樣做,因為它們不用擔心搬走後流失顧客──反正,會來消費的人們靠著自駕車還是可以順利前來。商家搬走後留下來的閒置空間,亦有可能會被開發為住宅。

此外,商業區或公園的服務半徑內,也就是附近步行可至的區域,房價本來就高,而自駕車的出現,讓就算是不擁車的人也能在短短幾分鐘內抵達這些地方,其結果,就是比以往更大面積的區域被認定進了服務半徑之內,因而房價跟著上漲,隨之而來的也就是更高密度的住宅開發。

自駕車讓長途通勤痛苦大降低,更多人會想住到郊區追求較高生活品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駕車讓長途通勤痛苦大降低,更多人會想住到郊區追求較高生活品質。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為省停車費的空車繞行或併停恐釀交通負擔

開車的人找停車位時,會盡可能找離目的地最近的位子。未來,私家自駕車會先載著車主抵達目的地,再自行尋覓費用較低的停車空間停放,這種設定是為了讓車主花費最小化。

但,假設車主在一地停留的時間夠短,例如只是喝咖啡或看醫生,則自駕車為徹底幫車主省錢,可能乾脆不開去停車場了,而是維持空車狀態,在該街廓周圍繞行,或甚至是併排停車,直到車主辦完事再載其離開。這恐怕會為附近區域帶來多而無謂的交通流量,政府應該要祭出政策,以減少空車繞行或併停的行為。

尖峰時刻的熱門通勤路線仍需公共運輸

自駕車與傳統公共運輸工具相比,搭乘起來既方便又舒適,如果費用又夠便宜,更可能造成公共運輸的衰落。然而,在尖峰時刻,大量的自駕車上路仍會造成熱門通勤路線的壅塞,所以公共運輸還是會恢復高使用率。

公共運輸的衰落並不會很快就發生,因為自駕車要達到高普及率需時甚久。所以,在未來的許多年內,政府依舊得致力於建設捷運、輕軌與BRT這些傳統公共運輸工具,以疏運通勤旅客。

私家自駕車可能會空車繞行或併排停車,以幫車主省停車費,將造成交通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私家自駕車可能會空車繞行或併排停車,以幫車主省停車費,將造成交通問題。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自駕車能為城市帶來好處也可能造成問題

自駕車高度普及的城市,可將許多道路改為單行道,因為單行道越多,交通就會越順暢,交通安全也會提升。開車的人也許不喜歡太多單行道,但當越來越多的人不是自己開車而是搭乘自駕車,對單行道就會更能接受。

目前對自駕車的討論,多聚焦在自用小客車、計程車與公車等載客用途上,但其實貨車亦有望全面自動駕駛化,而消防隊在滅火、載運傷患就醫時,或是清潔隊在清潔街道與清運垃圾時,也均有可能採用自駕車。

每個城市的長程發展策略,都應納入自駕車,以讓城市運作降低成本、提升效率。更多的自駕車上路,也需有更多法規及政策來管理,以因應可能產生的問題。為妥善管理自駕車在城市中的未來發展,政府必須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

每個城市的長程發展策略,都應納入自駕車,因應可能產生的問題,也需有更多法規及政策來管理,政府必須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每個城市的長程發展策略,都應納入自駕車,因應可能產生的問題,也需有更多法規及政策來管理,政府必須思考:我們想要怎樣的城市?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註:本文另以〈自駕車將如何影響都市發展?城市又該如何因應?〉為題,經編輯後刊於《數位時代》雜誌第273期:無人車商業革命。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