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誤解的經典:從道家「竊國」和儒家「恆產」說起

聯合新聞網 二谷
圖/新華社

延續上一篇關於「經典」的討論

在上一篇中,我提到關於經典的兩個極端看法:「一定要讀」和「經典都是屁」,這一篇我想從「一定要讀」的觀點來討論:為什麼我要讀經典。

朱家安有篇短文〈讀論語,不如讀人間異語〉,文中提到: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相信……他不需要讀過論語,也能猜到哪些言論會有道德問題。」

這一點沒錯但也沒對,對大部分人來說的確不需要讀論語原文,因為論語早就內嵌在思想深處。但對於小部份想要追根究底的人來說,讀了論語,比較能夠了解這些有道德問題的言論背後的龐大陰影是從何而來。

例如說,我們常聽到「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這句話,甚至被法官引用在台開案對趙建銘父子的判決中。法官林孟皇寫道:

「早在春秋戰國時代,莊子《胠篋》篇即提及:『彼竊鉤者誅,竊國者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亦即偷竊腰帶鉤之人受到處罰,甚而處死,可是竊國者,反而封侯,可謂一語道出不同社會階級犯罪,存有截然不同之社會後果。」

這段話實在是錯誤百出,可說是填鴨式教育底下,對古文經典不求甚解的典型誤會。首先,莊子生於戰國年代,這是基本常識了吧?春秋有三百年,戰國兩百年,前後差了五百年,一句「春秋戰國」帶過,實在是含混。

再者,莊子一書分內外雜三篇,內篇七篇一般認定是莊子本人所作,外篇雜篇則被視為「後人整理、補述、假託」。《胠篋》屬於外篇,嚴格說來並不是戰國時代莊周的作品,而是後人所作。

但這些都只是考證上的枝節,最嚴重的錯誤是,林法官完全誤解了莊子的文本,不了解道家思想,完全是以儒家的觀點在詮釋道家的文字。

胠是臂彎,篋是箱子,胠篋是「挾箱」也就是偷箱子的意思。這一篇的主題,是從竊盜行為的分析開始,延伸說明道家對「聖人之道」的反對。道家認為:箱子做的越堅固,竊賊偷的時候越高興,因為不用擔心箱子在半路散了。箱子裡積聚的寶物越多,竊賊偷走的就越多。做箱子的人其實是在替小偷打造工具。而聖人建立了「仁義道德」的完備體系,也只是完成了竊賊「一次全偷」的方便而已,甚至還是引起偷竊行為的罪魁禍首。所以才有「竊國者諸侯」這樣的結果:如果沒有國家,竊賊怎麼可能透過偷竊成為諸侯?

道家的結論是「絕聖棄知,大盜乃止;擿玉毀珠,小盜不起;焚符破璽,而民樸鄙;掊斗折衡,而民不爭;殫殘天下之聖法,而民始可與論議」意思是要大家拋棄這些儒家聖人所講的狗屁東西,才能真正理解天地之道。與其說道家不滿意「竊國者諸侯」這件事,不如說道家更鄙棄建立法律、審判他人的聖人們,這其中當然也罵到了根據法條而行使裁判權的林法官,但林法官絲毫不管,還以為引經據典很有學問,可以揭露犯人的無恥,殊不知反而顯示出自己的無知。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錯誤認知?很簡單,林法官是受儒家教育長大的。在儒家的眼裡看到任何文字都只能用儒家的思路去理解。

那麼,儒家又是怎樣想的呢?我的建議是,想要理解儒家可以從最簡單,最通俗的《孟子》開始讀起。例如說開頭《梁惠王上》這一篇短短兩千字裡,滿滿的都是我們所熟悉的名言例句,像是:

不遠千里而來,何必曰利?五十步笑百步,率獸食人,仁者無敵,望之不似人君,不嗜殺人者能一之,莫之能禦,君子遠庖廚,明察秋毫不見輿薪,緣木求魚,無恆產則無恆心……。

在其他篇章裡同樣處處可見熟悉的句子和文字。讀過孟子,就會對「語言決定思想」這句話有新的體悟:兩千年來儒家的語言無所不在地滲透進人民生活裡的每一部份,也因此儒家的思想也無所不在地影響著所有使用這些語言的人,而且是不知不覺地,讓你覺得天經地義地遵循著。

就拿「無恆產則無恆心」這句話來說吧!直到現在,有多少人還依然堅信著「有土斯有財」「人就是要買房子」「拼死餓肚子也要買房地產」?為什麼不像西方國家的人民那樣,把房產視為「為居住而短暫擁有」的財產之一?為什麼東方人尤其中國人特愛炒作房地產?對房地產有近乎偏執的擁有慾?

也許你以為我會說「都是孟子的影響」,但我卻也不這麼認為,因為孟子雖然在《滕文公下》裡說:

「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僻邪侈,無不為已。」

但在《梁惠王上》裡,孟子卻說:

「無恆產而有恆心者,惟士為能。」

對於「士、農」兩個不同的階級,孟子提出的標準是不同的。對於老百姓,孟子認為要給他們恆產,這樣他們才會乖乖地聽話當個順民。但對於士大夫,孟子則期許要「無恆產而有恆心」,不管有沒有房產財富,都要能堅持理想。而這個理想就是「治理人民」,也就是用房地產來控制人民。

所以說,讓人民抱著房地產做順民,的確是孟子傳下的「治國之道」,但讀通孟子的人,也就是士大夫,其實是應該要放棄對房地產的執念才對的。

讀經典就是這樣的過程,自己真的讀了原典才會知道古人真正的想法,而不是像被填鴨長大的法官一樣只會斷章取義、人云亦云地講些套句成語。讀通了經典,才會知道自己是怎樣形成的,要怎樣才能突破。這些都是二手知識裡學不到的東西,都必須由每個人自己去實踐,自己去尋找。

最後,人是思想的載體,去除思想之後的人只是生物性的存在而已。我們之所以有做為人的個體的自覺,絕大部份來自於過去人類思想的累積。這些思想龐大而複雜,有些彼此矛盾,有些已經過時,我們對世界事物的困惑,大多來自於這些思想的不完備或者錯誤指引。理解了經典才能理解這些造成我們困惑的思想的真正面貌,從而認清自己,然後才能朝未知的未來走去。

 

二谷

專長不是文字(其實也沒有什麼專長)所以寫得有點掙扎的半調子鄉民。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