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韓國】韓語文字起源「看」的暴力性(上)

聯合新聞網 陳慶德
圖/維基共享

每年10月9日,在韓國稱為「韓文日」。1從2012年開始,韓國政府把非公休假日的「韓文日」制訂成公休假,當天全國放假一天,而放假的理由,就如同節日名稱一般,爲了紀念韓文字——訓民正音(훈민정음)之創立。

一位在台韓籍獨立記者,同時也是我好朋友的柳大叔,前陣子為了介紹韓文的起源,特別書寫了一篇文章——〈圈圈叉叉韓文字,講話很吵韓國人?〉2;完成之後也特地寄給筆者指教。

韓文的起源,如同他在文內引用《DISCOVERY》1994年6月版的報導,來論述「韓文是最科學的書寫系統」(the most scientific system of writing);文中也藉由歷史文獻的引用(《訓民正音》一書)、韓文字拼寫與發音方式,簡單且扼要地介紹韓文結構,來化解他某一日前往韓國景福宮,聽到中國導遊在介紹韓文字起源時說道:「創造韓文字的人是世宗大王。他是大王,所以有很多宮女。有一天凌晨他跟許多宮女交歡之後,發呆看著門,他突然想起來韓文字。看一下,韓文字跟門紋樣很像,是不是啊?」的誤會。甚至也對臺灣人誤會韓文字就是「圈圈叉叉」,或者是「火星文」、「蝌蚪文」的印象做出澄清。

柳大叔的〈圈圈叉叉韓文字,講話很吵韓國人?〉是一篇很通俗且有趣的「介紹韓國文化文字起源」的文章。

就筆者所見,在研究任何國家文化時,甚至是有關於一個國家的特性,文字是不可能被忽略掉的一環。因為,語言除了存有諸如人與人溝通、學好當地外語可以跟商家殺價等「實用」層面外,更重要的還有「存有論」層面——我們可以透過語言,看到生活在當地的人,他們的存有樣態。而這,也就是為什麼筆者在撰寫語言書籍時,不會在第一頁直接進入文法教學,而是介紹這個語言如何被創立、如何起源的。

據歷史文獻的記載,韓文由李氏朝鮮時代的世宗大王(세종대왕, 1397-1450)於1443年,在位第25年的12月所創。當時,他召集了集賢殿的鄭麟趾(정인지,1396-1478)等學士,根據朝鮮語的音韻結構,並參考中國音韻學,建立出一套專門紀錄朝鮮語音韻的文字。三年後,也就是世宗大王在位第28年(1446)的9月,才正式向全國人民頒佈這套語言系統,在當時被稱之為「諺文」(或「彥文」),而官方頒佈的正式名稱為《訓民正音》。一直到了20世紀初,才改以「韓字」(한글,)這一名稱稱呼之。

「訓民正音」是什麼意思呢?依據《訓民正音》題解乃是「教導百姓正確的聲音」3 在當時的歷史環境背景下,能學習漢語、寫漢字的人,畢竟是少數,因為能上私塾學接受教育的大多是貴族,平凡老百姓是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格學習私塾所教授的「貴族」文字——漢語教育。但是,人不分貴賤,平日生活人與人交往還是需要溝通對話,世宗大王故在「訓民正音」頒佈時,說道4

國之語音,異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爲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耳。

韓文剛問世之際,遭受到韓國上流社會人士的排斥,有的官員甚至要求世宗大王將之廢除,因為他們怕若被中國知道,會被嘲笑為蠻夷之邦使用的「夷字」。

當然,就現存的古代文獻,我們可以看到不少朝鮮官員私底下使用著諺文,因為跟漢字比較起來,諺文更便於學習與書寫。

但需要說明的是,韓文在字型結構上利於跟漢字夾寫,而當時的韓國人是嚴格區分「韓」、「漢」兩種文字,即在實際書寫韓文時,並沒有夾寫漢字。另一方面,由於朝鮮婦女普遍較少機會接受教育,她們就算會書寫,也大多使用韓文,而非使用當時被視為貴族文字、有水準的「漢字」。易言之,在朝鮮時代中期,雖然官方文件的書寫使用著漢字,但民間百姓與婦女普遍都用韓文來書寫。而到了宣祖末年,當時的御醫許浚(허준, 1546—1615)更著手把原先以漢字所寫成的醫學用書與經典,重新用韓文編寫且解讀,利於醫術在朝鮮民間普及發展。5

但是,當年的訓民正音和現今的韓國語有很大的差別。

其中最大的差異,乃是最初期的二十八個基礎標音韓文字母,因韓語音韻結構的變化,導致現在有四個符號消失不見。於是,今天大家所看到的韓文只剩下二十四個標音符號。

底下為當時的文字以及之後消失的標音符號(以紅色標示出),分述如下:

子音部份:ㄱㄴㄷㄹㅁㅂㅅㅇㅈㅊㅋㅌㅍㅎㅿㆁㆆ

母音部份:ㆍㅏㅑㅓㅕㅗㅛㅜㅠㅡㅣ

剩餘的二十四個基礎字母相互組合,構成了今天韓國語四十音字母表6

韓國語字母,子音(包括基本的子音、雙子音以及硬音):

ㄱ、ㄲ、ㄴ、ㄷ、ㄸ、ㄹ、ㅁ、ㅂ、ㅃ、ㅅ、ㅆ、ㅇ、ㅈ、ㅉ、ㅊ、ㅋ、ㅌ、ㅍ、ㅎ

韓國語字母,母音:(包括基本的母音以及複母音)

ㅏ、ㅐ、ㅑ、ㅒ、ㅓ、ㅔ、ㅕ、ㅖ、ㅗ、ㅘ、ㅙ、ㅚ、ㅛ、ㅜ、ㅝ、ㅞ、ㅠ、ㅡ、ㅢ、ㅣ

有趣的是,韓國當地學者認為,韓字(한글)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被創造出來,極為不可思議。有人甚至極端地說,韓國語中除了組字的字母排列規則,與長期受到漢文化影響,進而吸收來的漢語詞彙讀音之外,韓國語的整套文字系統幾乎是不受任何文字的影響。因此,論及韓文(訓民正音)的起源說(기원설),可說是眾說紛紜。

韓國聲韻學學者則認為「訓民正音」的韓文標音符號起源有十大可能,分述如下7

第一,人體發音器官起源說:

我們一直認為韓國語是一種「拼音文字」,但是在原初設計「訓民正音」,世宗大王其實是想模仿中國「六書說」(象形、形聲、指事、會意、轉注、假借),形成一種象形文字。但就筆者而言,漢語的特性之一——衍生新字的繁殖能力太強,如中文的「江」、「海」、「溪」、「海」等,有「水」部首,大多指向「水類」之物。這並非只有當初二十八個音標可以輕易創造出來的。但我們在最原初的「訓民正音」版本,仍可看到世宗大王的企圖心。此說主要的依據為《訓民正音》‧〔解例篇〕:「正音二十八字,各象(人體發音器官之形;筆者註)其形而制之。」

第二,古篆起源說:

此說主要是依韓國史書,《世宗實錄》中,世宗25年12月記載:「是月上親製諺文二十八字,其字倣古篆。」

第三,梵字起源說:

在韓國朝鮮時代有幾位學者支持此論點。如成俔(1439—1504)《慵齋叢話》:「其字體,依梵字為之。」以及李晬光(1563—1639)《芝峰類話》「我國諺書字樣,全倣梵字」為佐證。

第四,蒙古字起源說:

此說主要為韓國兩位有名的儒學家所主張,李瀷(1681—1763)《星湖僿說》,以及柳僖(1773—1837)《諺文志》提及「我世宗朝命詞臣,依蒙古字樣......以製,諺文雖刱(音:創)於蒙古,成於我東」。

第五,蒙古八思巴文字起源說:

主要是來自李能和(1869—1943)《朝鮮佛教通史》,認為韓國語是參考中國的字母法,以及加上印度的梵文、八思巴文而成。

第六,高麗時代文字起源說:

申景濬(旅庵,1712—1781)《韻解訓民正音》中主張是和高麗時代文字有關連,但此說不受主流接受。

第七,義理、象數起源說:

因為韓文字形多是由橫豎直線而成,如ㄷ、ㅁ或者是圓形 ㅇ,故此文字特徵與中國象數、易經以陰、陽(陰及陽)極為相似的特性,故有此一說。

第八,像古代窗戶形狀起源說:

此說,主要是德國學者,P. Andre Eckardt(1884—1974)主張,我們也會將在後面,針對此學者的主張,提出加以解釋、說明之。

第九,「起一成文」起源說:

此說主張者,認為韓國語的創造,起源自中國學者鄭樵(1104-1160)的「六書略」中的「起一成文圖」而來,「起一成文圖」中記載著:

衡為一、從為│、邪│為ノ,反ノ為ㄟ,至ㄟ而窮。折一為┐、反┐為┌、轉┌為└、反└為┘,至┘而窮。折一為┐者側也。有側有正,正折為Λ、轉Λ為V、側V為<、反<為>,至>而窮。一再折為ㄇ、轉ㄇ為ㄩ、側ㄩ為ㄈ、反ㄈ為コ,至コ而窮。引而繞合之,方則為□、圓則為○,至圓則環轉無異勢,一之道盡矣。

第十,諸如其他起源說:

有的言「訓民正音」起源自西藏文字、八里文字、或者是契丹文字等。

以上就是有關於「訓民正音」的十大起源說。

值得一提的是,在現今韓幣紙鈔上面,分別有五萬元、一萬元、五千元跟一千元,而一萬元鈔票上面的人頭像,就是他們以引為傲的世宗大王肖像,可見韓國人對於他們語言的發明者是多麼的景仰以及尊敬。而五萬元為申任堂(신사임당, 1504—1551),五千元以及一千元上面分別是兩位韓國有名的儒學家李珥(이이, 1536—1584)跟李滉(이황, 1501—1570),由紙鈔上的肖像小細節觀察,可見韓國人尊重他們自己國家內的傳統儒教文化,以及無形文化財產部分。

但是,這些都只是在「自然態度」上觀看韓文文字起源的觀點,它並沒有回答筆者的問題,即,韓國人一開始在創造韓文文字時,他們所寓含的意識。若就結論說,在韓文文字的起源創造時,我們將看到視覺的暴力。一種重視「看」的暴力性,且迄今,這種「看」的暴力性,仍是深深影響著當代使用著韓文的韓國人與他們的社會。

圖/報系圖庫

註1:

此節日於1926年朝鮮語學會(日治時代韓國當地的愛國語言學會)所制訂。

註2:

〈圈圈叉叉韓文字,講話很吵韓國人?〉;來源

註3:

我們簡略地分析一下《訓民正音》一書的結構,《訓民正音》一書可以分為「本文」(본문)、「解例」(해례)以及書末的「鄭麟趾序文」(정인지의 서문)三個部分。「本文」意在點明創制「訓民正音」創制的目地,在其中包含韓文的音價、活用法說明。「解例」則又分為六個部份,分別是:

最後,在《訓民正音》一書內,最後的「鄭麟趾序文」一文中,則記載著「訓民正音」的創造者是誰,以及其文字的優越性、解例本編纂者及編纂目的銘記。

註4:

筆者譯:因為本國的發音、聲調跟中國是不一樣的,所以我國的文字和中國漢字往往無法互相流通,但是我們的人民還是需要講話、溝通,鑑於此,我特地新創了二十八個音標,方便來讓我們人民學習,以便於在日常生活中來使用。

註5:

有關於之後韓文、漢字書寫政策的爭議,請參閱筆者《韓國人入門》(五南出版社)一書介紹。

註6:

有關於韓文演變,請參閱筆者《首爾大學博士班的韓語文法筆記本》 (聯經出版社)、《簡單快樂韓國語》(統一出版社 )二書內前言的介紹。

註7:

引自姜信沆,《訓民正音研究》‧【訓民正音起源說】一書。

陳慶德

南韓國立首爾大學西洋哲學博士候選人,主攻「現象學」。著有《無鏡の国度—...

陳慶德 世界脈動 再寫韓國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