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供一個公民的主觀評論,期許這些「主觀」能擴大成為社會共識,變成主流的客觀思維,促成台灣國家正常化。BLOG:李柏鋒的擴大機

政大外交系學士,政大俄羅斯研究所碩士,研究興趣為俄國電影政策,望持續書寫與理解自大也自卑的北國,成為俄羅斯語境的「知識份子」。

簡妙如,中正大學傳播系教授,流行音樂、媒體文化研究者。熱愛獨立音樂,還有各式邊緣、對味的獨立次文化。閒來沒事要聽音樂,忙碌不得閒時,更要聽聽音樂哩。

認得幾個字,上了幾年學,打了幾份工,寫了幾本書,出了多次國。認得了這些國字,就寫了那些國字。著有《憂鬱的邊界》、《介入的旁觀者》,《日常的中斷》等。
FB「島嶼無風帶」。

丁桀,小時候不愛運動,卻曾入選游泳、跆拳道、及壘球校隊成員。長大後,才發現運動教會我許多事,但因為生性懶散加上天分不足,最後無奈選擇運動研究這條路。目前為旅居歐陸的運動研究者,長期關心台灣運動及政策發展,希望以運動為媒介將臺灣介紹給世界各國。

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助理教授。
聽見貓就停下腳步,越走越靠近城市後台,暗黑光影中持續練字描繪百種灰色記憶,目前研究特別關心(後)殖民城市中的市場、後巷與監禁地景。

瓦礫,哲學/社會學/歷史學學生。研究課題:權力與感受性、夜間生活與光的歷史。以台灣歷史上的知識型構與政治論述場域為觀察對象,進行長期寫作。

多年救生員經歷,因在海邊救過太多人,有感於台灣游泳教育的不足,決定創立荷蘭游泳教育品牌「像一條魚LikeAFish」,根據溺水真實情況設計游泳教學內容,分享水域安全觀念及水中自救技巧,希望所有人都能親水、不怕水、愛上水,安心玩水開心回家。著有《跟著救生員學水中自救》。

政大日文系,南加大(USC)傳播管理碩士。旅日文化教育觀察者。資深廣告人,並曾受聘於日本政府教育局。現任華視日語文化單元講師,日本交通部口譯導遊專員,國語日報專欄作家。著有《奇怪的日本人,奇妙的日本語》(時報出版),《日式教養不一樣》(商周出版)。FACEBOOK:www.facebook.com/peopleinjapan

台南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護學系畢業,現正修習藝術史中。熱愛家鄉,紀錄與學習各項文化資產,喜好民俗、傳藝、建築、藝術,自許為「文史紀錄者」。

鄭秉泓,高雄人,寫影評,策劃影展,也在大學教電影,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及《台灣電影變幻時:尋找台灣魂》。

歷史學碩士生、知識搬運工見習。

鳴人放送,英文名為Voicer。針對公共議題,邀請來賓與談、分享編輯觀點。眾人齊鳴,發出風雨時代最響亮的聲音。收聽方式請上Apple Podcast、Spotify、KKBOX、SoundOn、Firstory等App搜尋「鳴人放送」線上收聽。

台北人,兼任劇本開發、影評寫作等行銷工作。著有小說《無名指的回憶》。

日本一橋大學社會學博士候選人。曾主持台語廣播節目、也任職過環境NGO,總在實作與觀察、街上及紙上之間漫步,揣度自己的位置與能耐。關注母語、歷史及環境議題,試圖從不同的顯像中找出潛在的共通問題。合著有《脱原発をめざす市民活動――3.11社会運動の社会学》、《台湾を知るための60章》,譯有《如何改變社會》(小熊英二,社会を変えるに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