掀起完美家庭不安的《絕歌》——犯下日本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前少年A的自傳 | WaCow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掀起完美家庭不安的《絕歌》——犯下日本連續兒童殺傷事件前少年A的自傳

前少年A出版自白書《絕歌》。 圖/時報文化提供
前少年A出版自白書《絕歌》。 圖/時報文化提供

得從封面說起。

這本書在台上市的命運多舛:小燈泡事件尚未讓社會回神,加上香港誠品一本描寫犯案過程的小說未限制年齡購買的爭議作法,讓恐懼再度於群組裡擴散發酵。「絕歌」是否在台現身,讓出版社陷入兩難,上市後也面臨誠品通路拒絕上架的命運,或許這一片空白的封面和大小不成比例的「限」字,正是一種無語又無奈的自白,默默控訴著這種「被要求」近乎偏執的自制,本身恐怕就已經是一種病態——但這樣就能減少我們的不安了嗎?

前三篇教授們重量級的專業導讀,適時抹平初翻書時的激動,用我們熟知的專家視角,提供更多閱讀動機和心理準備,並將案件發生後,受害家屬的動向與前少年A的動態排成時空縱軸,引導我們進入日本社會當時的情境脈絡裡。

書中前半部是前少年A對犯罪始末與審判過程的心路歷程,後半部則是結束感化教育重返社會的人生故事;我們永遠無法得知前少年A自我剖析性格轉變的原因是否完全屬實,在心理層面與寫作方法上,勢必包含有意識或無意識地過濾篩選,但這都無法阻止正視一個驚人的事實——前少年A來自一個平凡幸福、疼愛孩子的尋常家庭。

在前少年A的筆下,父親勤奮工作、樸實忍耐,母親溫柔持家、包容體貼,童年時光更有外婆寵溺式的關愛,在學校即使自己陰鬱難以親近,仍有幾位玩在一起的朋友,家中也有弟弟們的跟隨……,犯案後全家仍毫無條件地接納他。這些背景跳脫以往的刻板認知,與「不良少年」或「犯罪者」多來自破碎家庭、缺乏管教與關愛的資訊大相逕庭,那麼在一個看似完美的家庭架構裡,前少年A又經歷發生了什麼,以14歲之齡連續犯下兩起殺童案件呢?

前少年A不是特例。仔細回想台灣近年來幾起無差別殺人犯罪事件裡,也有少數是這樣的案例。

自傳的字裡行間中,不難看出當時心境的複雜程度。撰寫傳記時已三十初頭的年紀,處理起來尚感吃力,更別提當時只有十幾歲的孩子,必須獨自面對各種紛湧而來的怪異情緒:最親密的外婆死亡、頓失情感連結的「錨」、適逢11歲初次感受性衝動,這些情緒轉移、堆疊、連結在一起,用我們難以理解無法想像的方式悶燒變形,最終成為性虐待與人際溝通障礙結合的罪惡原型。

日本社會向來對失序難以容忍,自然對此事件大加分析研究,不少媒體評論猜測「與母親的關係出了問題」,或質疑家庭教養方式,對此前少年A花了些篇幅為母親辯駁,對一向疼愛關注自己的母親深感愧疚,也對父親建立家庭的背景提供細節;除此之外,書中完全沒有提及任何升學壓力、菁英教育、同儕排擠等社會結構性問題。簡單來說,前少年A的自白推翻所有人猜測的因素,當時的他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心靈避難所,這個秘密世界彷彿被層透明堅韌的膜包圍,看似活在日常生活中卻誰也無法進入。

然而,我們仍可輕易地從蛛絲馬跡裡感到矛盾:

「我一直以為父親跟我完全沒有共同點,我也不想有。就向父親對我的喜好毫不關心一樣,我也要表現得對他的喜好毫無興趣。……而只是因為我是「自己的兒子」這麼單純的理由,他就像是一直告訴自己一定要愛我一樣,隨身攜帶我的照片,這如同背負罪衍一樣認真耿直的父親,令我好生哀傷。」

「關於我所犯下的事,我最不想被知道的就是我母親了。我沒有自信她在發現後還會把我當成自己的小孩繼續愛我。但母親儘管已經知道了我其實是個甚麼樣的人、對被害者做了多冷酷的行為,她還是一如以往—不,甚至是超乎以往完完全全接納我的真面目……」

前少年A寫下文字時已是結束感化教育重返社會的成年人,以親身經歷「確認」父母對他的愛。但時空倒流的當時,難道這不正是前少年A最親密的外婆死後,難以和父母情感交流而築起秘密聖域的理由嗎?

重頭翻書一次,前少年A描寫許多外婆與他親密互動的往事,但對於父母給予的不愁吃穿的小康家庭,雖也有提及外出慶生的家庭聚餐,除此之外,再也看不見前少年A與父母間的任何對話、任何事件的生動記憶,而他前期在學校的暴力行為,也一次次輕易地「被包容原諒」。沒有對話、沒有深入了解,前少年A對自己的存在感徹底感到懷疑。整個不斷殺害小動物的六年級,和初次感受到身體發育的驚恐慌亂,在一片平靜且極其蒼白的家庭生活裡壓抑下來。

書裡與父母的情感交流,幾乎都是犯案後才開始的。父母的震驚不解可想而知,身為孩子的前少年A,也沒有能力意識自己對親密的愛有多麼渴望。

愛,需要被具體的生活小事展現才有真實感;愛,需要大量的對話溝通才能流動洗滌心靈;成長不是照表操課的豐富行事曆,也不是樣板家庭的拍照旅行;父母對孩子「無條件的愛」更不能是輕易忽略孩子異常行為的藉口,那些都是孩子心中發出求救的警報訊息。

前少年A給了我們豐富的故事文本,或許每個人對內容解讀不同,但唯一相同的是我們都在猜測。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徹底了解他人的內心,即便是自己孩子也是如此,我們口中對孩子的「了解」,若只是停留在單純的喜好與生活習慣,那麼很有可能不自覺地踏上完美家庭的假象裡,忽略孩子成長時不斷變動、不斷被生活挑戰的脆弱心靈。

生活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從生下來開始就必須使盡吃奶的力氣。身為一個母親看完「絕歌」,我給自己的提醒是永遠不要輕忽孩子內心世界的變化,不斷地和孩子產生新的連結、新的關係。那才是生活的重點,其他的都不是。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