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技職教育的危機與轉機——Maker 型技職教育 | 陳鍾誠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台灣技職教育的危機與轉機——Maker 型技職教育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前言

在資訊工程領域裏,我們經常看到一個現象,那就是很多外科系半路出家的程式領域人才,實力都非常堅強,而且通常在產業界表現傑出。但是相反的,很多資訊工程系畢業的學生,連程式都不會寫,而且畢業之後通常不走資訊領域,從事的工作也與所學無關。

這樣的現象,讓我開始思考,究竟在人才培育的過程當中,大學應該扮演甚麼角色?而一個大學資訊工程系的老師,又應該傳授給學生哪些知識呢?

資訊領域的擴展

在我大學的時代,電腦領域還沒有像現今這麼多元與豐富。那時候我們不知道甚麼是「網路」,還沒有見過「視窗」環境,每個人手上拿一個容量只有 360k 的磁碟片,插進電腦磁碟機後,就可以開始寫程式。

但是現在,我們一開機就上了網路,用 Google 隨隨便便就可以找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程式與資料,臉書上面的好友成千上萬,每個人關注的焦點都不太相同,即使同樣身在資訊工程系,但是大家的研究方向與專長都差異甚大,同一個科系的老師間都不知道其他人到底在研究些甚麼?不同領域者寫的論文往往其他領域的人都看不懂,然後每個人都專注在自己的領域當中,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理解整個產業與學術的整體現況。

資訊工程領域,從軟體到硬體,又可以分為「硬體、韌體、系統軟體、應用軟體、網路、動畫、遊戲、人工智慧、資訊管理」等領域,而每個領域又可以進一步細分成更多的子領域,像是硬體可分為「數位或類比」的電路,而系統軟體又包含「作業系統、編譯器、組譯器、虛擬機、...」等等。

研究與產業的分化

於是,我們的學術研究,也就這樣的區分再區分,區分到極為細小的程度,就成了一個研究主題。而一個資訊領域的研究者也就這樣在一個細小的主題上研究了一輩子。或者採用另一種功利的做法,在國科會的補助利誘下隨波逐流,神經網路技術熱門的時候就去做神經網路研究,雲端技術紅了之後就突然變成了雲端專家。

然後,產業界也有類似的細分情況,做電路板的一直做電路板,寫驅動程式的人一直寫驅動程式,做晶片的區分得更細,從「設計軟體、蓋晶圓廠、電路設計、VHDL、Verilog 設計、製程、光罩、封裝、測試……」,每個人幾乎都只熟悉他的那一小部份。而整體的產業,就在這種情況之下被切割得支離破碎,但也因此而能透過專注與分工建立起龐大且複雜的工業體系。

在軟體方面,每個程式語言通常都各自形成一套體系,即使同樣在網站設計領域,寫ASP的通常不懂怎麼寫 PHP,寫 PHP 的又不懂 Ruby on Rail,當然這些人對 C/C++ 所形成的系統程式也會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

當今資工教育的反思

於是,當一位沒有技術背景的高中生,進入到大學資工系的時候,勢必感到徬徨、困惑與焦慮。

當他從「計算機概論、微積分、機率統計、線性代數、離散數學、工程數學、程式設計、電子學、電路學、數位邏輯、資料結構、演算法、系統程式、組合語言、作業系統、編譯器、軟體工程、專案管理、視窗程式、動畫設計、遊戲設計、行動裝置程式設計、網路概論、網路管理、網路程式設計、TCP/IP協定、無線網路、人工智慧、神經網路、資料庫」等等一路修上來,即便經過了大學長達四年的訓練,也往往只能走馬看花,而難以成為真正的專家或技術高手。

但是對那些從「數學系、哲學系、社會學系...」等領域半路出家,某天突然想到要跨入程式領域的非本科人士而言,他們根本就不會去學那麼多的東西,而是從一個他有興趣的主題,例如架設網站、或者寫手機程式開始,一路採用「做中學、學中做」的方式,不斷的進行「思考—實作—思考—再實作」的循環,直到自己在那個領域能夠悠遊自在、無所掛礙,然後他們就成了該領域的傑出人才。

於是,我們不禁要問,那些大學資工系為何要教那麼多樣化的課程,但卻又培養不出優秀的技術人才呢?

資工教育的另一種可能

我們是否應該採取另一種方式,學習「半路出家那些人」的訓練方式,來設計「資訊工程科系」的課程呢?暫且讓我們想想看這樣的方式會不會更好!

假如有個大學資工系,該科系所設計的課程就是為了要培養「專業的程式人才」,於是當他們看到像 Xdite 這樣從數學系來的人可以成為 Ruby on Rail (RoR)網站設計專家,就決定了要朝這方面設計課程。於是他們重新設計了整個課程,如下所示:

Web 概論、HTML 、CSS、 JavaScript、 Ruby、 Rail、 Ruby 的系統軟體、網站效能分析與調校、AJAX、Rubygem……  

此時,假如那些來念這個科系的人都非常確定自己要成為 Ruby on Rail 的專家,而且動機超強,那麼或許這個科系有機會培養出這方面的傑出人才。

但如果有些學生並不想學 RoR,而是想做嵌入系系統,那麼又會如何呢?

如果我是個高中生

假如,我回到高中時代,從新選擇念一次大學的話,我會怎麼念呢? 我時常在想這樣的問題!

如果我想要成為Ruby on Rail (RoR)的人才,那我很可能會選擇不念大學,而是直接找到一個RoR高手,或者一間採用 RoR 的公司,然後直接跟著那位高手,或者到那家公司去工作,透過這個過程學會整套的技術,並且不斷的透過網路社群與開放原始碼的交流,並將設計作品放上github去,讓自己在不斷的磨練當中成為RoR高手。

當然,一定有人會說,程式語言就像流行服飾一樣,一下子就過時了,當你訓練自己成為 RoR 高手之後,或許 RoR 就已經過時而沒用了,這樣的訓練又有甚麼價值呢?

但是,會這樣說的人,通常不太瞭解,當我們學習 RoR 的時候,其實學到的並不只是RoR,而是一整套的程式設計概念、環境、工具與模式。於是當RoR過時的時候,我們很快就可以學會另一套更新更好的技術,只不過採用的程式語言與架構有所不同罷了。

當然,技術的變化也有可能非常得大,大到讓一切所學都得重來,就像台大校長李嗣涔年輕時所碰到的,從「計算尺」變成「真空管」的時代,或者從「真空管」變成「積體電路」的情況,那過去所學的硬體技術很可能都會被廢棄而難以使用了。

但是,一但碰到這種大變化時,我們也只能不斷更新自己,努力的尋求跟上時代的方法了。

不過即使碰到從「計算尺」變成「真空管」的巨大變化,大學裏所學到的「物理學、微積分」等課程,仍然不會過時,這或許是為何大學要強調那些基礎學科的原因了。

但是,有利必有弊,這些基礎學科,雖然很重要,但是在產界實務上並不容易產生直接的幫助 (不過對理解上卻很有貢獻),而這也正是「技職教育」與「大學教育」兩者之間的不同點。

所以在技職教育上,或許我們可以開設像是「程式設計系、RoR 科系、 Web設計系、麵包烘培系」,然後在一兩年之內培養出優秀的人才,這種做法其實有點像補習班,但卻是納入正規教育的結果。

就我所知,印度軟體產業的最重要人才培養機構,並不是大學,而是資訊職技訓練班 NIIT 與 Aptech,而這正是我們的教育體系所缺乏的一個重要元素,因為我們的技職已經大學化了。

如果我決定念大學資工系

假如我真的決定去念大學資工系,那我想要的,應該就是可以探索「軟體、硬體、網路、動畫、遊戲、人工智慧」等等各個領域的自由,因而決定給自己一段較長的時間,去學習與沉澱,去體會大學生活,去感受無拘無束的學術氣氛,去和一群優秀的夥伴切磋互動,而不僅僅是為了取得學位而已!

當然,現在台灣的大學能否提供這些,我是有點悲觀啦!

即使大學裏沒有,但是學習早已無國界,網路上的資源,像是MOOC、開放課程、開放原始碼、各種社群等等,絕對會有讓我們不斷學習的機會,只是要自己去尋找而已!

學校並不是工廠,不單只是負責生產人才的地方,但是學校有責任提供一個讓人成長與學習的環境,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這所學校就不再有價值了!

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嗎?

有人說:「大學不是職業訓練所」這句話其實是有點道理的!但是把大學當成高高在上的研究機構,而貶低技術或職業訓練的價值,我想是誤解了這句話的含意。

大學不能只是職業訓練所,也提供更寬廣的研究與探索空間,但是大學裏開設職業課程並沒有甚麼不對,把技職教育貶低也不能讓大學感覺更高尚。

在一個開放的社會裏,需要技職、也需要大學,大學可以教授技術或職業課程,但是技職則提供了一個更密集學習技術與職業能力的環境。事實上像是美國的麻省理工學院(MIT)與加州理工學院(UCLA)等著名的理工學校,正是一群教育工作者將德國技職教育帶回美國所創造出的成果。

在一個多元的社會裏,應該能夠容許各式各樣的教育模式,讓學習者能夠根據性向與志趣選擇他們所想要的學習環境,而不是大家都朝著那種看來比較高級的大學去擠,這樣的想法只會讓整個社會更加貧瘠,學習更加無趣而已!

技職教育的新機會

在台灣,電子資訊類的二專體系似乎已經滅絕了,這點我們可以從技訊網中清楚的看到。

即使如此,二專體系的滅絕,我認為反倒為密集且短期的技職教育,創造了一個全新的可能性。

由於台灣的技職已經高教化了,導致技職與大學同質性過高,這在學歷報酬遞減,大學生求取好工作相對困難的今天,大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勢必會逐年下降,加上少子化衝擊的結果,未來高等教育的品質勢必大幅的下降 (其實現在就是這樣了)。

假如我們能創造出一所像 NIIT 或 Aptech 這樣的技職教育機構,提供為期一到兩年的高品質短期技術訓練,那我想在在大學充斥的情況下,這種密集的訓練反而會是一個亮點。對於那些有心從事此類工作,但是卻不想耗費四年在大學裏閒晃的同學來說,這樣的教育方式會更緊湊而有效。

這種教育機構最好能採用住校的方式,讓大家密集的取得想要的技能,然後快速的到職場上去工作,而這也是 NIIT、Aptech 等機構之所以成功的原因,也是我認為台灣技職教育可以學習的新方向。

FabLab、Maker 與技職教育

最近台灣的電子資訊產業已然走向下坡,產業裏的一些人才也紛紛在思考創業的可能性,而高等教育在少子化的衝擊下也逐漸面臨崩潰甚至倒閉的命運,像是高鳳、永達等學校都是很明顯的案例。

但這代表台灣應該退出電子資訊產業,或者不需要再訓練這方面的人才嗎?

我的看法是,剛好相反!

因為危機就是轉機,台灣電子資訊產業過去幾十年經過實戰磨練出來的那些人才,有很多人其實懷有滿腔的熱情,願意投入高等教育,但是礙於大學聘用上的一些規定,讓他們無法將所學的技術傳承給下一代。

如果我們能夠成立一些可以取得學歷的技術教育機構,然後聘請這些經過產業洗禮的人才來教授實務技術,就可以避開現今台灣高等教育過度重視論文,輕忽實務的缺陷。這樣不僅能平衡目前的高教生態,也能讓電子資訊產業的實務技術得以傳承並繼續發揚光大,可以說是一舉數得的好事啊!

打造全新的技職教育

這兩年,我看到一群有心的科技人才,開始關注教育的領域,像是洪堯泰耗資千萬自費創建了 Fablab.Taipei,提供大家一個學習與製造的空間。而系統程式高手 jserv 開始到成功大學開設嵌入式系統的課程,教學生自己撰寫作業系統,動手打造真正可用的裝置。我們也看到 OpenLab.Taipei FabLab Tainan FUTUREWARD 等 Maker 組織都逐漸的成立了。

我想像著,假如有機會重新打造一所新的技職學校,我們該怎麼做呢?

如果這所學校,能搭配 Maker 自造者的精神,將 FabLab 這種結合創意與工廠的方式引進學校,讓學生可以透過一系列的課程,學會從「模具、車床銑床、CNC、電路設計與印刷、單晶片、控制程式」等硬體技術,一路到「軟體、網路、動畫、遊戲」等等領域,就可以讓技職體系的特色完全突顯出來,我認為這是台灣技職教育與產業接軌的最佳機會。

這所學校的學生不需要事事都懂,他們只要在「做中學、學中做」的過程中學習到「如何學習的能力」就夠了!

所謂的 Maker,不就是結合了工匠與研究精神,想做甚麼,就能自己動手做出來,然後盡情發揮創意的那種人嗎?

新一代的技職教育所要培養的,就是這種融合了工匠與研究者精神的 Maker 啊!

更早的職業教育是否可能?

假如,我們真的擁有了這樣優質的 Maker 型技術學校,那麼、我們的下一代真的需要接受大學教育嗎?是否他們只需要接受專科教育就夠了呢?更或者、他們只需要接受高職教育就夠了呢?

甚至我們是否應該提供一種教育的選擇權,讓他們有機會在國中就開始接受職業教育,經過三到六年的訓練之後,可以選擇在15歲或18歲就可以投入職場,而不需要多花4到7年去接受高中或大學教育呢?

從「資訊科技」的角度看來,這未嘗不可,而且將會是一個相當有吸引力的選擇。

因為我們看到許多優秀的 Maker 與程式人,都在非常年輕的時候就展現了技術能力,對於他們而言,大學或高中教育,根本就是不必要的時間浪費啊!

從小學習當一個 Maker

就我所知,德國的技職與學術教育的分流從國小五年級就開始了,這看起來實在非常早,仔細想想後卻是非常有道理的。

因為一個小學四年級的學生,其實已經具備了母語「聽、說、讀、寫」的能力,對於數學的「加、減、乘、除」也已然熟悉了,這些能力已經足以應付日常生活,並且做為進一步學習專業的基礎。

在我們的教育中,國小五年級到高中這一段漫長的時間裏,所學習的主科不外是「英、數、理、化、史、地、社會」等等科目,但是沒學習這些科目並不妨礙技術的學習。舉例而言、我們真的要學會「求解聯立方程式、幾何學、英文、牛頓力學、化學元素週期表 ...」等等內容才能去學習「資訊工程」嗎?

就我個人的想法,我認為根本不用!

勉強來說,英文是有需要學習一些,才有辦法開始學習「程式設計」,但是我們也可以先教那些「程式語言裏會用到的英文詞彙」,像是「if, for, while, function, do, main, var, char, int, float, double」 等等關鍵字,然後就直接讓這些「小小程式人」上戰場去進行磨練,這樣的學習或許更為有效,更適合那些想走實用技術的學生也說不定。

因此,我們設計出了下列的課程與銜接方式,讓想學習程式領域當一個 Maker的人可以有各式各樣的學習組合,他們可以選擇「小學畢業、國中畢業、高中/高職畢業、或大學畢業」時出去工作,而且隨時可以回來銜接更進一步的教育,這樣的安排或許比現在硬梆梆的教育體制會好得多啊!

圖表/作者提供
圖表/作者提供

如果小孩想學水電、或者是烘培,那又有何不可?我們應該給他們選擇各種學習的機會,如果他們能夠提早接觸到職業領域,而不是被迫在學校當一個乖乖聽老師講課的小孩,那麼這樣的嘗試或許可以幫助他們盡早發現自己的性向與志趣。

對於那些決定在 15 歲就出去工作的人而言,我們希望能夠透過申請在家自學的方式,讓他們在想要的時候仍然能回到學校。不管是繼續求學,或者繼續嘗試下一種可能的領域,都不會因此而延誤受教權,這種高彈性的教育方式,才是我認為較好的一種學習制度。

當教師們還在為了「國文多一點時數或少一點時數」而爭吵不休時,是否曾經想過,這種大一統的教育規定,正是扼殺學童心靈的最快方法。或許有些人可以主張「教育應該從基礎做起,所以英數理化是很重要的」,但是當這些人企圖將這種主張強制套用的其他人身上時,其實正是在摧毀我們的教育根基。這種大一統的想法,只會讓我們的學生繼續望著窗外發呆,聽著不想聽的課,過著沒有目標的人生罷了!

...

有了這樣的想法,我決定要進行一個計劃,那就是號召金門大學的老師來投入這種新型態的實驗教育,希望透過與國小的合作,讓我們的技職教育能夠有一個全新的可能性,於是我成立的下列社團,短期的目標是與「金門的國中小」合作,讓自願參加這種新型態教育的小朋友,有機會透過這種方式成為一個 Maker 型人才。

  

◎ 金門Maker型實驗教育中心:臉書社團

歡迎金門五六年級的小朋友加入,也歡迎任何人複製這種想法。

另外,為讓Maker在全台灣滿地開花,所以我在網友建議下也開了一個全國性的社團,網址如下!

◎ 台灣Maker型實驗教育中心:臉書社團

 

 


如果您想進一步瞭解「Maker 型實驗教育中心」的想法,請參考下列簡報: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