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方法(三):台灣的「多元包容」停錯了地方 | 范疇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思考方法(三):台灣的「多元包容」停錯了地方

photo credit:richardobeirne(CC BY 2.0)
photo credit:richardobeirne(CC BY 2.0)

道理上來講,思考應該是一種純粹理性的活動,但在現實中,能夠純理性思考的人,恐怕一萬人中也只有一個,那是因為人的情緒和氣質,無時無刻不在干擾著我們的理性。在本系列的前兩篇中,我們談到了「獨立思考」——個人如何從集體中獨立出來,以及「破除我執」——個人如何從自我立場、自我情緒中分離出來。

這篇要談的是,個人如何從自身的「氣質」中解放出來。

六種氣質,你哪一種?

若要細分,世界上的人有無數氣質,這裡只舉出六種為例:

遇到問題時,第一種人只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第二種人好奇這事為什麼會發生,第三種人想的是如何解決問題,第四種人喜歡問這事有什麼意義,第五種人問的是這事對我有什麼好處或壞處,而第六種人首先會為他人著想。

有個小故事,刻劃出這六種氣質的人。話說六個朋友坐在客廳聊天,突然廚房冒出一絲火光。A的反應是:發生了什麼事啊。B的反應是:又沒人在廚房,怎麼會起火?C當下跳起身問:滅火器在哪裏?D腦中的第一個反應是:這時候冒出火光,是不是代表了什麼意義?E則拔身奔向門口逃生。F想的是,如果火大了,如何幫助大家逃生。

A可以作記者,B可以做學問,C可以成為實幹的工程師或管理者,D作哲學家或牧師不錯,E作商人或政客很合適,而F可以成為慈善家或志工。

其實我們每一個人身體內都住著這六種人,不斷交織出現。關鍵問題是,電光石火的那一剎那,哪一種反應會跳出來壓制其他五種反應?A?B?C?D?E?F?在平常,我們每個人都會裝,但是在事態逼人而來的一瞬間,我們就都露出了「本性」。

如果世界上的事情都容許我們好整以暇,那就不太需要討論「思考方式」了,反正時間多的是,慢慢想去吧,就像假日漫遊,哪需要GPS呢?然而,人生的轉折點往往就在短短的一兩年、甚至一兩個月之間,事到臨頭,你的氣質就決定了你的第一反應,而第一反應就決定了你接下來的思考方向。

一旦你的「第一反應」促使你進入一種思考方向,每往下走一步,就越難以回頭走其他的思考方式;這就像走進一條隧道,繼續往下走,只能把你帶到這條隧道的特定出口。

因此,我們最好知道,在以上六種氣質(反應方式)中,那一種才是「我」;換句話說,六種反應中,你的「第一反應」是哪種?

「多元包容」的台灣為何紛擾?

強迫自己意識到自己的氣質,是思考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環,它可以讓你察覺別人對同一件事情的結論和你不同,並不一定是別人「不對」,而可能僅僅是別人的氣質和你不同,導致他走進了一個和你不同的隧道。你應該和他辯論的,不是隧道出口的對錯,而是在走入隧道之前,應該挑選那一個入口。

我們可以把這種「認識自己氣質、認識他人氣質」的功夫,應用在面對台灣社會中的紛擾現象上。台灣一向自詡為一個「多元包容」的社會,然而,許許多多的議題卻無法妥協,甚至到了一點火就爆炸的地步。我們要如何解釋這個大矛盾?是該說台灣的「多元包容」是假的,還是該說台灣人缺乏「多元包容」的思考技能?

如果大家認識到「氣質決定第一反應,第一反應決定思考方向」這個命題,那麼對上述矛盾現象就可以解釋了。台灣社會的確缺少一項技能,那就是在遇到問題的當下,沒有先辯論究竟應該挑選哪一條隧道的入口,而是任由各種氣質(第一反應)的人散漫的進入自己喜歡的那條隧道,等到每一批人走到他的隧道的出口的時候,每批人都已經累積了大量的屬於那條隧道的推論和情緒,然後就成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無解狀態。當走到了這一步,再談「多元包容」,只不過是一種「和事佬」、「和稀泥」的做作罷了。

有效的「多元包容」,應該是在問題冒出的當下,通過定義問題、說明問題,然後包容各種不同氣質的意見,甚至激烈辯論究竟哪一條隧道是對的,而不是任由人們走進不同的隧道,然後才在不同的隧道出口相互叫罵。

認識你的氣質、理解別人的氣質,也是在思考問題時的一個重要方法。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