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感教育失敗,因為美感的問題不在教育
政府來做美感教育,八成是失敗的。或者說,技術教育之外的任何教育放到義務教育裡,八成都會失敗,因為我們的教育體制擅長讓學生學會做有固定程序的工作,但不擅長讓學生學會做有創造性的工作,也不擅長培養學生做特定事情的興趣。
台灣教育體系這種特色的成因,是整體行政和教育人員的風氣問題,短期內不太可能藉由政策或計畫來改善。
這樣講好了:就前端而言,最完善的計畫,也需要第一線教師執行。但是在現在的台灣教育系統裡,對學生來說,要碰到「有能力引發學生興趣和創造力」的老師,不論在小學還是大學,都只能看運氣。而就後端而言,政府習慣上的那些檢核成效的方式,則讓老師不得不逼迫學生做那些正好會減少他們對該學科興趣的事情(學習單、沒有意義的填空考試等等)。簡單說:酷又好玩的事情才能引起興趣,但當一件事情被學校主導,通常就會變得既無聊又遜。
在一個研討會裡,我曾聽到研究儒家的學者嘆氣指出:我國讓儒家經典進入義務教育唯一的成果,就是讓痛恨孔子的年齡下降到15歲。我相信我們的藝術教育也有類似的效果,就算比較不明顯。
事實上,比起推動儒家思想,我們更有理由不用義務教育來推動美感教育,因為成功的美感教育在本質上必須包容多元:你沒有理由認為印象派展覽比公仔展更有傳遞美感的效果,但義務教育的內容卻在事實上被階級和傳統決定。關於這一點,你從今天教育部長允諾國中小美感教育的三指標之二是「 至國家級的博物館或美術館看一次展覽」和「到國家劇院或音樂廳看一次表演」就可以摸到線索。
如果你曾經在太陽花運動期間到達立法院周遭,一定會注意到佈滿各式牆面空間的創作:標語、手繪、圖文、漫畫,還有裝置藝術。這些創作不但大量,而且還不斷更新,加入最新的搞笑梗,它們和時事對話,也和彼此對話。之所以能達成這樣的結果,就是因為主動的參與者大多認為這些創作和自身相關,並且有趣。當然,你不能期望這些創作跟美術館裡面的那些一樣「正式」:有解說牌、導覽、深奧的創作理念和好價錢。然而,若不將政治立場列入考慮,我相信任何藝術教育工作者都會承認:太陽花運動期間的立法院周遭,就是一個健康鮮活的創作區域--那種你可以期望自己的學生在裡面待了一下,會開始覺得畫畫和創作很好玩,並且躍躍欲試的空間。
不過,我們也可以預見的是,就算略過這些擅自黏貼在公家和私人牆上的作品在政治和合法性上的複雜因素,教育部也不可能會考慮將參觀這個「展覽」列入教育行動。創意太過彈性,公部門無法跟上,這只是案例之一。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我認為,既然由政府來主導美感教育效果註定不彰,那答案很簡單,就是不要讓政府主導美感教育。
這樣講一定會讓我的許多朋友不高興,但事實上,在包括我在內的大多數人生命中的追求清單裡,「美感」其實排得很後面。對於我們這種人來說,起碼要有40K、穩定居所、平日6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接下來才會有餘裕去考慮生活中的美。
從這種想法出發,政府應該做的不是告訴那些可憐的學生到底什麼才是美,而是讓台灣成為一個大家真的有餘裕自己去追求美的地方:實現分配正義、減少貧富差距、正常化工時和房價。畢竟,如果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必須沒日沒夜工作才能維持生活,那他就算從義務教育獲得了什麼了不起的美感,又有什麼用?反過來說,只要環境允許,人本來就有動力替自己找樂子的,在一個大家真的有空閒過生活的社會裡,很多美好的事情都會自己發生,而美感,只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