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不完的性平教育?「性別光譜」與「知識教化」的矛盾 | 朱家安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吵不完的性平教育?「性別光譜」與「知識教化」的矛盾

中學「綜合活動」教科書內談到「性別光譜」,引發部分家長不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中學「綜合活動」教科書內談到「性別光譜」,引發部分家長不滿。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日前台中市議會國民團和一些家長召開記者會,譴責台中市教育局違背議會的決議,繼續在國中使用內含「性別光譜」內容的教科書。

說真的,為什麼要教性別光譜?

「性別光譜」是現代性別平等教育的重要預設,大致上,它支持人的性別具有多種層次和選擇:

  • 生理性別(sex):我出生時肉體看起來是雄性、雌性,或者?
  • 性別認同(gender):我在多大程度上覺得我是男生或女生?
  • 性別氣質(gender qualities):我的外表、裝扮、行為舉止在其他人眼裡看起來比較陰柔,或者比較陽剛?
  • 性傾向(sexual orientation):我傾向於喜歡男性或女性?

傳統上認為,人在上述四個層次的判斷應該要非常一致(如果你出生時是雄性,你就註定喜歡女生,你不該表現得像個娘娘腔,如果你認為自己是女生,一定是你搞錯了)。但根據性別光譜,這種強硬的規定不但不必須,而且會引起災難。

想想看,為什麼男生必須要有男子氣概?如果一個男的沒有男子氣概?會礙到誰嗎?反過來說,那些認為男性必須要有男子氣概的社會氣氛,已經對一些生來溫柔婉約,或喜歡自己溫柔婉約的男性,帶來被異樣眼光看待,或者被霸凌的災難。根據性別光譜,人在關於性別的不同層次,都不只有各自代表「男」和「女」的兩種選擇,事實上,存在更多彈性和空間。

這個對比,也顯現了「性別光譜」這類「知識教化」教材的重要性。

「性別光譜」展現了性別在不同層次的對比,凸顯這類「知識教化」教材的重要性。圖為台中市議員連同家長抗議「性別光譜」選入教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性別光譜」展現了性別在不同層次的對比,凸顯這類「知識教化」教材的重要性。圖為台中市議員連同家長抗議「性別光譜」選入教材。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義務教育不只是為了讓人成為找得到工作的人,還是為了讓人變成善良的講理公民:讓你有社會合作能力、能了解別人的處境、不會沒來由想做壞事、知道哪些事情會傷害到別人等等。傳統上,我們藉由不斷重複講述學生已經知道的事情(不可以說謊、不可以偷東西)來做道德教育,這構成了生活與倫理課本,以及那些你昧著良心寫過的生活與倫理考卷。

有別於傳統的道德教化方式,「知識教化」的基本精神是,相信我們可以藉由增加知識,來變成更好的公民。以「性別光譜」來說,它傳遞的知識是:

在社會上,當我們談到性別,各種組合都可能,也都存在。

一方面,這個知識讓學生不至於認為自己必須遵循傳統的要求,而受到壓力,另一方面,也讓他們更不容易成為霸凌者,並因此受到社會懲罰。

「不得使用爭議教材」與「知識教化」的矛盾

在台中的記者會上,議員強調市議會已經決議「不得使用爭議性教材」,並據此主張「性別光譜」內容應該退出校園。然而我想指出,這種想法會讓我們的教育難以對抗歧視。

在社會上,歧視難以察覺、扭轉和消弭,箇中原因之一,是因為歧視常常不是出於惡意,而是出於當事人自己也沒有察覺的刻板印象。比如,醫院的人資傾向雇用女性擔任護士,不是因為不喜歡男性,而是因為預設地認為女性比較具備護士所需的特質、比較適合擔任護士。

刻板印象對群體生活的人來說不可避免,我們註定必須把人分類,才能順利和陌生人互動。然而,出於公平和尊重,我們也不會反對說,自己有責任協助改變那些會讓特定族群過得更差的刻板印象,例如:

  • 原住民愛喝酒。
  • 從越南來台灣工作的人,學歷應該不怎麼樣。
  • 同性戀不自然。

要讓學生察覺甚至改變這些會導致不幸的刻板印象,我們需要的不是在教材裡向它們重複他們已經知道的事情,而是要讓他們藉由教材學到一些相關的新知識。這些新知識會讓他們發現這些刻板印象要嘛本身不符事實,要嘛預設了一些不公平的前提。

然而,當我們面對真正難以扭轉的刻板印象時,也代表相關教材註定——如同議員抱怨的——「有爭議」:這些教材對抗的正是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因此持有刻板印象的人,非常有可能認為這些教材不合理。

「有爭議」的教材對抗的正是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因此持有刻板印象的人,非常有可能認為這些教材不合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有爭議」的教材對抗的正是深植人心的刻板印象,因此持有刻板印象的人,非常有可能認為這些教材不合理。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怎麼講都贏嘛你

說到這裡,或許會有人認為,我的論證策略對我的對手不公平。他們可能會指出,原則上,這篇文章的核心論點是:

你認為「性別光譜」不合理、不受到社會共識支持。但你之所以會這樣想,就是因為社會上瀰漫著特定刻板印象,而這些刻板印象,恰好就是性別光譜這樣的教材要協助這個社會對抗的。

並且進一步批評,我似乎用了一種怎麼講都會讓自己贏的辯論手法:我的對手不同意我支持的教材,這是因為我對手就是這份教材要教育的對象。

然而,你可以發現,我的論證並非怎麼說都贏,我甚至可以承認,在嚴格的衡量上,我並沒有盡到所有舉證責任;例如說,我沒有提供受到社會科學驗證的資料,證明確實存在有一定數量的陰柔氣質男性因為社會上的刻板印象而受苦。故我的論證並非怎麼說都贏,如果花了一定的科學資源,卻只發現沒有跡象顯示這些刻板印象和受苦的狀態,以及當中的因果關係存在,我也只能承認道德理由無法支持我們設計相關教材這就像我們基於對證據的評估,相信宇宙不是某個老男人在七天內創造的一樣。反過來說,如果我們確實有證據指出這些刻板印象和苦痛之間的因果關係,我的論證就有機會成立。

我的論證並不是怎麼講都贏,而是誠實地基於相關證據。

最後,我想以一個比較後設的提醒來為這篇文章作結。我們面對的很多議題衝突,看起來最終是出於價值衝突,這讓許多人相信它們註定沒機會解決,然而,轉圜餘地還是可能存在。如果我們可以藉由概念分析或邏輯推演,找到能決定論點成立與否的事實條件,就更有機會讓看似難解的價值爭論取得進展。

如果我們可以藉由概念分析或邏輯推演,議題衝突是有可能轉圜的。圖為台中市社會局於婦女節舉辦「性別平等大會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如果我們可以藉由概念分析或邏輯推演,議題衝突是有可能轉圜的。圖為台中市社會局於婦女節舉辦「性別平等大會考」。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

  • 感謝賴天恆和周芷萱為本文初稿提供的諮詢意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