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客一天再多四千人,觀光有何解? | 蔡中岳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陸客一天再多四千人,觀光有何解?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9月21日開始,中國來台觀光客數量第十二次進行調整,一如過去持續增加的風潮,這次再開放的是——自由行一天增加1000人入境——也就是九月底開始,中國觀光客一天進入台灣的數量為團客5000人、自由行5000人、經小三通進入台灣1000人,一天11000人的數量之外,高端團、員工旅遊、郵輪,以及商務人士、專業人士來台「交流」兼旅遊是額外計算的。

然而,開放的額度似乎永遠不夠。觀光局於上周三臨時決定,從本月二十一日起,要將中國觀光客團客上限增加3000人,也就是到一日8000人,預計這波開放要持續到二月底,美其名是要讓春節假期時有更大的容量,但距離春節還有近3個月,恐怕還有其他目的。一來,為衝刺今年的千萬境外觀光客目標;二來則是因為日前有風聲,適逢大選年,預計選前一個月中國官方將禁止觀光客申請來台的許可,極有可能十二月中之後,每日破萬的客源將會中斷,選擇這個時間點提高觀光客人數上限,相當有趣。

▎觀光破千萬目標卡關,靠團體陸客最後一衝

細究今年整體的境外觀光客人數變化,去年人數成長率高達22%,達到一年991萬人次的總量,但在今年一月到十月的統計中,僅較去年成長4.67%,呈現疲軟的狀態。其中在去年佔來台比例四成的中國觀光客,今年到十月為止,仍舊微幅上升,佔來台旅客的41.7%,在人數有總量限制的情況下實屬不易。但令人擔憂的是,去年與今年的一至十月相比,中國觀光客增加了19萬2000人,而非中國觀光客(含港澳)增加人數僅達18萬7000人,人數有管制的國家成長居然比其他地方總和來得快,確實有過度依賴之憂慮。也因此,在成長有限又高度依賴中國觀光客的情況下,觀光局擔憂接下來中國禁止觀光客來台的政策,又擔心今年一直喊「破千萬」觀光客的目標無法成就,此時的擴大開放團客就合理了。

而在九月份多開放自由行一千人的政策中,經濟民主連合與地球公民基金會曾到行政院前抗議,在未做好相關因應大量觀光客的準備及觀光政策未進行政策環評前,應該要暫緩現有不斷放寬來台人數上限的政策。當時記者會中,交通部觀光局的回應是,自由行能帶動的經濟產值可觀(但民間團體很懷疑),不過團客因為一條龍現象尚難解,在地產業能因此賺錢的不多,也容易造成民怨,目前不傾向再開放。但到了十一月底,卻一次大開放團客增加三千人,如此前後矛盾的作法,也就是今天觀光政策混亂不清的具體展現。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衝人數觀光影響社會、環境,應先做評估

回過頭來,我們的觀光政策除了衝破千萬的量之外,其實給大眾的印象都不深,而這些政策也鮮少被檢視,根據環境影響評估法第二十六條及「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規定:「政策有影響環境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在〈中國觀光客開放七年,台灣得到了什麼?〉一文中,曾列舉「零團費」政策惡性競爭,陸資「一條龍」讓觀光產業叫苦連天;觀光旅客影響在地生活,抗爭聲四起的例子,而這些案例也不斷在台灣社會發生,馬政府七年來,歷經十二次決定,訂定及擴增中國觀光客簽證名額,而觀光客的總人數,對於觀光風景區的生態環境均有重大影響,這些不顧自然環境衝擊、影響居民生活、惡化旅遊品質、排擠國民旅遊、惡化勞動條件,默許中資港資一條龍壟斷的「無上限擴張中國觀光客」政策,均未依法進行「政策環境影響評估」,顯然有問題。

綠黨社會民主黨不分區立委參選人、曾任環保署環評委員的李根政日前表示,環評有開發行為及政策環評二種;環境包括生活環境、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及經濟、文化、生態等可能影響的範圍。大量的觀光客早已影響上述的自然、社會、文化、生態等環境。觀光應該朝永續發展、地方經濟的方向,而不是炒短線、耗竭資源的淺根觀光。這也不單純是開放中國觀光客的問題,更是大量開放觀光客後所面臨的發展困境。

▎蔡英文觀光政策不減陸客,先射箭再畫靶令人擔憂

但可惜的是,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在9月10日發表觀光政策,具體表示「我要跟大家保證,民進黨上台絕對不會減少陸客來台的總量」,卻又說:「任何觀光發展與開發行為,都應該符合永續的核心價值,包括建立『觀光承載分析』與『觀光政策環評』制度,並依據評析結果,善用現有資源。」這段話矛盾的是,如果觀光政策環評的結果,是在相關配套未完整之前,不應有如此大量集中的觀光客,那「不減少陸客的量」就會與結論不符。這種先射箭再畫靶的做法,預設了不減少為目標再做的評估,很難切合真正的現況。

在馬政府的盲目開放與近日臨時擴增團客三千人的政策下,現況顯然已經失序,在大選之際,應該要求未來新政府上台後,必須補作「政策環評」,且應以環境承載量、觀光遊憩品質、在地住民生活做為評估的因子。另根據「觀光承載分析」與「觀光政策環評」的結果,評估合理的觀光客總量,再依國民旅遊、各國觀光客、中國觀光客因素做進一步簽證名額調整。在評估結果出來前,不應貿然決定「不減少觀光客總量」。

除了政策應該具體重新評估外,大量觀光客造成的環境負擔、住民生活、勞動權益等問題政府未面對前,實在不應繼續用政策開放增加觀光客。應多鼓勵以社區為主,生態、文化為基底的在地旅遊模式及相關平台,改善現有觀光勞動條件,在環境、社區可乘載的最適遊憩人數原則下,讓觀光收益回到基層而非財團來發展觀光,並嘗試開啟破解一條龍觀光商業模式的討論,推動新觀光商業模式。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