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A影展映畫大賞——日片迷四月份最不應該錯過的電影

聯合新聞網 鄭秉泓

內田賢治《我的帶衰日記》預告片。

因為高雄市電影館特別企劃的「日本爆裂。獨立時代-PIA影展映畫大賞」,睽違十二年,高雄觀眾終於有機會親眼見證《我的帶衰日記》的銀幕魅力,而且還是原汁原味的35mm膠卷版本。

《我的帶衰日記》曾在2005年的金馬影展放映過,贏得不少好評,台灣片商引進時的中文譯名是《遇人不熟》。導演內田賢治後續作品如《放課後》《落Key人生》,除了相繼在台灣的影展曝光,《落Key人生》亦有正式上映。

內田賢治以《我的帶衰日記》在2005年的坎城影展勇奪四個獎項,因此一炮而紅。這位推理喜劇奇才出生於1972年,高中就立定志向要成為電影導演,1992年赴美追尋電影夢,曾經就讀於美國舊金山州立大學電影系。算一算他的年紀,我其實很想問他(尤其是赴美時期)是否深受昆丁.塔倫提諾(Quentin Tarantino)影響,他擅長的多線敘事結構與禍福相依的魯蛇人生,總是讓我想起《霸道橫行》(Reservoir Dogs)和《黑色追緝令》(Pulp Fiction)。

內田賢治以《我的帶衰日記》在2005年的坎城影展勇奪四個獎項,因此一炮而紅。 圖...

內田賢治在1998年回到日本,2001年先是完成一部極低成本的獨立製作《Weekend Blues》,隨後在挖掘與獎勵新銳導演不遺餘力的PIA影展上贏得兩個獎項,進而在PIA協助之下完成首部劇情長片《我的帶衰日記》,此片不僅在坎城影展大放異彩,也在日本國內引發不少討論,正式奠定內田賢治的創作之路。

PIA影展是由《PIA》雜誌在1977年所創辦的電影競賽活動。《PIA》雜誌創刊於1972年,社長矢內廣在創社時還在大學就讀,這本專門報導每週藝文資訊的週刊,因為搭上日本經濟起飛的順風車,迅速成為當時國內銷量及廣告量最大的藝文情報雜誌(2011年7月21日推出最終號之後,已宣布停止紙本發行,轉為網路媒體)。

隨著雜誌站穩位置,喜愛電影的矢內廣遂在大島渚等多位導演支持下,舉辦電影競賽,主要目的在於挖掘出具有原創精神、非傳統片廠體系出身的新銳獨立創作者,提供他們一個進入電影產業的管道,因此特別強調片長不拘、內容型態不限、各式媒材同樣歡迎(假如對1970末期到1980末期那個爆裂奔放的影像創作年代感到興趣,可以回味去年高雄電影節所企劃的「8釐米狂熱:日本獨立崩世代」單元)。

這樣的開放性,自然吸引不少具有潛力的影像創作者前來投件。從1977年舉辦至今,根據PIA官網資料,累積了21306部投件作品,頒發了632個獎項,2016年的投件總數量是483件。從森田芳光、松崗錠司、古厩智之、橋口亮輔、園子溫、是枝裕和、熊切和嘉、河瀨直美、矢口史靖、山崎貴、犬童一心、李相日、中島哲也、荻上直子到石井裕也,目前檯面上叫得出名號的作者型導演,隨便點名盡皆出自PIA系譜,說他們撐起21世紀日本電影當前半壁江山,一點並不為過。

《我的帶衰日記》為日本PIA影展培育計畫The PFF Scholarship獎...

從1984年開始,PIA影展不滿足於只從徵件大海中撈出優秀的原創作品給予獎項肯定,於是他們開始啟動一項針對過往在PIA獲獎的新銳導演所量身訂造的培育計畫。這項培育計畫雖然名為The PFF Scholarship,但必須注意的是,The PFF Scholarship並非如傳統印象那般提供輔導金或是獎學金,這項培育計畫旨在協助、輔導曾於PIA影展獲獎的導演,完成一部劇情長片的拍攝(從計畫發展、募資、前製、拍攝直到後製完成),並以進入商業院線放映、達成海內外國際影展推廣做為最終目標。The PFF Scholarship這項培育計畫,截至目前為止總共累積了23部作品

高雄電影節曾經映演過如園子溫的《自行車嘆息》(1990年,第4號作品)、熊切和嘉的《空之穴》(2001年,第10號作品),以及將在本次高雄市電影館的PIA影展中放映的《我的帶衰日記》(2004年,第14號作品)、《吉野理髮之家》(2003年,第13號作品)、《那片蔚藍的海岸線》(2002年,第12號作品)、《來自河底的問候》(2009年,第19號作品),皆是出自The PFF Scholarship這項培育計畫的傲然成果。

The PFF Scholarship截至目前為止總共累積了23部作品。《我的帶...

2008年,在PIA影展屆滿三十週年之際,台北電影節曾經特別規劃「PIA影展三十有成精選」專題,引介諸多出自PIA影展的優秀作品,回顧了從1990年代至21世紀初期的日本獨立創作風華。2017年,在PIA影展屆滿四十週年,高雄市電影館規劃「日本爆裂。獨立時代-PIA影展映畫大賞」,總計放映十一部在PIA影展獲獎、或是經由The PFF Scholarship這項培育計畫所完成的作品,播放的影片完成年份,含括2002年的《那片蔚藍的海岸線》至2016年的《暴語花》。可謂一探21世紀日本獨立電影風格變遷,非常難得的一次機會。

如果時間與預算允許的話,我建議從《那片蔚藍的海岸線》(2002)、《吉野理髮之家》(2003)、《我的帶衰日記》(2004)三部播放35mm膠卷的「老片」開始看起。不只因為膠卷放映難能可貴,更是因為這三部片的導演李相日、荻上直子和內田賢治如今各據有一片天。

高雄市電影館「日本爆裂。獨立時代-PIA影展映畫大賞」預告片。

荻上直子和李相日的多數作品皆有在台發行,他們兩人的近作分別是因涉及跨性別題材而遭北捷禁止宣傳的《當他們認真編織時》(今年三月才剛上映),以及去年由妻夫木聰和宮崎葵擔綱演出的《怒》(去年十月上映)。

至於提到內田賢治這位鬼才,除了他自編自導作品《落KEY人生》,以及由他擔任編劇的柯南二十週年紀念特別篇《江戶川柯南失蹤事件:史上最糟糕的兩天》之外,最能彰顯他黑色搞笑推理風格的獨立之作,仍是早期傑作《我的帶衰日記》(亦即《遇人不熟》)。此片的日文片名「運命じゃない人」意指「非命中注定之人」,內田賢治以一個夜晚、五個男女、一筆現金、受困同一房間的奇趣設定,經由巧妙的敘事觀點轉換,深刻探討了愛情的心思、利益的盤算、友情的衡量,在偶然機遇碰上宿命般巧合的情況下,耐人尋味的角力過程。它的情節峰迴路轉,結局出人意表,恕我在此賣個關子,留待諸位進戲院自行挖掘。

「日本爆裂。獨立時代-PIA影展映畫大賞」自4月8日起,於高雄市電影館獨家放映至5月14日止。電影場次點圖前往。

鄭秉泓

鄭秉泓,高雄人,寫影評,策劃影展,也在大學教電影,著有《台灣電影愛與死...

鄭秉泓 影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