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仕傑/體育局升格,棒球如何升格?——談台北市成棒隊宿舍事件

聯合新聞網 特約作者
今年9月,台北興富發隊投手林宇祥,對新北市隊投出無四死球完封勝。 圖/中華棒協提...

(※ 文:劉仕傑,前外交官、社會民主黨台北市議員士林北投區參選人。)

日前一名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匿名向我陳情,希望我可協助發聲,爭取改善宿舍環境。在我以官方臉書發佈消息後,獲得媒體的回響,但同時,球隊居然開始對內清查球員,要找出是誰向外部透露訊息,而主管機關台北市體育局,也對此表達極度不滿,但不滿的是「球員私自對外界發表意見」;不僅令人遺憾,也讓關注選手權益與運動環境的台北市民失望。

匿名陳情者向我提供的照片當中,房間牆壁龜裂嚴重,配上簡陋的單人床,出入口樓梯與學生共用,很難想像這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更何況球隊中,不乏國手等級的好手。

今年在印尼雅加達的亞運,中華成棒隊表現精彩,其中對印尼隊先發主投的投手林宇祥正是來自這支全名為 「臺北興富發棒球隊」的隊伍。「亞運國手睡在這樣的宿舍?」看到國手等級的球員面對這樣的待遇,由於宿舍位在我的選區社子島,因此我當下便前往宿舍查看求證。

當我向宿舍所在福安國中唐廷俊校長懇切說明來意後,由唐校長陪同參訪球隊宿舍外觀,球隊的宿舍是由社子的福安國中閒置四樓教室改建而成,唐校長說明房間牆壁龜裂可能是因為地震及氯離子緣故。根據唐校長說法,台北市成棒隊每天練完球就會回來宿舍。

圖為球隊宿舍外觀,球隊的宿舍是由社子的福安國中閒置四樓教室改建而成。 圖/作者提...

體育局升格後球員環境未升格

台北市成棒隊成立於2009年,在2016年時柯文哲市長風光地介紹興富發建設將以「一年三百萬,三年一共約九百萬」的形式「冠名贊助」台北市成棒隊。養一支球隊何其容易?全隊包含教練及行政管理人員等,光人事費就遠高於三百萬,主要的經費當然還是來自台北市體育局。

根據台北市體育局網站介紹,台北市成棒隊目前有三十名球員,另有教練及行政人員七名,一共三十七位。教練名單包含總教練亞洲巨砲呂明賜、打擊教練「亞洲最佳游擊手」吳復連、前味全龍隊一壘手李安熙、職棒球員黃欽智等。根據了解,這些球員教練在台北市政府裡依法規比照約僱人員任用,由市政府安排宿舍。

「棒球是台灣的國球」,政府是這樣說、民間這麼期待,但是從台北市政府對待城市隊棒球員的態度裡,即便體育局在組織定位上是升格了,但恐怕「升格」的僅是官僚文化,在專業知識與對運動的起碼尊重並未有太大的改變。

令人遺憾的是,在我公開質疑台北市成棒隊球員宿舍條件不佳,台北市政府體育局極度不滿事件被公開,不僅拒絕我參訪宿舍內部的請求,而且球隊內部正想辦法找出吹哨者,一場茶壺裡的風暴,正在台北市成棒隊裡面發生。

僅是數日前的事而已,柯文哲市長才剛在天母棒球場出席「2018年第8屆興富發盃海峽兩岸城市棒球交流賽」開幕典禮,台北市興富發棒球隊也以地主的身份拿下冠軍。我相信所有的市民與棒球迷都樂見並期待,首都台北所屬的球員能有安全舒適的住宿環境——起碼是一個合理、體面的選手住宿條件。

因世大運升格的體育局應該有足夠預算,給予這群為首都爭光的球員合理的待遇。然而,從體育局對此吹哨事件的「震怒」,也許世大運歸世大運,運動員歸運動員,風光的世大運落幕後,給予運動員基本的尊重依舊顯得漫漫長路。球員宿舍是給運動員技術磨練與體能操練後一個舒適放鬆與安心的住所,然而,即便是這點需求,為何首都台北市也做不到?

很難想像這裡是台北市政府所屬成棒隊球員的宿舍。 圖/作者提供

選手面對的勞動體制與運動圈的文化困境

以下,我將以兩個層次來分析球員的勞動者困境:

1. 非典型勞動者的勞動權益

台北市成棒隊隸屬於台北市政府體育局,球隊所需經費多數來自於市府(除了興富發建設的一年三百萬冠名贊助),這些球員在勞動關係上屬於台北市政府的約聘僱人員,也就是所謂的非典型勞動者。

所謂公部門的約聘僱人員,其實正是勞動法規的棄民,既不適用《勞基法》也不受《公務人員退休法》保障,唯一能夠適用的《公務人員保障法》亦規定模糊、法制化程度低。勞動者只要處在勞雇關係的事實底下,就應享有《勞基法》以及《工會法》的保障,因為《勞基法》是保障勞工最低勞動標準的樓地板,《工會法》則是對勞工團結權的具體保障。

然而在約僱關係的條件下,球員隨時可以被解約走路,或者面對「不續約」的壓力,因此球隊即便提供的宿舍環境不盡理想,在這樣的勞動條件下,為了避免被球隊任意解聘,多只能忍氣吞聲。換言之,球員在勞資權力不對等下,在勞動市場上是毫無任何議價能力的。

2. 台灣棒球員長期被迫適應的文化背景

這兩天我親自聯繫台北市成棒隊管理階層及體育局,希望能有機會再走一趟球員宿舍,看看內部的房間狀況。不意外得到的回應均是:

(台北市成棒隊)宿舍跟其他球隊相比已經很好了,大部分球員都很滿意,有問題的球員應該優先從內部反映。

這樣的「官方回應」,不妨回想一下,是否跟勞工爭取勞動權益時資方的說法似曾相識?然而之所以向外投訴,不正是從內部無法得到救濟,或是礙於學長學弟制的壓力不敢反映,才會不得不出此對策嗎?試想,在台灣棒球獨特的「神拜/賢拜」文化下,可能會有以下的狀況:

教練:啊你不喜歡就去其他球隊啊!但其他球隊也不會要你。
學長:你不要害大家比成績受影響!

若在這樣的球隊文化中,面對運動環境的不盡理想,有哪個運動員敢發聲?而若發聲,又是否會有排山倒海的內部壓力迎面而來?

事實上,運動圈是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許多運動員除非成績夠好、夠知名,否則遇到問題總是先選擇隱忍以保護自己的運動生涯,在這種封閉環境的結構性因素底下,如高雄左營國訓中心環境不佳的問題才會被長期隱忍,直到大賽後才有運動員出面批評才獲得改善機會。

在人們眼裡,球員為國爭光是件光榮的事,而傑出的運動員甚至還有高額商業代言機會,大賺外快。但是,在現行的體制中,依然有許多運動員的勞動權益不彰,以約僱臨時人員的方式謀生,但他們卻得背負上「國球」的壓力,以為這樣的環境真能淬煉出卓越的運動員。縱然有選手為其勞動權益與健全台灣運動環境發聲,但卻遭受下至球隊、上至主管機關的施壓,這樣對待運動員的方式,相信不是市民所期待、甚至認同的。

宿舍房間牆壁龜裂嚴重,單人床也相當簡陋。 圖/作者提供

改革體育環境,還需要國人的關注

在過去外交公職中,我曾派駐美國洛杉磯,每年都會接待遠道而來的中華少棒隊,然而,從台灣飛往洛杉磯需耗費十二個鐘頭,且有時差問題待調整,但我們卻連提前兩天抵達當地的預算也沒有;若從小的運動環境便是要他們逆來順受了,長大後面對種種無助技術提升的環境,也只能吃苦當吃補,持續沈默下去。

然而,有越來越多運動員不願在沈默下去,選擇(積極)向外發聲尋求改革的契機。質言之,球員尋求外界協助發聲,正是長久以來只重得獎、只看成績、忽視養成環境的問題。球員如果只是體制下約僱關係,等同政府機關臨時人員,沒有工會,更無法在體制內為自己發聲、有問題也無法反映。在此,籲請台北市政府正視問題,以改善結構性的沉痾為優先,而非壓抑球員的自主意見。

「把所有小問題解決就沒有大問題」,柯市長這句話幾乎耳熟能詳,但在台北市成棒隊的議題上,市府面對問題的態度,似與此背道而馳,竟以「解決提出問題的人」來面對。球員一輩子在運動場上爭取榮譽,付出多少不為人知的努力與血汗,我認為首都台北不應該吝於付出他們應得的尊重。我以一位棒球人的身分,誠摯邀請柯市長到福安國中走一趟,親自了解台北市成棒隊的宿舍條件。

拿手術刀的人,跟拿球棒的人,他們背後付出的努力同樣紮實,也該贏得同等的掌聲。

2016,柯文哲(左)曾出席北市成棒隊成軍滿七周年記者會,右為興富發集團總裁鄭欽...

柯文哲 特約作者 時事觀察 棒球 勞基法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