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惟萱/新課綱下的首次會考:殊途是否同歸?關於國語文我們想做的事
甫於5月21、22日結束的國中會考,是108課綱第一次上路。究竟如何命題?令人好奇。從教學的角度,回過頭思考,在教育現場的課綱實踐,學習與評量之間的關係,是否因為新的課綱而有了轉變?而體制教育與實驗教育,看似截然不同的教學場域,有沒有對話的可能?
觀察一 :「學習與評量之間的關係」
針對評量與學習的關係,如果考試是為了看出學生的學習結果,那會考本身應該就是一種「學習的評量」,傳統大考的角色即是如此。而隨著課綱的調整,評量與學習的關係有哪些值得關注的地方?
1. 出題的考量
此次會考從出題方向來看,努力想要多元化、生活化。而知識點的設定多以考「理解」出發。有基本知識,但更多的是活用問題。例如,第16題,題幹是清孔尚任《桃花扇.投轅》,要理解古典戲曲內容,而問的是「唱詞者的職業」,等於他們需要辨識訊息、整理資訊,才能歸納出結果;或也有結合文字與圖表判讀的綜合問題,如第25題問107年國人十大死因,學生需要釐清死因順位,才能夠判斷97年主要死亡原因;又例如36題是柏拉圖的〈洞穴寓言〉,考驗學生是否能夠將文字訊息轉化成圖像形式。
以上都可以題目中看出,測驗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努力鬆綁「學科知識」為重,更強化「看見學生的理解過程」。但是,欲強化生活情境,同時也保留測驗學科基本概念,是否真正能夠落實學習?還是加重了學習負擔?
2. 多元評量的可能性
關於國語文所要帶給孩子的最重要素養,我認為是能夠「學習溝通、達到理解、進而實踐」。生活處處皆訊息,如何能夠培養他們閱讀理解能力?大考的考法目前仍有其局限,選擇題加上作文的題型並未改變。雖然上述有提到,已然做了努力,可是對於扣連平素的學習和測驗,在教育現場怎麼養成他們可以做到「學習遷移」與「應用」,實際與理想,還有距離。
回過頭,從體制的角度,大考在前,多半的孩子還是關注「考什麼」、「要考好」,即使出題方向現在強調會「聚焦在利用陌生文本,檢視學生們是否能有閱讀理解的學習遷移」、「不直接取用課文作為出題材料,跨域應用或與重大議題結合,著重學科知識實用性」。但教學有沒有可能,運用更多元的評量方式,藉由多元評量增進學生的學習動機?分數可以用協助評量學習,但不該是全部,重點應是看見孩子們的個別差異,使他們有適性的發展。
觀察二:「教學設計需要為孩子繪製思考的路徑」
面對教育,如果仍然將「具有競爭力」作為目標,教育實際上只會是工具及手段而已。我們如何回歸到教育及學生的主體性,以學習為核心,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互動,實為關鍵。
1. 課程設計的的焦點與路徑
我認爲不同的教育方式,實際上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流經驗。以我任教的實驗教育來說,在國中階段,我們做的事情其實就是以概念為本,結合主題、嘗試透過討論、實作,把焦點放在學生身上,課程過程想要達到的是協助他們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概念——如談「法律與正義」的概念,在帶他們閱讀時,透過每次的課程使孩子反覆經驗「議題分析」的步驟,讓孩子有機會藉由不同的文本,知道如何拆解文本、抓出重點,區別資訊、分析資料,據以理解法律和正義的契合度,會影響正義的表現方式,最後能形成自己的知識建構。
2. 不只學生,教師也是學習重要的關鍵
教育現場有非常多賣力教學的教師,市面上的教材也都推陳出新,但是為什麼許多第一線教師、學生會感覺政策推行得很用力,但是實際教學很無力?我認為是因為教學仍「各行其事」,更期待的是「團結一心」。我們如何打「團體戰」,讓大家一起變好。
教師可能對於既有教材具備熟稔度,但是要如何運用們「一連串的方法步驟、來回的曲折活動」,為孩子「搭建鷹架」、「製造機會」,給予孩子自主學習的更多可能。這就考驗教師的素養!「生活情境」若能自然的發生在教學現場,那一定是幅美好的圖像。
教師面對現狀的改變,其實也一直不斷需要學習。如果教師們能夠意識,我們能為學生做什麼?看見屬於教育工作者的「獨一無二」——我們能夠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陪伴他們,提供孩子能夠安心探索的場域。
教育的方式百百種,但不變的是,需以學習做為核心。期待國語文教學,能夠協助孩子們探索自身的興趣,即使不一定往國語文專業走,也能在日常認識自己,具備閱讀世界、關注議題、參與社會的能力。
- 文:林惟萱,現職實驗教育語文教師。喜愛生活的痕跡。人生常常突然展開,於是努力突破,至今仍持續學習,如何安放自己。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