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夢嫻/鳥人的寶可夢:透過賞鳥,參與全球鳥類公民科學計畫
在台灣被稱作「鳥人的寶可夢」的eBird生態APP,是一個蒐集了全世界超過30萬用戶賞鳥紀錄的資料庫與共享平台。eBird最早是由美國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的鳥類研究室與奧杜邦學會(The National Audubon Society)共同營運。2002年迄今,已提供全球研究機構至少1億5000萬筆的鳥類分布資料。
早期eBird只有英文版本,因與台灣常用語言不同,導致使用率不高。台灣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以下稱特生中心)與eBird團隊協商後,於2015年建置完成繁體中文入口網eBird Taiwan。短短的幾年內,台灣鳥類觀察的資料量,已在全球eBird平台上位居第六。
eBird與全球公民科學計畫
《鳥的命運就是人的命運》一書提到eBird不只是APP,也是國外著名的公民科學計畫。eBird為什麼跟公民科學有關呢?
因為成千上萬的賞鳥者,可透過eBird上傳他們所觀測到的鳥類之時間、地點、種類和數目。這些資料不僅能為科學家打造全球鳥類種群的即時觀測圖,科學家亦能使用這些資料進行分析,作為生物多樣性的參考指標。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eBird公民科學計畫的意義在於:凝聚群眾的力量監測鳥類,以期及時得到環境生態所給予人類的警訊。
今年3月20日,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的研究人員Mr. Matthew Medler與 Mr. Andrew Spencer,在台北鳥會跟民眾分享時,便提到台灣跟國外eBird的使用者,有非常大的不同。
首先,台灣民眾上傳鳥類紀錄的速度非常快,因此短時間就累積了大量的資料。此外,在上傳鳥類紀錄時,有個欄位是讓使用者自行檢核是否盡可能提交所有鳥類及資料,在台灣有八成的使用者勾選此欄位,但在國外僅有五成使用者勾選。由此可見,台灣的使用者多為熟悉鳥類或專業的賞鳥人士,也就是說,對於一般民眾的推廣尚未普及。
結合eBird Taiwan的鳥類公民科學課程
從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的觀點來看,鳥類在國家或世界級的保育策略裡,被視為生物多樣性指標的基準內容之一。而在台灣,鳥類也是脊椎動物裡,分布較為廣泛且容易觀察的生物類群。既然我們已知鳥類的重要性,也希望民眾能夠參與鳥類公民科學計畫,一起關心環境生態。
那麼,我們要如何將這些資訊轉化為課程與教材,並進行教育推廣呢?
筆者與林業試驗所葛兆年博士的團隊,共同轉化康乃爾大學鳥類研究室的教材「Most Wanted Birds」,研發「鳥類偵探社」這套適合青年學子的鳥類公民科學課程,於2016年起在全國校園進行推廣。恰好推動這套課程時適逢台灣新一波教育改革階段。
因此,我們搭上國內亟欲翻轉教育的此刻,以推廣分享會的方式,走進校園與教師社群深入交流,一同研發具在地性鳥類公民科學課程。我們希望透過鳥類這個生物類群,帶領學生了解如何觀察生物,欣賞生物型態的多樣,並瞭解如何善用圖鑑,進而願意為生態環境付出,成為一位公民科學家。
自2016年推出「鳥類偵探社」這門課,學校教師多以社團或特色課程的方式進行。今年則嘗試將其融入正規課程裡,在徵求學生的同意後,結合國一自然「生物與環境」單元,每週空出一堂課來學習「鳥類偵探社」,希望以教師行動研究方式,發展出更多教學的可能。
沒想到學生的反應相當熱烈,甚至還有許多學生回饋表示,過程中除了理解科學家的用意,也更加了解各種生命存在的意義與必要,培養同理心及耐性。
這讓我深深反思,現在十二年國教的學生,幾乎出生於2000年代後,也就是被稱為資訊時代的「數位原住民」(digital native)。他們每天面對著電視、電腦、智慧手機與網路虛擬世界,從小就習慣與精熟使用多種資訊科技。
既然他們如此依賴資訊科技,不如創造一個讓資訊科技引導他們親近自然的學習機會,而eBird就是讓學生使用這些資訊工具,上傳自己的鳥類紀錄,提供給公民科學計畫所需的資料,這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
小結
「鳥類偵探社」是一門偏向科學探究的課程,學生因為有更多的了解,願意認同與付出行動,我想情意其實就藏在科學知識裡。甚至我們可從學生的感想中,發現學生賦予自我的公民責任。希望透過這門課,引起全民對鳥類生態與環境議題的關注——唯有大眾的投入,才能凝聚改善環境的力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