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一杯毒:濾掛式咖啡溶出致癌物?
案情:用嘴巴殺人的專家?
如果你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早上需要來一杯咖啡醒醒腦,濾掛式咖啡是當然首選,既方便又美味,你一定曾讚嘆濾掛式咖啡包的發明者簡直是天才!如今,濾掛式咖啡的口味和款式五花八門,也各有死忠的擁護者,商機無限。但是日前,朋友卻傳來一則令解剖員大為驚嚇的新聞〈名醫指濾掛式咖啡溶毒,毒物專家:沒聽過〉:
江守山又在臉書發文指出,民眾常喝的濾掛式咖啡通常是紙包裝,因添加溼強劑,才能在熱水沖泡下不會破掉。溼強劑本身就是致癌物,碰上咖啡醇類、油類恐溶到咖啡裡,呼籲民眾少用。
解剖員突然一堆疑問隨之冒出:咖啡濾掛包有這麼毒嗎?溼強劑是什麼東西?提出警訊的專家夠專業嗎?這樣的訊息為什麼會登上新聞版面?但又有其他專家提出不同意見,誰是誰非呢?
解剖:濾掛式咖啡究竟能不能喝?
江醫師的說法總共可以歸納出三個重點:第一,濾掛式咖啡是紙包裝,有添加溼強劑;第二,溼強劑是致癌物;第三、溼強劑碰到咖啡醇類、油類恐會溶到咖啡中。我們就依序來瞧瞧這些說法是否合理。
一、濾掛式咖啡的濾紙是紙嗎?
首先,是濾掛式咖啡的包裝問題。江醫師點名濾掛式咖啡用紙來包裝,提醒大家這個問題很大、很嚴重,要大家不能忽略這個風險。發言一出,隨即引來各家媒體跟風報導,也陸陸續續出現相關的討論,由於引起的爭議不小,衛福部食藥署也趕緊在五天後發布濾袋材質的檢驗資料,指出:
針對九件市售濾掛式咖啡產品之濾袋材質進行檢驗,結果顯示所有濾袋皆為PP與PET或LDPE所製成之複合型不織布材質,並非紙類材質,不織布材質強韌,無須添加溼強劑。
食藥署的檢驗結果跟解剖員接觸過的濾掛式咖啡一樣,濾袋都是不織布材質,相對也沒有添加溼強劑的問題,而且當時新聞一出,也有咖啡業者出面澄清,強調市面上的咖啡濾掛包材質多數來自日本供應商的專利不織布。
除了濾掛式咖啡之外,還有擁有廣大市場的咖啡濾紙,也在這次的風波中引起關注。經過解剖員調查目前網路販售的咖啡濾紙,其成分皆標示明確,有百分百原木漿和百分百棉質纖維兩種款式,並無溼強劑成分。
此外,食藥署也強調,不管是否使用溼強劑或是不織布,都必須符合「食品器具容器包裝衛生標準」;而且經過這次事件,食藥署也研議把茶包、咖啡包等包裝袋歸類為食品容器,納入《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要求強制標示。因此不管食藥署未來如何強化為國人守護健康的措施,但是至少在現階段,市售的濾掛式咖啡並無報導中所說是紙包裝的問題。
二、溼強劑是致癌物嗎?
溼強劑是造紙工業會用到的成分,主要是用來提高紙張溼潤時的強度,在日常生活中,只要有強度需求的紙張都可能會有溼強劑的存在,包含面紙、吸油紙等等。江醫師在發文中明確指出「溼強劑本身就是致癌物」,我們不禁要問:溼強劑真的就等同於致癌物嗎?
「溼強劑」其實是集合名詞,常用的溼強劑有UF樹脂、MF樹脂和PAE樹脂等等,不知道江醫師說的溼強劑是哪一種溼強劑。正好這篇新聞另外訪問毒物科顏宗海醫師,他提供我們如下的一點線索:
嘗試分析坊間某些濾掛式咖啡紙可能使用添加PAE的溼強劑,其中的「E」為環氧氯丙烷(ECH),碰到水會生成「非常微量」的單氯丙二醇,是世界衛生組織(WHO)公布的第二級致癌物,動物實驗中長期大量暴露會有致癌風險,但臨床實驗中並無致癌證據。
也就是說使用添加PAE溼強劑的濾紙,即使遇水後會產生有害成分也非常微量,那麼要達到江醫師所說的致癌風險,需要喝多少的咖啡呢?
關於這個疑惑,東華大學化學教育專家李暉教授表示這個議題過去已有許多文章提出反駁,環境中多數微量的單氯丙二醇並不會造成健康的疑慮,加上所查閱的各種說法中均無PAE含量的具體數據,故無從換算產生單氯丙二醇的多寡。
讓我們進一步假設,就算有微量的溼強劑就一定會溶出而被吃下肚嗎?對此,食藥署食品組簡任技正鄭維智就清楚表示:
要讓溼強劑溶出有三個要件,就是:高溫、時間長、品質不良。溼強劑是高分子聚合物。一般手沖咖啡的水溫約在85至95度C,水溫會隨沖泡時間而降低,且整個沖泡時間大約僅有三分鐘,原則上不會有溶出的問題。
綜合上述,即使濾掛式咖啡的濾紙真的添加了溼強劑,在一般正常的沖泡過程,基本上很難溶出溼強劑這種高分子聚合物,即使溶出了也是非常微量。因此報導中直接把溼強劑等同於致癌的風險,有過度推論之嫌。
三、健康專家有什麼社會責任?
經過上述的討論,又衍生了一個值得思索的問題:健康專家的這番言論是認真的嗎?有善盡社會責任嗎?
這則新聞斗大的標題寫著「名醫指濾掛式咖啡溶毒」,由醫師掛保證,看起來就像是宣告病人病症那樣專業、權威、可信,但是標題的後半段卻是「毒物專家:沒聽過」,兩者到底誰才是專家呢?
江醫師的發文中明確指出咖啡濾掛包的風險,是因為添加了溼強劑,咖啡所含有的醇類和油類會把紙上溼強劑的致癌物溶出,發文最後還補上反式脂肪與抗菌洗潔用品的例子,強化自己的論點。只是在這些發言的背後,似乎沒有任何佐證資料,也缺乏研究報告、分析數據等等,腎臟科醫師在沒有針對化學物質進行相關臨床研究的狀況下,真的有辦法對於這樣綜合性的議題提出決斷性的宣稱嗎?
畢竟醫學與化工,其實是很不同的兩項專業,如果是善盡社會責任的健康專家,理應要對於這樣的議題謹慎評論,有一分證據才講一分話。然而這篇新聞中第一段提到:
繼日前「脫脂牛奶喝多會導致攝護腺癌」爭議發文後,江守山又在臉書發文指出,民眾常喝的濾掛式咖啡通常是紙包裝……。
可見當事人發文惹議已非第一次,更應該引以為戒。
這篇新聞還採訪了另外兩名毒物科醫師,兩位醫師皆表示沒有聽過江醫師提出的論點,並提到生活中難免接觸到致癌物,但致癌物會不會導致癌症,跟種類、攝取量都有關聯性,對比江醫師的發言,兩位毒物科醫師的說法顯得較為客觀、有所保留。要知道想證明某物確實致癌,還得考慮每人所處的環境不同,若要成為全球通用的依據,是需要許多嚴謹、反覆的實驗與證明過程。
李暉教授就提醒,在科學研究上要證明一項否定的命題是非常困難的事,沒有任何研究機構可以證明某物完全不含某種物質,因為檢測不出來該物質,不代表就沒有該物質。在這樣的條件下,說出「XX也許有毒/致癌」這句話的傳播威力,遠遠大於「XX產生毒性/致癌的機會微乎其微」,但是心理感受上的嚴重性未必符合科學事實上的真實性。
我們相信健康專家不會不清楚這些基本道理,差別就在能否自我要求並善盡社會責任,而這一點應該是用來判斷專家是否「稱職」的重要指標。
四、媒體只是資訊轉播站嗎?
這篇新聞的主角是和大眾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咖啡」,牽扯了人人聞之色變的「致癌」,再加上「知名醫師」的專業光環,三大要素齊聚使得這則新聞成功攻占各大媒體的版面。
在社群網路盛行的世代,名人所發布的內容受關注的程度有時更勝於真正的新聞,只要粉絲人數多、社群聲量大,誰就能成為事件的詮釋者,就能搏得版面。在這樣的特殊環境下,媒體投身社群戰局,在臉書上拚命挖掘題材,廣泛追蹤各領域名人,一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先發「即時」訊息,略過查證,反正是名人說的話,名人自己背書,而且就算說錯了,遲早會有另外一位名人或專家出面反駁,甚至是公部門相關單位出面澄清,這時就可再刊登一篇「打臉文」。媒體似乎只剩下「轉播」功能,有爆點就出稿,是非對錯交由大眾自行判斷。
根據藏身於媒體界的解剖員表示,現今的媒體以「海量」與「速度」為目標,除了要求每位記者一天要發若干篇「即時」,且以速度與瀏覽量為評斷標準,在這樣的前提下,即使記者想做出好新聞也困難重重。
當媒體逐漸喪失「訊息守門人」的角色之後,一方面方便網紅名人可以大行其道,另一方面也提醒閱聽人需要重新定義及檢視現在的媒體訊息——畢竟在有聞必錄、資訊氾濫的年代,還是培養好自己的耳聰目明才是最真實的倚靠。
※ 本文摘自《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
《新生活判讀力:別讓科學偽新聞誤導你的人生》作者:泛科學「科學新聞解剖室」專欄作者群,黃俊儒等出版社:方寸文創出版日期:2018/01/23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