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州事件過後:全斗煥的經濟奇蹟與持續被鎮壓的民主運動

聯合新聞網 鳴人選書
1980年光州事件中的韓國部隊。 圖/美聯社

光州慘劇美國難辭其咎

5月18日,約五百人走上光州街頭,要求解除戒嚴。精銳傘兵部隊空降該市,不分青紅皂白殺死學生、女人、小孩等任何出現在他們眼前的人,許多人認為這些軍人服用了興奮劑。有個女學生在該市廣場附近遭攻擊,一名傘兵挺起刺刀刺進她胸部。另有數個學生被噴火器燒得面目全非。

5月21日,數十萬當地居民已把這些軍人趕出光州,接下來五天,市民委員會控制該市。市民委員會斷定有五百人喪命,約九百六十人失蹤,並籲請美國大使館介入,威克姆將軍卻在5月22日,讓韓國陸軍第二十師卸除其在非軍事區的勤務。1988年韓國國會的一篇報告指稱,鎮壓部隊等美國航空母艦「珊瑚海號」和其他美國軍艦抵達韓國水域才動手,因此等了三天才進入光州。

或許,除了對光州市民的請求置之不理,美國別無選擇,因為美國若不把部隊撥給全斗煥,或選擇站在光州市民那一邊,都會演變成1940年代以來首見的內政干涉。但美國在美韓聯合司令部底下享有作戰統制權,因此美國難辭其咎,而抽調前線部隊鎮壓,使卡特的人權政策一敗塗地;因為這兩點,美國自此大失韓國人心。

一如卡特政府的其他作為,對光州事件的處置,也令自身陷入美國國家安全會議和國務院兩者始終不斷的爭執裡,也就是陷入冷戰派和溫和派的對立裡,結果落得兩邊都不討好。國務院的理查.郝爾布魯克(Richard Holbrooke)在此一事件上也建議採取審慎的沉默;他認為「對光州關注」太甚,導致未充分考慮到韓國國家安全之類尚未得到適切處理的「更大問題」。郝爾布魯克也協助扭轉了卡特從韓國撤兵的政策;雷根打敗卡特之後,郝爾布魯克成為現代公司的高薪顧問。

直昇機上的喇叭警告光州市民,第二十師會在5月27日拂曉入城;所有人都得放下武器回家。凌晨三點,軍人進城開火,又有數十個不願放下他們從當地軍火庫搶到之武器的人遭射殺。但進城部隊軍紀嚴明,很快就穩住光州局勢。這時,全斗煥著手完成其已在12月12日展開的政變,完全禁止政治活動,逮捕金大中,把光州叛亂歸咎於他,並根據維新體制明目張膽匆匆組成的「選舉人團」,藉此當上第五共和的總統。盧泰愚將軍是助他鎮壓光州叛亂和奪取政權的最親密戰友之一。

多少人死在光州叛亂,大概永遠不得而知,但光州的死亡人數統計,原本是平均兩千三百人,最後上升到四千九百人。1990年代中期,官方調查光州事件真相、死亡人數、全斗煥和盧泰愚這兩位前總統該背負的罪責(兩人都因為在12月政變和光州慘劇裡的角色被起訴、入獄),為1980年以來首見。

光州事件10週年,集結在光州市區的示威者要求政府完整調查事件始末及究責。 圖/美...

最不得民心的領導人——全斗煥

經過1980年一場作秀公審,金大中被判有罪,由於美國施壓,他才得以保住性命,免遭處死。當金大中被判終身監禁時,美國總統雷根則迅即邀全斗煥赴華府,讓他成為雷根當上總統後第一位到訪的國家元首。雷根的助理告訴記者,美國很想強化與韓國的關係,以免北韓趁亂得利。然後,雷根政府賣給全斗煥36架F-16戰機,把駐韓美軍兵力增加約四千,包括新的情報設施。

1981年1月,就在訪問華府前不久,全斗煥以行政命令解散「清溪被服勞動組合」,從而毀掉這個以全泰壹自焚為契機創立的成衣工會。成衣工人鋌而走險,前往美國勞工聯合會和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的自由勞動協會(Free Labor Institute),挾持該會美籍會長為人質。兩名示威者揚言當局若要把他們驅離,就自殺。

最後,警察還是攻入該建築,兩名工人果真從樓上窗戶跳樓自殺。這時,全斗煥已創立專門破壞罷工、有武術底子的「白骨團」:他們會騎摩托車抵達罷工現場,從頭到腳穿上有襯墊的護具、並以盾牌護身,衝進工人群裡暴打頭部。1980年代初期,依據《國家保安法》被逮捕的工人,占了政治犯三分之一。

全斗煥於1981年2月就任總統,同年,他肅清八百名政治人物和八千名官員、商人,或禁止他們從事政治活動。他也把記者、學生、教師、工運人士、公務員共約三萬七千人,關進位於偏遠山區的三清教育隊,其中包括約兩百名勞工運動領袖。這些地方被說成是政治頑劣分子的新兵訓練營,說經過大量伏地挺身、跑馬拉松、小組批判和自我批判、意識型態灌輸,他們將了悟自己行為是多麼偏差。有個捱過教育隊折磨者證稱:

晚餐前不久,我們被打到昏過去,晚餐則只有三匙大麥飯。即使我們為此表示感謝,還是挨打。笑一聲,就是八十鞭伺候。早上有一段被稱作喊叫時間的唱軍歌時段,但我們餓得有氣無力,於是他們掄起棒子打,直到我們大聲喊出軍歌為止。我有個朋友姓蔡,因為喉嚨感染無法大聲唱,因此被打死。還有個姓李的人也被打死。我們組裡十一人,有兩人丟了性命。

美國總統雷根曾邀全斗煥赴華府,讓他成為雷根當上總統後第一位到訪的國家元首。 圖/...

凡是想要為期末報告找個好題目的學生,都可以進圖書館翻找1980年代初期美國媒體對南韓之看法,也都能找到許多對全斗煥所達成之政治穩定「新時代」、對韓國重拾令世人驚艷之經濟成長(至少在1983年之後)發出的喝采。韓國中央情報部(這時已改名國家安全企畫部)規定報紙每天得在顯著位置刊出全斗煥的照片,作法和北韓沒有兩樣。

有個喜劇演員長得簡直和全斗煥一模一樣,而且同樣禿頭,結果被禁止出現在螢光幕上。金泳三於1983年光州事件週年那天開始絕食抗議,要求回歸民主,絕食二十六天後遭當局強制就醫灌食;那是這個黑暗時期裡很不尋常且勇敢的作為。

較典型的作法則可見於金相浹身上。他是紡織業大亨金秊洙之子,也是與民主黨長年關係深厚的政治人物。1982至1983年,金相浹同意出任全斗煥政府的總理。但這種往兩黨政治努力的嘗試未能成功,因為所有政黨都受全斗煥政權控制,在1985年2月扭轉政局的國會選舉之前,此一獨裁體制始終穩如泰山。

全斗煥是戰後韓國史最不得民心的領導人,之所以受到痛恨,既因其嚴酷的施政措施,也因其想法僵固呆板,在政治上欲依樣畫葫蘆模仿朴正熙。金大中在西南部擁有幾乎人人支持的高人氣,金泳三的政治機器稱霸釜山和其周邊許多地方,全斗煥真正能掌握的地盤,就只有慶尚北道和該道首府大邱,因此他不得不竭盡所能討好他地盤裡的友人。

來自此一地區的支持者組成「一心會」(Hanahoe),其成員大多是來自該地區的軍官,俗稱TK團(取大邱、慶尚北道兩地名的英語頭字母而成)。一如陸士1955年班,一心會也人才輩出,只是至今仍少有人注意到這點:「在全斗煥政權下,一心會成員幾乎壟斷政治要職……國軍保安司令部、首都警備司令部、特戰司令部、合同參謀本部(參謀首長聯席會議)、國防部。」

在全斗煥政權下,一心會成員幾乎壟斷政治要職。 圖/美聯社

整肅中持續壯大的民主力量

與此同時,有股大不同於以往的反對運動正慢慢壯大。由於金大中出國(1982年獲准流亡美國)和反對黨政治人物被禁止從事政治活動,年輕人這時開始離開大學,放棄他們的光明前程,去工廠工作。為數眾多的年輕人犧牲個人利益,去工廠做工,欲與韓國迅速壯大的都市工人階級合而為一,官方因此稱他們「偽裝就業」(喬治.奧格爾估計有多達三千名學生進入工廠,投身於組織工人)。

此外,新興的重工業成為這類活動的主要場域;勞工運動「開始與激進學生運動有機結合」,導致都市產業宣教會等自由主義勞權團體沒落。透過地下出版物之類刊物、乃至其公然散發,開展出一片廣大的文化、知識空間;1980年代中期、晚期,激進人士公開且不能自拔的猛讀馬克思著作。

全斗煥出身軍事情報機關,上台後相應擴大該機關鎮壓異己的功能。他大幅擴編準軍事性鎮暴警 力,1980年代中期達到十五萬人左右。他們是鎮壓示威的主力,穿著奇怪的護具:黑頭盔、密實的面罩、護住後頸的皮鞘、有襯墊的防護服、厚厚護肘、護膝、護脛、厚重戰鬥靴、左手長金屬盾、右手鎮暴棍。這種猶如《星際大戰》安納金天行者(Darth Vader)的裝扮,頻頻出現在《紐約時報》照片上,而且往往只有照片,沒有相關的文字報導(因為不需要文字說明就看得懂)。大多數隊員其實是年輕的義務役士兵,與他們所面對的學生差異不大。

1985年發生在大宇汽車廠的一場大規模長期罷工,動搖了全斗煥政權的信心,因為在韓國連第一流且薪水最優渥的新產業工作的人也開始組織化。1985年2月金大中返國,我有幸成為陪同他結束在美流亡生涯,返回漢城的美國代表團一員,冀望我們的陪同,能阻止1983年馬尼拉機場停機坪上貝尼紐.阿奎諾(Benigno Simeon "Ninoy" Aquino)遭暗殺的事件在韓國重演。

韓國人頗聰明,不會幹出這樣的事,但還是不夠聰明,竟在金浦國際機場鬧出沒必要的大騷動;一隊身穿褐色風衣的中央情報部惡徒動手打人,把美國要人(代表團裡有兩名國會議員)摔倒在地,同時將金大中和其妻子硬押進等候的車子裡,將他們軟禁了數個月。

我們上了巴士,進入漢城時,數百名穿著破舊冬衣的全羅道人民群集在我們身邊,激動喊著金大中是他們的「偉大領袖」。通往漢城的道路左側有數千名鎮暴警察。右側則有許多漢城老百姓──穿牛仔褲的工人、穿黑制服的學生、穿長裙的媽媽、全身包得緊緊防風的年幼小孩、一身傳統打扮的老漢老婦──舉著歡迎金大中歸國的標語牌。那情況讓人覺得韓國全國人民已分成兩邊,一邊是鎮暴警察,另一邊是示威者。

※ 本文摘自《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引言,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左岸文化授權刊登。

1987年,支持者在金大中家門外要求釋放被軟禁的他。 圖/美聯社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
作者:布魯斯・康明思 (Bruce Cumings)
譯者:黃中憲
出版社左岸文化
出版日期:2022/06/05

《朝鮮半島現代史:一個追尋驕陽的國度》書封。 圖/左岸文化提供

鳴人選書

編輯室嚴選好文好書,作為各種議題的延伸閱讀。

美國 韓國 光州事件 罷工 左岸文化 鳴人選書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