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傑明/維持未竟之業,避免「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陰影重演

聯合新聞網 鳴人選書
示意圖。 圖/美聯社

近代台灣歷史有三個關鍵年分:首先是日本占領台灣的1895年,其次是台灣回歸中國統治的1945年,最後是1949年:在這一年,中華民國政府及其軍隊在與共產黨的內戰中失敗,退出大陸,遷往台灣,隨後將這座島嶼建設成了海上反共堡壘、繁榮的經濟體,以及(最終)今天這個活躍的民主國家。

由此可見,位居這些關鍵年分中最後的1949年,是最具重要性的年分。因為當年發生的事情,不但能說明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狀,也解釋了以下這樣一個事實:即台灣的未來前途是當代全球政治中的一個主要熱區,其結果將對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產生重大的影響——無論他們是否為中國人。

1949年如何改變了台灣與中國?

1949年改變了台灣,因為它改變了中國。正是在這一年,毛澤東麾下的共產黨軍隊終於將蔣介石領導的國民黨政府及其軍隊,還有(隨即而來的)數百萬逃難民眾從中國大陸驅趕出去,讓他們退卻到相對較安全的台灣。在此過程中,中共黨人建立了一個新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並發動了一場極端猛烈的革命,先是針對地主、企業家和知識分子,然後在1960年代擴及包括中共黨員在內的全體中國人民。

1949年,這個「新」或「紅色」的中國,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這一邊。冷戰因此降臨亞洲,中國與西方就此切斷關係。十年後,當毛澤東與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鬧翻時,中國發覺自己在國際上的友人更少了:不管出於何種意圖和目的,中國都關上了大門。

革命中國的誕生,只是1949年故事的一部分。從那時開始,世界上就有了「兩個中國」,因為1912年在南京成立的中華民國只是撤出了大陸,並未就此消亡。得益於逃離大陸的人才和資金的湧入,中華民國很快就在台灣站穩腳跟,並重振旗鼓。這提醒我們,1949年既是一個屬於人的故事,也是一段政治的敘事:數十萬人被迫告別他們原先的工作、家園和親人,到台灣陌生的環境中開展新生活。

到了1950年代,「兩個中國」間的零星武裝衝突仍在持續,台海危機連連出現。不過,部分由於美國協防保證的緣故,1949年造成的局面繼續維持下去。

1949年,這個「新」或「紅色」的中國,堅定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國家陣營這...

習近平眼下的未竟事業

時至今日,儘管中國與台灣的社會與經濟都有了極大的變化,海峽兩岸的分治局面依然如故。截至2023年,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或許很快就將成為最大經濟體。而台灣由於其規模與政策,相較於中國,不但較快富裕起來,同時也經歷了政治上的轉型:由原來的軍事戒嚴威權政體,轉型成為繁榮的民主國家。台灣也因此與海峽對岸走向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而中國在習近平的領導下,其統治模式較毛澤東過世後的任何時期都來得更加專制。然而這並未阻止中國大陸與台灣之間的貿易往來,兩岸更建立起此前未有的聯繫管道。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1949年的事件使得台海蒙上了更深刻、也更漫長的陰影。中國的擴展軍備、針對台灣的軍事演習,以及共機頻繁入侵台灣領空,在在都提醒人們,北京已經下定決心,用他們的話來說,要「統一中國」,或者說得更直接一些,要迫使台灣人民接受他們的統治。

習近平和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視台灣為他們「未竟的事業」。1949年,中共在大陸上贏得了內戰的勝利。但只要台灣在事實上還維持獨立狀態,他們就不能宣稱中國已經完全「解放」了。他們決心完成統一大業——「和平統一」自然最好,如果不行,就使用武力。

如果只關注「兩個中國」本身,世界其他國家就不會如此擔憂此一前景。但事實並非如此:台灣的未來前途是中國與美國(台灣的「非官方」盟友)開戰的潛在原因。北京自1949年以來一直希望能對台灣施加控制,而華盛頓則決心使台灣與中國保持距離。

中美兩大強權如果因為台灣問題而爆發戰爭,對於亞太地區相關的各方來說將會是一場災難。因此,我們必須期望「1949年的陰影」能夠被揭過去,而海峽兩岸的領導人都能去違逆,而不是去強化這歷史的趨向走勢。因為,倘若中國內戰一直就這樣維持著「未竟之業」的狀態,對所有人來說肯定都是好事一件。

※ 本文為《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台灣版序,標題為鳴人堂編輯所加,時報出版授權刊登。

習近平和他領導的中國共產黨視台灣為他們「未竟的事業」。 圖/美聯社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
作者:何傑明(Graham Hutchings)
譯者:廖彥博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07/11

《一九四九:中國革命之年》書封。 圖/時報出版提供

鳴人選書

編輯室嚴選好文好書,作為各種議題的延伸閱讀。

中國 中華民國 習近平 美國 國民黨 日本 鳴人選書 時報出版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