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巨頭皆難逃?螞蟻上市喊停後,越演越烈的「反壟斷」監管風波
繼旗下螞蟻集團11月初上市計劃被叫停之後,中國網路電商巨頭阿里巴巴近日成為中共當局「反壟斷」的頭號目標。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於12月24日,宣布對阿里巴巴涉嫌壟斷立案調查,致使當日阿里巴巴美股盤後重挫3.7%,數日內市值蒸發2,000億美元。
中國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將針對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涉嫌「二選一」壟斷行為進行調查。所謂「二選一」,意即電商平台要求商家只能加入單一平台,而這會導致市場壟斷惡化。
中共近期對「反壟斷」的監管行動如火如荼,但因不尋常地急切並聚焦特定企業,被輿論譏為「量身訂製」、「殺雞儆猴」。
對阿里巴巴「殺雞儆猴」?
11月2日中國央行(中國人民銀行)與銀保監會共同發布《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繼而挫折螞蟻集團上市。其後,市場監管總局在11月10日發布《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對市場壟斷行為提出認定標準。
接著12月11日,中共政治局會議首度將「反壟斷」定為2021年工作重點;14日,市場監管總局公告依據《反壟斷法》罰款「阿里巴巴投資有限公司」50萬元;18日,當天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正式將「反壟斷」列為2021年工作要項;21日,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宣布2021年將修訂《反壟斷法》。
對此,阿里巴巴集團也必須「識相」,12月23日阿里巴巴集團執行長張勇公開表態支持政府推動網路平台反壟斷政策。其在浙江烏鎮舉行的「互聯網發展論壇」演說表示,「這是非常及時和必要的」,並表示集團將會「積極學習和回應國家的政策和法規」。
相較於兩個月前,向來對於中共的「政治正確」相當機敏的馬雲,於10月24日在上海外灘金融峰會演說時,大膽直言中國金融「沒有系統性風險」、因為「根本沒有系統」,並說中國「管的能力很強,監的能力明顯不足」。
中外輿論普遍認為馬雲的態度和說詞,直接和近期強調金融監管的習近平對撞,因而惹怒中共當局。這種懷疑雖無法證實,但能反映出中國金融監管欠缺公信、「人治」遠勝「法治」之制度缺陷與現實。究竟馬雲是否「因言賈禍」,也讓社會大眾「寧可信其有」了。
在螞蟻集團預定上市前三天,11月2日馬雲等高層被中國央行、證監會、銀保監會、國家外匯管理局等中國四大監管機構約談,隔天螞蟻上市案被緊急叫停,震驚中外資本市場。這樁史上最大規模的上市募資案在幾乎篤定投進得分之前,意外地被中共當局蓋個大火鍋,上市恐怕遙遙無期。
12月26日中國四大監管機構再度約談螞蟻集團,隨後中國央行副行長潘功勝代表四大監管機構發言強調,螞蟻集團應配合「五大整改要求」,改善目前經營主要問題。
中國網路巨頭皆難逃監管
根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金融監管機關向螞蟻集團提出的五大整改要求為:回歸支付本源,提升交易透明度,嚴禁不正當競爭;依法持牌、合法合規經營個人徵信業務,保護個人數據隱私;依法設立金融控股公司,嚴格落實監管要求,確保資本充足、關聯交易合規;完善公司治理,按審慎監管要求嚴格整改違規信貸、保險、理財等金融活動;依法合規開展證券基金業務,強化證券類機構治理,合規開展資産證券化業務。
潘功勝並且坦言,螞蟻集團目前經營的主要問題包括:公司治理機制不健全;法律意識淡漠,藐視監管合規要求,存在違規監管套利行為;利用市場優勢地位排斥同業經營者;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引發消費者投訴等。
從潘功勝的歸納可見,螞蟻集團這些經營問題以及整改要求,幾乎可以套用在任何已經或者打算在中國金融領域分一杯羹的網路巨頭上。而11月初的《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暫停螞蟻集團上市以及《關於平台經濟領域的反壟斷指南(徵求意見稿)》,更被視為中共整肅網路金融的連三招起手式。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跨足金融業務的中國網路巨頭近期股價急遽震盪,市場風聲鶴唳可見一斑。
中共整頓網路金融雷厲風行,可謂立竿見影,12月初螞蟻集團旗下支付寶、度小滿金融、騰訊理財通、攜程金融APP等五大網路金融平台,接連三天所有網路存款服務產品皆遭下架。
山雨欲來之際,阿里巴巴已先淪為中共當局整肅的首要目標,而所有涉足金融業務的中國網路巨頭恐怕都將難逃監管,大規模的撤架潮、客服糾紛、金融亂象勢將排山倒海而至,對於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發展的負面衝擊,更是難以估計。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