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宅在家的應對之道(下):親密關係衝擊下,如何相看兩不厭?
▍上篇:
近期,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俗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在台灣持續延燒,許多人的生活型態面臨巨大轉變,除了如前篇文章提及的,個人因為疫情而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外,親密伴侶和家庭關係是另一個立刻受到衝擊的生活面向。
比方說,去年最先遭到疫情肆虐的中國在逐漸解除隔離狀態後,一度傳出許多地區離婚率升高的消息;另一方面,在歐美地區也有許多婚姻與諮商專家在進入封城狀態後,對親密伴侶關係的經營表達擔憂,並提供伴侶們各種相處建議。
筆者曾在去年撰文指出,疫情暴露了親密關係的不平等、脆弱性,以及我們對親密關係想像的貧乏。不過,對於許多人來說,這些議題顯得太過遙遠,而完全無法解決他們眼下最迫切的問題和需求。當關係中的雙方都在家工作、社交生活驟減、兩人必須長時間共處於同一個空間——對當代都市青年來說,這個空間甚至可能極為窄小——時,是否必然產生更多衝突?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彼此相看兩厭?
筆者處在一段超過十年的異性戀婚姻關係內,這一年多來也和伴侶因為在家工作,且無法出門而必須長時間相處,並在溝通、協商和少許衝突之中,發展出一個彼此至今都稱得上滿意的互動模式。在此分享一些個人的經驗和策略,供讀者參考。
每段親密關係都有著不同的動力和相處模式,且很多時候經營關係仰賴的也遠遠不只是個人的意願與能力,還需要外部資源的支持——如空間,有時某些問題涉及了更巨大的性別規範和結構因素。
因此這裡所提供的,單單是筆者從自身歷程所發想,在個人層面上,有可能做到的事情。而考量到筆者自身的關係樣態(一對一的異性戀關係),其中某些互動模式也不免刻板,更不見得適用於其他類型的關係組成和形式。
打造距離與界線
或許乍聽之下有些「離經叛道」,然而越親密的關係,其實越需要保持適當的距離,並尊重彼此之界線,包括空間與時間上的。
去年歐美封城之初,網路上流傳著一系列文章,戲謔地指出伴侶的工作習慣如何讓自己對對方「徹底改觀」,甚至「形象破滅」。當雙方都必須在家工作時,我們不僅要重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和狀態,彼此在工作型態、時間和習慣的不同也勢必會形成某些干擾。
與其試圖改變對方,另一個可能更有效可以降低干擾的方法是區隔工作空間,劃分出專屬於彼此的區域,例如在不同的房間工作、使用兩張辦公桌等。對於生活空間狹窄的青年來說,這樣的區分可能難以執行,但依舊可以考慮用其他方式打造出空間感,比方說,假如必須在同一個房間工作,那至少可以有固定的辦公位置,或甚至如果兩人必須共享書桌,也可以藉著區分左右邊來打造界線,兩人也可以考慮試著不共用工作所需之工具。
這麼做的目的在於,透過指定特定的工作空間,我們可以一方面為自己區分出「工作」和「居家」兩種心理狀態,另一方面,自己專屬空間內的「自主權」可以減少和伴侶在工作時互相干擾。此外,這也幫助我們在工作時間與伴侶「切割」,釋放出訊息:這是工作時的我,這段期間內,我的專注焦點是工作,而不是關係。
另一個相輔相成的策略則是時間上的劃分。如前文所述,居家生活可能會因為多出來的彈性而讓我們喪失規律感,儘管固定的放鬆有益個人身心健康,對某些人來說,太多的「失序」卻可能造成慌亂和焦慮。
因此,儘管兩人都在家工作,不再有著必須出門的原因和必須履行的約會,但仍舊可以考慮在某種程度上維持過去的生活節奏,例如在固定的時間於自己固定的工作地點上「就定位」,或是盡量固定用餐的時間等。
另一方面,和空間區隔一樣,時間劃分也有助於我們與伴侶抽離;僅僅因為彼此隨時可見,並不代表對方就可以、應該隨時隨地獲得自己的注意力。就像上班時我們不見得可以隨時回覆對方訊息,儘管在家的狀態讓對方觸手可得,我們仍應該學著尊重伴侶的工作狀態。
因此,時間的劃分可以幫助建立界線,當我們確認出固定的工作時間,以及在工作之外,什麼時候是兩個人的自由相處時間時,一來不給對方一個「我要隨時找到他」的錯誤期待,也消解自己因為覺得「必須隨時回應對方」而產生的壓力。
尊重彼此的距離
為了讓上述空間與時間的界線成功發揮作用,我們也必須學著尊重彼此所需要的距離,不只是實體空間上,也包括心理上的個人所需要的距離。
每個人對關係和陪伴的需求並不相同,因此也會以不一樣的方式應對「在家」這件事情;有些人可能感到放鬆,有些人卻會因為社交活動減少而無聊、煩躁甚至焦慮。即使是處於親密關係中的兩人,也不見得對於社交和陪伴就有著絕對一致的看法和需求,有人需要黏著度比較高的親密互動,喜歡花大量時間陪伴伴侶,但也有人在關係裡需要獨立的時間和空間。
在「正常」的情況下,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外包」的方式處理這些親密關係裡的情感落差,例如藉著從事娛樂活動,讓相處這件事情同時涵蓋多個目的,或是透過和友人的互動滿足自己的陪伴需求。然而,當防疫政策讓這些事情變得不可得,處在關係裡的兩人必須以極「原始」的方式共處,這時這樣的落差就會顯得格外清晰,並對關係造成壓力。
一個可以採用的回應方式是,協商出各自的「舒適圈」,亦即彼此能夠接受的相處濃度,還有在關係中的底線。比方說,當其中一方渴望陪伴、希望兩人可以經常一起從事特定活動,但另一方卻希望可以有些自己的時間,兩人或許就可以討論出一個彼此都願意接受、滿意的頻率,然後在活動與陪伴之餘,也定期地留給彼此獨處的時光。
「宅在家」的日子裡,因為每日相見,我們很容易產生一種壓力,認為自己好像有義務和伴侶花更多時間相處,不然就好像哪裡「怪怪的」,而且顯得不夠投入於關係中。然而,過度密集的互動反而可能消耗彼此的能量,讓關係變成負擔;相反的,在這段期間,筆者建議伴侶雙方應該盡可能維持過往的互動型態,不需要因為「多出來的時間」而刻意改變,或是非得強迫彼此要綁在一起。
說到底,關鍵之一是尊重伴侶所需要的空間,並依此調整自身期待。儘管彼此必須24小時相處,這並不代表對方有義務或有能力時時刻刻回應我們自己的情感和物質需求,這樣的期待不僅難以被實現,也是一種不公平的負擔。
這同時也代表著,我們的伴侶可能不見得能在我們需要時提供陪伴,他們也或許會令我們感到失望,因此最重要的或許是,我們都得學習給予對方一些「不完美」的機會,也讓自己練習在某些時候能夠接受他人帶來的失望。當然,並非所有的失望都必須被諒解,而究竟關係裡哪些時刻的陪伴,與哪些情境下的獨立對自己來說最為關鍵,就必須仰賴個人對自身進行探索了。
建立標準程序
親密關係裡的矛盾衝突難以避免,而防疫期間對外出和社交的限制除了可能增加衝突的機會與頻率,也會減少我們在遇到衝突時,轉移注意力和和解的工具。白話一點說,如今當我們與伴侶爭吵時,我們不再能夠奪門而出、找朋友訴苦,或是邀請伴侶吃一頓飯、買一份禮物等,而是必須繼續和對方及衝突情境待在同一個空間裡。
在這樣的情況下,衝突會為關係造成更強大的張力,此時,試著與伴侶建立一套衝突應對的「標準程序」或許不失為一個解方。兩人可以選一個彼此情緒狀態良好的時間,坐下來與彼此聊聊:當我們吵架時,我們要怎麼辦?並試圖建立一組步驟,在爭吵和矛盾發生時讓彼此可以「按圖索驥」。
比如:當一方產生不悅的情緒時,要當下就說還是在特定的時刻(如工作結束後)再討論?矛盾產生的當下,是否需要給彼此設定一段「冷靜期」?當爭吵看似要失控時,是不是可以有一個暫停的機制?如果衝突暫時沒有辦法解決,是否可以暫時分處不同的房間或各自單獨從事某些活動?
建立出類似的標準程序,能夠幫助我們不至於被衝突主導生活,也給彼此一個喘息的空間,讓情緒得以被消化。在不能出門的這段時間,居家環境會「變身」,同時成為我們工作、休息、約會和生活的空間,而如果我們無法將衝突從此環境稍微剝離,有可能會因此感到被衝突壟罩,不僅影響個人的身心狀態,也影響關係的健康。
除此之外,標準程序不只可以幫忙消解關係裡的負面狀態,也可以對關係有正面的影響。長時間相處可能會打造一種「必須陪伴彼此」的義務,但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讓我們產生一種錯覺,彷彿花時間在一起就等於「相處」和「陪伴」。
然而,有意義的陪伴仰賴好品質的相處——換句話說,光是兩個人坐在一起一整天,並不會為彼此增加理解與親密感;而在疫情帶來的焦慮、忙亂,甚至恍惚中,我們很有可能會因為日復一日地專注於適應,而忘了給彼此一些有品質的互動。
因此,筆者也會建議,伴侶們可以建立一套標準程序,利用生活中的小事情與小活動來為彼此打造積極的互動,進而建立親密感受,例如:約定每天定時的聊天、每週挑選一天準備比較豐富的晚餐,或一起運動等等。透過這些小小的儀式,我們可以為感覺漫長的防疫期增添一些值得期待和記憶的事件,另一方面也讓彼此的關係可以暫時逃離疫情的陰影。而這種透過有品質相處所創造的親密感,也可以反過來讓我們更有能量面對疫情。
理解、溝通與「拒絕的空間」
最後,上述這些互動策略,最終都必須仰賴三件事:對自身需求的理解、和伴侶溝通對方的需求與期待,以及給予彼此一些拒絕和被拒絕的空間。
親密關係其實也是一個自我探索的過程,有時候我們想像中的自己,和關係中真實的自己並不相同;有時候我們會在關係中慢慢發掘,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有時我們則會恍然醒悟,自己並不適合某種關係樣態。因此,在親密關係中,除了善待對方以外,個人最重要的功課其實是檢視、反省、覺察自己的內在,並且接受自己的狀態可能隨著時間而改變,進而允許自己做出調整。
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給予伴侶這種探索的空間,並在溝通中裡解、協商,哪些是自己可以妥協之事,哪些又是底線。我們不需要滿足對方所有的期待,也不能一味要求對方配合自己,當我們拒絕伴侶,並不必然代表愛情褪色,對方的拒絕也不就代表背叛。然而,當自身最看重的事情無法被滿足時,結束關係也並不是羞恥之事,反倒是負責、健康的選擇。
這些其實是親密關係的通則,不只適用於疫情下的親密關係,但疫情可能會彰顯出某些我們過去未能察覺的問題,或使矛盾濃縮,進而對關係帶來更多的挑戰。我們不需要在疫情期間讓自己的關係完美無缺,但或許能夠收穫一些自我與相互理解。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