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懸一線的醫療制度:從消防員拒「跨區送醫」遭調職談起

聯合新聞網 陳亮甫
21日在高雄,一名患者家屬與消防員因是否要「就近送醫」而發生爭執。示意圖,非當事...

本月21日,一名患者到高雄新興區一家診所就診時,因患者血壓高達210,且有發燒、頭暈等症狀,因此診所醫師建議家屬將病患轉送大醫院救治,家屬撥打119呼叫緊急救護,但隨後卻與兩名消防員因「就近送醫」發生爭執。

家屬認為,因患者過去在高雄榮總就診、有病歷紀錄,因此要求消防員「跨區送醫」到榮總。然而,消防員則認為,本案屬危急個案,應盡快就近送往市立大同醫院。雙方因送醫地點無結論而僵持不下,家屬便致電國民黨籍議員李雅芬介入「瞭解」,之後自行載走患者送醫。

眼見事件將落幕,孰料,本案中的兩名消防員卻於隔日火速遭消防局以「資淺需學習」為由調職,引起輿論譁然。而當時接受民眾陳情的議員李雅芬,事後也發布新聞稿,引用多項規則指出,消防員有責任依據家屬所提出的病人就醫需要,「視病猶親」配合將病人送至高雄榮總,並強調體諒消防員辛勞,絕無關說施壓調職等事。

姑且不論議員介入人事調動與否,或者只是消防局揣摩上意,該案已燃起消防員們的一片怒火,直指政府單位帶頭破壞了台灣辛苦建立的緊急醫療制度。

為什麼李雅芬的長篇大論,看起來都像是強辭奪理?新聞稿指出,患者之病歷皆在高雄榮總,較能接續治療,殊不知,真正緊急狀況之下,醫療人員也僅有極少時間參閱過往病歷,而大部分的病患皆能透過病史詢問、身體診察與家屬描述得到重要訊息,加上目前透過健保卡已能夠「跨院」查找過去檢驗報告、用藥紀錄。比起應家屬要求,長途跋涉送到醫學中心,先在符合急救能力評鑑的醫療機構穩定生命徵象、排除致命問題,對患者而言是更加妥適的做法。

醫療資源有限,每次卻又要做好做滿?

作為醫療工作者,每天我們都在以極高的頻率接受民眾或病患的不合理要求,有時是要求免費開立某種健保不給付的藥物,有時是希望醫師開立某項並非必要的高階檢查,讓醫師及醫院冒著被核刪(做完檢查以後健保不付這筆錢,醫院自行吸收成本)的風險。萬幸是,多數民眾能夠理性溝通,當我們提出了「政府/醫院規定如此」的理由,民眾大多也能體諒。

偶爾遭遇少數民眾,若醫療人員不順其意便動輒投訴醫院高層、向政府單位檢舉,甚至訴諸媒體、提告,醫院理應進行內部檢討程序,若查無該醫療人員處置上的疏失,則應力挺當事人,提供其在公關、輿論或法律上的完全協助。作為醫療人員,面對民眾的不理解是習以為常,倘若長官能挺得過壓力,縱使病家驕縱難纏,多半還是能堅持己志,持續在崗位上付出,倘若長官第一時間基於任何考量,押著下屬忍氣吞聲、以客為尊,往往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為了「以客為尊」,所有那麼需要出門看病的民眾,都以消防車接送好不好?路途遙遠,一律出動直升機直送醫學中心好不好?所有民眾到急診,都接受全身電腦斷層檢查好不好?

天有不測風雲,身體的變化瞬息萬變,如同本次高雄跨區送醫事件中,當事家庭所謂「本來以為是感冒,後來卻昏迷不醒」的狀況,隨時有可能會發生在任何病家身上。而從民眾的健康來說,每次都以最高水準進行救護,並且將檢查做好做滿,應該最符合其利益;但我們知道,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前提下,上述措施絕對不可能做到。

那我們的民眾,是不是正在接受次一等的醫療照護呢?答案當然是正確的,只是多數人選擇視而不見。

當你讓醫師每週工作超過100小時(法定工時為單週40小時,就算加班加好加滿也為86小時)、每次門診人次破百,讓護理人員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還要被當作旅館服務員使喚,讓消防隊員疲於為了可以走路步行的就醫民眾出動救護車,怎麼會期待你能享受高品質的治療?

以民眾的健康來說,每次都以最高水準進行救護,最符合其利益,但在醫療資源有限的前提...

命懸一線的台灣醫療制度

事實上,多數台灣人氾濫的同理心,並未分給醫療或緊急救護人員太多,當我們希望在有限的資源及人力下,應付民眾逐漸膨脹的需求,又要維持一定的醫療品質,最後能倚靠的就是一套冰冷有強制力的制度(例如就近送醫的原則、自費項目的標準以及高價檢查的適應症),和長官對現場/臨床人員完全的信任。這兩條救命繩在現今的台灣社會已經危在旦夕,高雄市議員與消防局卻正式將消防員踹入萬丈深淵。

台灣的醫療至今維持低價收費,人人看得起病,救護車比計程車還好用,不僅免費還得符合出勤時限規範,這些制度都有一個好的出發點,不希望經濟弱勢的民眾因病而遭受差別待遇。

顯而易見的是,這項制度雖然照顧到了真正需要的民眾,卻也成為投機者取巧的制度漏洞,因為趨利是人性,臉皮越厚越有機會適者生存。

若未來這些福利受到挑戰,民眾開始感受到就醫或緊急救護的不便,希望高雄市議員與消防局長官能夠紮紮實實的被記上一筆。

台灣的醫療制度雖然照顧到了真正需要的民眾,卻也成為投機者取巧的制度漏洞。示意圖,...

陳亮甫

陳亮甫,畢業於台大醫學院,現職醫師。2017年共同成立台北市醫師職業工...

時事觀察 陳亮甫 消防員 醫療議題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