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決勝或重層阻殲?從「整體防衛構想」看台海防禦思維的論辯

聯合新聞網 王臻明
2018年時,國軍落實「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整體防衛構想,並列出10項已具備或待...

近來媒體報導,國防部有意修改過去的「整體防衛構想」(ODC),由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所提出的「戰力保存、濱海決勝、灘岸殲敵」,改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守勢持久、重點突破」。

這個決定,被視為是國軍揚棄李喜明時代的戰略構想,重新回到過去以「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為主的作戰指導。由於這可能還牽扯到人事方面的角力,因此更讓一般民眾如霧裡看花。

若先撇開這背後的紛擾,單純就軍事層面來討論兩種戰略的優劣,或可給我們更多的思考空間,也能讓大家進一步瞭解台海防衛的問題。

過去「制空、制海、反登陸」的防衛次序

首先,台灣的作戰環境非常特別,做為一個孤懸海外的大型海島,台灣海峽的寬度比英吉利海峽更寬,再加上這條黑水溝常年海象不佳,因此攻台的難度比諾曼地登陸還要困難許多。在進入長程雷達與各式飛彈主宰戰場的時代後,渡海船團被攻擊的危險性更高,稍一不慎,很可能全軍覆滅。

對中國來說,不可能在第一時間內,陸海空三軍齊發合力攻台,因為陸軍無法自己橫越海峽。渡海船團若想要運送地面部隊進行搶灘登陸,需要先奪得制海權,才能確保航道安全。而要奪得制海權,就是要先取得制空權。這也是為什麼過去台灣建軍的次序是「制空、制海、反登陸」,國軍的作戰指導是「聯合防空、聯合制海、聯合國土防衛」。

簡單來說,就是先避免失去制空權,再來是制海權,萬一真的都守不住,就進入國土防衛的階段,與解放軍的登陸部隊在灘頭決戰。

以前負責防空飛彈的飛彈指揮部隸屬於陸軍,在台灣周邊海域巡弋的海軍艦艇也擁有防空飛彈,再加上空軍自己的各式戰機,構成了台灣的防空戰力,這也是三軍「聯合防空」概念的由來。萬一失去制空權,空軍還能以疏散到東部基地的戰機,掛載空射型魚叉反艦飛彈,伺機支援海軍,維持制海能力。再加上岸射的機動型反艦飛彈,陸軍的炮兵與多管火箭系統,能讓敵艦難以靠近台灣沿岸海域,這就是「聯合制海」。

戰事如果進入最後階段,中國的渡海船團展開登陸,國軍會傾巢而出,將剩下的空軍戰機與海軍艦艇,都投入反登陸作戰中,狙擊敵方停泊在登陸地點外圍的渡海船團,與正在泛水前進的搶灘舟波,儘可能削弱敵軍。陸軍則以各式火炮掃蕩灘頭,機械化部隊封鎖灘頭通往內陸的道路,全力反擊,將入侵的敵軍趕下海去,這就是「聯合國土防衛」。

制海飛彈固定陣地戰時容易遭到戰損,無法執行聯合制海任務,所以將以存活率較高的機動...

「保存戰力、濱海決勝、灘岸殲敵」的戰略思維

但過去這種作戰想定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以制空、制海、反登陸的方式陸續投入兵力,等於是分批被消耗、消滅。特別是解放軍的攻台兵力,很可能會是台灣的數倍以上時,這個問題就會變的更明顯。

因此另一種想法,就是先保存兵力,全力攻擊解放軍渡海攻台時最脆弱的環節。俗話說「打蛇打七寸」,台灣應該集中全部的力量,攻擊敵方的要害,善用台灣海峽天塹。「保存戰力,濱海決勝,灘岸殲敵」就是這種戰略思維下的產物。

奪取海島的戰爭,如果攻方的渡海船團遭到殲滅或重創,已無法運送地面部隊登陸,那勝負已定,守方已立於不敗之地。孫子兵法說:「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渡而擊之,利。」遠在千年之前,冷兵器時代的軍事專家就很清楚說道,渡水作戰非常危險,所以不要主動迎擊,先等敵方渡水到一半,最為脆弱時,再發動攻擊。

中國的渡海船團速度慢,目標大,在橫越台灣海峽時,是最好的攻擊目標。數量居於劣勢的國軍部隊,應該先保存戰力,不與敵方消耗,等到中國展開兩棲登陸作戰時,再傾巢而出,擊其半渡。只要能重創登陸船團,先在海上消滅大半的攻台主力,那剩下的敵方登陸部隊就算能開始搶灘,也不是陸軍機械化部隊的對手。

所以「濱海決勝、灘岸殲敵」並不是什麼突發奇想,而是根源於千年不變的戰術鐵則,當你擁有天險時,就要好好利用。台灣近年來會不斷發展機動型防空飛彈與岸射型反艦飛彈,就是從電腦兵棋推演中發現,這些機動型武器很容易藏匿,不易被摧毀,只要能妥善地進行戰力保存,就能在解放軍渡海時,配合空軍戰機與海軍艦艇,於濱海地區摧毀其登陸船團,成功扭轉戰局。

國軍漢光35號演習的反登陸「聯合灘岸殲敵作戰實彈射擊」,CM11射擊海上目標。 ...

「多維防禦、重層阻殲」的新戰略

只是這個脫胎自先人智慧的戰略構想,會受到挑戰的原因,主要在於近年來台灣的國造攻勢武器發展有成,包括雄二E巡弋飛彈、空軍的萬劍彈、海軍的雄風三型超音速反艦飛彈等。

外購的武器系統,也因為美中關係破裂,而獲得大幅度成長,將來服役的岸射魚叉反艦飛彈、M142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與陸軍戰術飛彈(ATACMS)、SLAM-ER飛彈等,都讓台灣擁有跨海打擊的能力。再加上潛艦國造上路後,台灣接下來會擁有充足的水下戰力,能封鎖進入台灣海峽的航道,進一步伏擊敵方的登陸船團或航空母艦打擊群。

這樣的情況,一定會讓國軍開始反問一個問題,明明可以先發制人,為什麼還要坐著挨打,等敵方發動登陸作戰?特別是部分剛剛退役的高階將領近期在媒體上的發言,可以看出空軍並不認為自己毫無勝算。畢竟台海空域狹小,解放軍的數量優勢較難以發揮,台灣又擁有世界第二密集的各型防空飛彈,僅次於以色列,空軍可以說是在自己的主場作戰,以逸待勞迎擊遠來的敵機,擁有許多的優勢。

雖然台灣的機場跑道可能會受到敵方的飛彈攻擊,但空軍在東部兩個基地經營地下機庫多年,在中央山脈屏障下,不一定會完全受到壓制。再加上今日地對空飛彈性能優異,機動式防空系統獵殺不易,壓制敵方防空網(SEAD)的任務極為危險,即使是世界最強的美國空軍都視為畏途。

中國近年來雖然全力發展這方面的能力,但距離世界一流水準還有一段距離。台灣使用的還是最先進的愛國者防空飛彈,同時國造的天弓飛彈,也發展出增程型的天弓三型,除了具備攔截彈道飛彈的能力外,也能直接攻擊在海峽中線以西的敵機。

即使最後空軍的戰機與防空飛彈都消耗殆盡,但若能堅持十天半個月,讓中國沒有辦法立刻發動登陸作戰,為台灣爭取到了最關鍵的時間,那以目前的國際政治情勢來看,空軍也算完成了作戰任務。

射程300公里的陸軍戰術飛彈(ATACMS),讓台灣擁有跨海打擊的能力。 圖/美...

同樣的情況,海軍也不認為自己完全沒有機會。

雖然目前海軍的艦艇,無論在數量或噸位上,都已無法與解放軍相提並論,不過海軍艦艇可以躲在台灣本島的陸基防空飛彈與岸射反艦飛彈射程內,與敵軍周旋。新下水的快速布雷艇也能封鎖周邊航道,解放軍如果強行通過雷區,可能會觸發水雷,若停下來進行掃雷工作,又會遭台灣的岸射反艦飛彈攻擊,形成進退兩難的情況。

因此國軍會提出「多維防禦、重層阻殲」的新戰略,並不令人意外。利用陸續服役的各式新型武器,從多方面進行攻擊,讓攻擊成為最好的防禦,一層一層削弱敵方的攻台力量,阻擾並殲滅敵軍。只要能「守勢持久」,就已達成台灣的戰略目標,並伺機利用台灣所保存的攻勢武器,進行策略性反擊,尋求「重點突破」的機會,以扭轉戰局。

這種新戰略打破了「擊其半渡」的思維,認為如果在制空、制海的階段,就已經可以完成作戰目標,又何必等到敵方開始渡海,準備發動兩棲登陸時,才孤注一擲,發動反擊。若在衝突前期,國軍專注於保存戰力,卻讓台灣本島遭受嚴重的破壞,那即使最後慘勝,也會讓國家付出高昂的代價。

小結:恃險而守vs.先發制人?

平心而論,其實兩種思路都有道理,在紙上談兵下,誰也沒有辦法驗證哪一方比較對。「濱海決勝、灘岸殲敵」試圖最大程度運用台海天險,而「多維防禦,重層阻殲」則想要最有效率運用各式新型武器。台灣要「恃險而守」或是「先發制人」的爭論,將會不斷持續下去。

不過就如國防部在回應外界質疑時所說的,國防發展有其延續性,軍方在調整作戰策略時,也不該全盤推翻之前已有成效的建設。取得兩者的平衡,互相為用,或許更能達到孫子兵法中所說的「難知如陰,動如雷霆」。

F-18C右翼下的SLAM-ER飛彈,是魚叉攻船飛彈的增程陸攻型。 圖/美國海軍...

王臻明

喜歡閱讀歷史書籍,特別是戰史,也因此略為涉獵軍事領域,希望可以從地緣戰...

軍事評論 國軍 王臻明

推薦文章

留言